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习报告新闻实习日志:如何记录与反思

新闻实习日志:如何记录与反思(精选4篇)

【摘要】:本文记录了新闻专业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所见所闻,分享了实际工作中的挑战与成长,分析了行业动态与职业技能的提升,让读者了解实习生活的真实面貌。
第1篇:新闻实习日志:如何记录与反思

标题:实习生的成长日记

内容:

实习的第六天,我迎来了又一次采访的机会。这次的任务是采访关于本地公园重新开放的活动。当我听说这个信息时,内心充满了期待,因为这不仅是一次采访,也是一个与公众互动的好机会。

今天的实习生人数依然不少,大家对于不同的采访主题各有兴趣。在老师询问谁愿意参与采访时,我踊跃地举手。虽然其他同学显得有些犹豫,但我认为,实习正是一个锻炼自己的最佳时机,逃避只会让我错过成长的机会。在这份积极的态度面前,我最终还是获得了参与的机会。

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公园,刚到那里就被鲜花和欢声笑语所包围。公园里面有一场盛大的开幕仪式,许多家长和小孩都聚集在一起。我能感受到现场热烈的气氛,心中突然涌现出一丝紧张。我尽量让自己镇定下来,心想:“这是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我们进行了拍摄,捕捉到许多生动的瞬间。

在采访过程中,我努力引导被访者讲述他们的故事,关注他们的表达,让他们在镜头前尽量放松。我的一位同事提到了一些实用的技巧,这让我意识到,采访不仅仅是问问题,更是建立信任的过程。人们在受访的时候,如果能感受到我们的真诚,他们更愿意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见解。

尽管回到编辑室后,我依然感到有些不安,但老师的鼓励让我重新振作。我们开始剪辑视频,回放录音。通过反复观看,我逐渐领悟到如何用镜头语言传达故事,抓住观众的注意力。正如老师所说,电视新闻不仅仅是信息的传达,更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我开始尝试撰写符合视频的新闻稿,努力做到信息的准确性与语言的生动性相结合。

今天的经验让我意识到做好新闻不仅是技巧的堆砌,更需要情感的投入。我学到了如何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从中提取故事的灵魂。虽然我并没有出现在屏幕上,但我的付出和努力却在每一帧画面中得到了体现。

最后,我提前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心情愉悦地走出编辑室。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我期待着明天的采访,不论是出镜与否,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第2篇:新闻实习日志:如何记录与反思

实习日记:新闻学习的新篇章

在我实习的第四天,我迎来了第一次的外出采访,心中充满了激动与期待。清晨,我们驱车前往群光,接上摄像师,随后穿过繁忙的城市,跨越大桥,最终抵达了东湖磨山。此次采访与道教有关,尽管话题新鲜且有趣,我还是忍不住在镜头前小试身手,十分兴奋地展现自己的想法。

返回的路上,我们选择走二桥,今天的行程让我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见解。尽管在车里的时间有所延长,但幸运的是,没有感觉到晕车的难受。在接近午餐时,我们终于到达了台里,但还未用餐。与另一位实习生一同走进食堂,那种熟悉的校园气息瞬间涌入我的脑海。虽然这里的环境与学校食堂相似,但却让我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记者的生活是多么忙碌而又充实。

当我们把饭带给在办公室忙于撰写稿件的老师时,不禁感慨,记者的职业生涯总是被无尽的使命感驱动着。原本按部就班地写稿、剪带,但由于一些突发状况,今天的新闻无法如期播出,导致我们暂时搁置了剪辑的工作。于是,下午的时光变得相对清闲,加之没有安排演练,我在4点多时候提早回家,感受着实习生活中少有的惬意时光。

实习的每一天都是全新的挑战和收获,这让我对未来充满期待。每一次采访、每一段经历,都在渐渐塑造我对新闻行业的理解与热爱。此刻,我明白,虽然前路漫长,但我已踏上了为之奋斗的旅程。

