在本篇实习日志中,我详细记录了在会计师事务所的学习与工作经历,分享了对财务报表分析、审计流程及团队合作的深入思考与收获。......
2025-04-09
实习周记第六周
在实习的第六周,我逐渐适应了底稿整理的工作节奏,然而,这时我被调到另一个组临时协助,开始了新的挑战。在这个组里,我遇到了另一位优秀的指导老师,徐征老师。她的工作方式与我之前接触的李慧文老师截然不同,但我不觉得各有优劣,反而让我更加意识到一个团队的多样性是多么重要。
这一组正忙于处理与太平洋机电相关的外勤项目,虽然工作量比较大,但我随即投入到新的任务中。徐老师让我负责调整太平洋机电各子公司的会计报表、财务决算表以及附注。由于之前已经对这些表格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次的工作让我感到相对轻松。在调整财务报表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细节的关注和对数据的敏感性逐渐提高,这让我倍感满足。
更重要的是,与徐老师及团队其他成员的互动让我受益匪浅。在合作的过程中,我观察到她们处理问题时思路的灵活性与高效性,激发了我对会计工作的更深思考。同时,我也感受到团队氛围的融洽与温暖,大家相互支持,分享经验,使得整个工作过程充满了积极性和动力。
回顾这一周,我不仅在技术能力上有所提升,更在团队协作与沟通中得到成长。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享受这种与不同同事共同工作的体验,不同的思维方式总能让我激发出新的灵感。而且,喜爱这种充实的工作生活,让我坚定了自己将来在会计行业发展的信心。
实习第六周
春节的欢庆过后,我重返公司,心中充满了对新一阶段工作的期待。这一周,我继续在李慧文的团队合作,随着外勤工作的结束,我们的重点转向了电子底稿的完善和整理。虽然这个过程初似繁琐,但渐渐地,我开始意识到它在整个审计流程中的重要性。
本周我主要负责的是各类电子表格的最终审核和整理,涉及程序表、审定表以及财务报表等多个方面。这几天里,我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着深入理解每一张表格的目的与相互联系。很快,我发现,虽然电子表格的制作需要仔细,但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以系统的思维去审视整个数据的流动以及每一步的逻辑。
对于财务决算表和财务报表附注,我感受到结构化思维的重要性。尽管我之前对这些内容感到有些模糊,但通过反复的学习与实践,我逐步克服了困难。尤其是财务报表附注,它不仅是对报表的补充,更是审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令我对财务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透明度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工作底稿的整理中,我意识到这是审计质量的基础。每一项记录都须严格遵循相关规定,以确保后续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我这个新手来说,面对大量的底稿,我感到既兴奋又些许紧张。通过复核与整理,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细致度,还提升了对复杂信息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
这周的工作让我更加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老同事们的帮助下,我逐渐适应了工作节奏。大家不仅在技术上给予我指导,也在经验上分享了自己的见解,这让我倍感温暖。未来的工作中,我希望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真正为团队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但我充满信心,期待在下一个阶段有更大的突破。
实习的第四周
回顾这段时间的实习经历,我发现自己逐渐适应了事务所的工作节奏。虽然之前在项目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例如企业提供的基础资料不足和成本核算的混乱,这些问题确实让我们不得不调整计划,尤其是上市方案的进展迟缓。经过这段时间的摸索,我意识到在复杂的项目管理中,灵活应对是关键。
返程回到上海,我心中涌起一阵温暖,似乎对这座城市产生了特别的情感。随即,我又被派往另一组,参与上海电气集团的年报审计工作,这让我充满了期待。团队前往上海凯钻标准件有限公司,这家企业虽小,但却让我体会到了审计工作的另一种面貌。我们的外勤主管李慧文老师一开口就让我大吃一惊:“一天就能完成。” 因为我在张家港实习时,每天的忙碌却只是一小部分的进展。
