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汇集了丰富的暑假实习日志,详细记录了各类实习经验,包括工作内容、技能提升与个人感悟,旨在为未来实习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启示。......
2025-04-06
暑假景观学专业实习日记
上个星期的今天,我终于通过了面试。这次面试对我来说可谓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经历。与其说这是一次面试,不如说是一次深入的对话。面试官没有要求我展示作品,也没有进行传统的考试,而是就像两位老朋友在聊天,话题却涉及广泛而深刻。每个问题都引导我思考长远的目标和发展的方向,这让我意识到,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和思考,这样的对话可能会令我感到困惑。不过,令我感到诧异的是,我竟然能够流利地回答他们的问题。这或许与我平时的阅读和思考是分不开的吧。经过一番自我介绍后,面试官们也对公司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令我对未来的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我愉快地决定入职。
实习第一天到来,我挤上了公交,深刻体会到“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的道理。为了避免被人群挤到,我得提前出门。早上的时间被用于签署各类协议,像是实习协议、保密协议等。让我倍感紧张的是我签下的那一笔,5万元的保密违约金,让我意识到肩上的责任有多重。自此,我知道自己的角色不仅是一名实习生,更是公司的守密者。从人事那里、公司同事的介绍,可以感受到一种正式感,仿佛这一刻我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由于第一天并没有具体的工作任务,我只能翻阅公司的方案册。在接下来的三天里,我几乎看完了30-40份方案册,数量竟比我整个大学期间的阅读还要多。这种“暴饮暴食”的学习方式让我意识到,深入了解并还原事物的本质,才是知识的关键。就像美食,隔着光环的美味如果过量最终也会变得无趣,而我为何不在设计的学习中应用这一哲学呢?
说到草图,我始终认为它是设计方案的灵魂所在。尽管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我只能通过自学和翻阅一些在线教程来完善自己的技能。记得当年也是一边学习SU建模,一边摸索着提升自己。量变产生质变,每天一点积累,最终会让问题越来越少,设计能力逐步提升。我想这也是许多设计总监每天都会分享新锐设计的原因吧,用新的视角不断激发灵感与创意。
在投资方面,我现在已经不再因金钱的得失而晚上睡不着觉了。相比那点小钱,真正值得投资的是自己。若是连这点投资都无法处理妥当,又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我观察到很多人虽然在专业上有所造诣,但对社会的理解却相对贫乏。这让我意识到,忽视对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关注,会让自己在社会上变得如同机器般运转,失去思考与主见。从个人发展角度来看,若对行业及其发展脉络理解不够,将会成为未来成长的瓶颈,到需要的时候再想学习,已然为时已晚。
作为一名设计师,我体会到这个行业确实有其苦难之处。设计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挑战重重;但同时,这也带来了无尽的可能性与乐趣。面对一个又一个未知的领域,我充满期待,愿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成长。
暑假景观学专业实习日记
时间过得真快,实习的第一个周末已经悄然来临。回顾这一周的工作成果,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复杂的情感。尽管完成的只有一张效果图和12页的排版,整体数量虽少,但质量却足以让人感到欣慰。相比于以往的作品,经过不断地修改与雕琢,单凭一张效果图的提升,远胜过我之前几周所制作的十张图。
说到这里,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效果图制作和排版方面的一些心得和经验。
起初,我对制作效果图并没有太多热情,因为相较于草图的构思,效果图似乎并不具备核心价值。然而,随着我对公司文化的逐渐理解,这种看法开始改变。作为一名设计师,我们的角色远不止于施工图的绘制,效果图同样是我们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我意识到设计师的职责是多元化的,甚至包括与客户的沟通,我的心态也随之转变,这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职业的本质。
以下是我在效果图制作过程中的几点经验总结:
1. 角度调整:在效果图的设计中,视角和视点的高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寻求协调感是关键,而这一点往往取决于个人的审美能力。当然,最终的视角还是要依赖客户的需求来定夺。
2. 模型渲染:在使用V-ray for SketchUp进行模型渲染时,需要提前调整好材质的主要参数。现代设计中,各种小品的材质感尤为重要,常见的材质包括各种玻璃、金属、木材、混凝土和塑料等。调整灯光通道,确保对比度和亮度适中是不可缺少的一步,以避免后期曝光问题以及材质效果的丢失,完成后再出图。
3. 后期处理:对于刚入门的小白而言,后期处理的工作往往显得压力山大。如何提升图片质量、色彩的饱和度以及整体的视觉冲击力,都是我需要继续学习和摸索的地方。不断进行尝试和调整,才能在这一环节中找到自我风格。
总结这一周的实习经历,我不仅在效果图的制作上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逐渐体会到设计这个行业的独特魅力。尽管过程充满挑战,但每一次的尝试和进步都让我倍感充实。这种学习和成长的体验,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期待。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能继续保持这种热情,把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技能不断提升。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