第3篇:新闻实习日志:如何记录与反思

标题:实习生活的小意识与大体悟

在实习的第三天,早晨即被雨声唤醒。母亲的关心让我犹豫,然而我心中有一种使命感,这可不是轻易就能放弃的理由。虽说作为实习生并无人催促,但我始终认为,做事应该认真负责。从这个角度来看,雨水并不是让我退缩的理由。因此,我决定踏出门去。

但困扰我的是,必须要在早上取照片,而照片却在寝室里。我一想起下雨天奔波的景象,不禁有些沮丧。尤其是想起今天上午可能会遇到的严肃保安,更是让我心生退意。在一番思考后,我终于做了一个妥协的决定,早上暂时不去实习。

于是,我整理心情,在家里又沉沉睡去。醒来之后,深感疲劳袭来。我明白,其实并非身体的疲惫,而是心理上的复杂情绪。毕竟一整上午都在室内,哪来的疲累感呢?或许,这种疲倦是因为我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交织在一起。

下午,我还是去了实习单位。那时的办公室显得格外冷清,没什么重要工作让我忙碌。我选择溜到编辑室观察老师们剪辑新闻视频。之前我一直以为现在的编辑工作都用非线性编辑系统,更加现代化,更符合我的期待,但当我看到老师们流畅地使用线性编辑时,才意识到这两者之间其实并没有绝对的高低之分。在学校我虽接触过线性编辑,但并不熟练。在这里的观察让我明白,实践才是提升自我的最佳途径。

尽管我只是帮老师打了字幕,这通俗简单的工作在我看来却充满了乐趣。每一个字的敲击都是我向实际工作迈出的脚步。这种工作虽重复,却让我感受到一种成就感。

留在台里的实习生并不多,我依旧选择留下。在这里打电话的内容已经从严肃的报道变成了轻松的聊天,这一过程中反而让我感受到了交流的温暖。虽然没有收获太多重要信息,但这种轻松愉快的沟通让我认识到了人际关系的魅力。

结束忙碌的一天后,等到演练结束才吃上盒饭,肚子早已饿得发慌,这样的生活节奏让我意识到,记者的日常就是这样毫无规律,只有不断适应,才能融入其中。再次步入家的那一刻,依旧感到一阵疲倦,但我知道,这份疲倦背后,藏着我对未来、对新闻事业的憧憬与渴望。

第4篇:新闻实习日志:如何记录与反思

新标题:实习生活的第一印象

实习的第二天,我早早地在早上八点钟到达了台里。尽管我的实习证还未办理完成,但今天早上的入门似乎并没有遭遇阻拦,让我感到有些意外。不过,到了下午再进的时候,却被严厉的保安挡住了去路。他甚至要求我联系办公室核实身份,虽然老师未能及时过来接我,保安最终还是让我进去了,但他强调,下次一定要有老师来接。我不禁为明天的入门感到有些忐忑,心中暗自担心。

作为实习生,由于缺乏经验和人脉,今天并没有人带我外出采访,这让我感到有些失落。但这一天依然过得充实。我主要负责的是听录音带,并将采访内容逐字记录下来,为后续制作字幕做准备。这个片子的内容相对复杂,叙述性很强,加上其中的方言,使得听写的过程异常艰难。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语言的尊重,更是对沟通的期望。

经过漫长的听写,天色已经接近五点。准备拨打电话的时候,发现今天参与的实习生数量显著减少,而且有一位昨天表现得非常积极的女生也未到场,让整个气氛显得有些沉寂。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来自东北的她,个性直爽,自己用手机打了很多电话,传闻她的拨打次数超过了二十甚至三十个。为了工作,她甚至连午餐都来不及吃,实在让人敬佩,也让我感受到东北人的真诚豪爽。

晚餐依旧是盒饭,味道出乎意料地不错。回家的时候已经是八点多,整日的忙碌让我体验到了上班的感觉,生活变得节奏紧凑而充实,远离了假期时的懈怠和空虚。我对这段新的实习生活充满了期待,喜欢这种充实的开始。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希望能更快地适应,抓住每一个成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