在实际审计中,我逐渐明白年报审计通常比IPO项目要更加高效,因为流程简单,核心工作是快速获取信息和资产的盘点。我们小组三人合理分工,配合默契,尽管手头的任务繁重,但大家的努力和协作使得我们在天黑之前顺利完成了工作。这次经历让我感受到成就感,同时也加深了我对审计流程的理解。
通过这一周的实习,我发现自己不仅在专业技能上得到了锻炼,也在团队合作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上有所提升。每一次的实践都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对未来的审计工作充满了期待。
实习第三周
时间过得飞快,这一周我慢慢适应了事务所的工作环境。每天的任务虽然感觉像在重复,但其中的细节让我每一天都感受到新的收获。随着对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的逐渐熟悉,我的会计知识也在不断扩展。每当我在编制报表时,总能发现一些小窍门,这让我在操作时的速度逐渐提升,果然如同其他实习生所说,久而久之,我的Excel技能大幅提升。
这周的一次难忘经历是我被邰老师安排去厂房进行存货和固定资产的盘点。内心充满了忐忑和期待:我之前从未参与过这样的工作,这次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同时也让我感到了一丝紧张。在厂区里,面对那些我从未接触过的复杂机器和堆积如山的成品,我如同一只无头苍蝇,只能努力记住工作人员的讲解。
虽然全程投入,但我依然觉得自己步履维艰。盘点过程中,面对种类繁多的产品和设备,我几乎感到手足无措,生怕漏掉什么重要的信息。盘点结束后,站在杂乱的厂房中,我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挫败感 – 如果他们真的有意隐瞒一些账目,我或许根本没办法察觉。这样的感觉让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虽然是第一次做,但我知道这只是成长过程中的一小步。
尽管这次经历充满挑战,我却更充满斗志。我明白,面对未知的难度需要勇气和信心,而这正是我在实习中所需要不断培养的能力。未来我将更加努力,通过实践来丰富自己的会计知识和实务能力。
实习第二周的感悟
经过一周的沉淀,我逐渐适应了在上海的生活节奏,也逐步融入了公司这个大家庭。曾经的孤独感开始慢慢消退,让我能更好地专注于手头的任务。那一天,我的部门经理通知我将前往张家港出差,我心中充满了期待与喜悦,这意味着我有机会参与实际工作了。
我第一时间联系了我的导师邰老师,购买了当天的车票,兴奋地踏上了我的第一次出差旅程。这是一个让我充满期待的机会,我将要去审核江苏华程,一家在张家港小有名气的企业,主要涉及钢管的生产和销售。更妙的是,他们正在为上市做准备,而这次审计工作是他们的重要一步。
到达公司后,邰老师对我进行了简单的培训,随后便让我开始正式的审计工作。他把应收票据、长期待摊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几个科目交给我负责。当我面对那些陌生的表格、凭证以及未曾使用的金碟软件时,我不禁感到一阵慌乱,似乎一切都在向我挑战。我意识到自己的学校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真的让我有些手足无措。
第一天的工作格外艰难,我甚至没有完成一个科目的审核。虽然不知所措,但我明白自己没有退路,只能逼着自己继续前进。于是,在遇到困难时,我开始积极向邰老师和张老师请教。起初我还会感到有些不好意思,但渐渐地,似乎脸皮变厚了,不断寻求帮助。心中隐隐地有些担心,是否会让他们觉得烦躁。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理清了思路。我明白了每个科目审核的基础步骤:首先获取或编制明细表,然后根据审核程序实施审计程序,包括抽查凭证和进行分析性复核等。最终,再根据结果填制检查情况表及审定表。虽然这个流程听起来似乎并不复杂,但对一个刚接触实务的新人来说,我却被这一系列程序搞得焦头烂额。
经过一周的艰苦适应,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并不是轻易能够跨越的,而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去构建。尽管乍一看,我还远未掌握所有内容,但我相信,经历越是复杂,成长就会越丰富。我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逐步克服这些困难,积累更多的实务经验。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