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本实习日记精编合集里,汇集了多位实习生的真实体验与感悟,记录了他们在职场中的成长与挑战,为未来的实习生提供宝贵的参考与启示。......
2025-04-09
基站实习日记大全八
第十一天
今天的工作重点是检查一个基站的特定信道,但不幸的是,该信道出现了故障,已退出正常服务。监控终端显示该信道的状态为“malf”,通过管理终端调用系统自我诊断的信息,发现诊断信息为:`diag 8 11 54 N N03ma00tib22075c0021`。这个信息包包含了时间、日期、系统状态、主设备名称、设备编号以及故障报告等关键信息。
为了找出问题的根源,我首先对该信道进行了机测频率和功率的测试。结果显示,频率符合相关指标,但功率仅有10W左右。经进一步检修,发现末级功放的第四块功率管已经损坏, replaced,重新安装后功率就恢复到了标准范围。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尽管接入系统后该信道依旧无法恢复到服务状态,诊断信息没有任何变化。
于是,我再次对频率和功率进行了测试,发现这两项数值依旧符合指标要求。经过仔细分析,怀疑该信道的工作频点可能受到了外界干扰。随即进行扫频操作,结果显示确实存在干扰源。在确认干扰源后,我迅速采取措施,将其排除,经过这一系列处理,该信道终于恢复了正常服务状态。
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容量受到干扰的影响,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干扰会导致串音、通话丢失,严重时甚至使得通话信号中断,造成用户体验不佳。更为关键的是,干扰限制了运营商可复用频率的紧密度,直接影响到网络的覆盖和质量。干扰通常来自另外的移动终端、同频工作的其他无线通信设备、或是泄漏到分配频谱中的带外射频能量。常见的干扰种类包括同信道干扰和相邻信道干扰。
在排查干扰现象时,我们必须尽快了解其来源和产生的原因,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干扰造成的损失。尽管Motorola SmartNet的无线通信系统在可靠性和故障呈现上具有较高的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因此,为了保证通信的畅通,特别是重大部门调度的通信,我们需要全面掌握系统的性能,并在日常维护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提升我们的系统维护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无线通信的需求。
基站实习日记:第十天的深刻反思
今天在基站的工作中,虽然没有特别紧急的任务,但我们却迎来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故障分析过程。回顾一下最近发生的告警问题,我们发现其中一个基站在安装和调测后,虽然初期运行良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通过话务统计分析到该基站的a、b小区却出现了较高的拥塞率和掉话现象。这提醒我们,基站的稳定运行远不是一蹴而就的。
通过BSC监测数据,我们发现两个小区都存在分集接收告警,并且a小区还伴有驻波比告警。这促使我们深入基站进行OMT观察。在此过程中,逐渐浮现出了一些潜在问题,譬如分集接收丢失告警以及VSWR/Power检测丢失告警,这些都表明天馈线系统可能存在故障。
为了进一步诊断,我们决定使用驻波比测试仪器,对a、b小区的四根天馈线进行了全面测试。经过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测量值均在标准范围内,这让我们对天馈线本身的质量具有了一定的信心。然而,分集接收技术作为提升信号质量的有效措施,若受到了干扰,便会引发相应的告警。
我们了解到,分集接收是通过两根接收天线来增强信号接收能力,理应能够提供约3dB的增益。与此同时,系统会通过比较两路信号的强度来判断接收情况,但如果强度差异显著,就可能触发分集接收丢失告警,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RF连线或天馈线的问题引起的。
在分析过程中,我们对a、b小区频繁出现的告警和高掉话率进行了仔细思考,最终猜测可能是小区天馈线的安装位置出现了问题。为此,我们邀请了高空作业人员仔细检查天馈线的实际情况。果然,在检查过程中发现a、b小区的接收天线确实存在相互错位的现象。这样的布局导致天线接受方向不一致,从而使得信号接收受阻,出现了分集接收丢失的告警,与此同时,拥塞和掉话率也随之上升。
经过及时的调整,我们重新对齐了天线,确保它们的接收方向正确。调整完成后,分集接收丢失的告警立即消失,拥塞和掉话,也成功降到了指标范围内。这一过程不仅增强了我对基站硬件故障排查的理解,也让我认识到团队合作与即时沟通的重要性。这样的实习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在通信行业继续深入的决心。
基站实习日记大全八
第八天
今天的实习主题围绕基站rbs200系统展开,具体的工作任务是处理一个无法正常工作的载频问题。经过前期的调试和排查,我们发现该载频在交换侧的测试结果显示接收信号正常,但发射功能却未能有效发挥,这种情况引发了我们的进一步检查。
为了找到问题的根源,我和我的团队前往基站现场进行实地观察。在现场,我们注意到,尽管在推服过程中,rrx、trxc和spu等模块的状态都显示正常,但rtx模块却未能成功锁定信号。这一情况直接导致整套载频无法实现其正常工作。
我了解到,rbs200系统通常采用自动调谐合成器的设计。这种合成器实际上是一个针对特定频点的窄带合路器,其输入端通过机械调谐精确锁定到所需的gsm频率。每一个合路器的输入端都配备有步进马达,这些马达由相应的rtx模块控制。在调谐过程中,发射机会将合路器的输入设置为前向功率的位置,并实时监测反射回的功率水平。若监测到的反射功率超过设定的安全值,发射机会自动禁用,并生成错误代码。
针对我们遇到的问题,我与团队决定对相关硬件进行逐一检查与更换,包括comb、rtx和txd等设备。在仔细检查rtx模块时,我们发现其"pt"端口中的一根针头发生了变形,导致rtx与txd发来的射频线之间的接触不良。因而,rtx未能正确接收到来自txd的参考信号,导致其无法将该参考信号与自有发射信号进行准确分析和比较,这也就解释了自动调谐合成器无法正确锁定频点的原因。
经过修正,我们将rtx模块的"pt"端口针头进行了调整,使其恢复到正常状态。随后,这一整套载频终于恢复了正常工作。通过今天的经历,我深刻体会到细节在基站维护中的重要性,有时一个小小的硬件问题就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失效。同时,这也让我认识到团队协作与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是解决问题的重要保障。希望在接下来的实习中,能积累更多的经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标题:基站实习日记第八天
今天是我在基站实习的第八天,继续深入学习和实践基站的运行维护。在现场工作中,面对各种故障,积累了不少经验。今天的任务主要是对rbs883基站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各项功能正常。
经过早上的例行检查,我们发现基站整体运行良好。不过,为了提高基站的稳定性和发射功率,我决定再进行一次全面测试,尤其是对各个载频的检查。在对第十个载频进行监测时,我注意到其发射功率依旧不满意,目测没有达到我们设定的标准。通过软件监控系统的反馈,确认了这个载频的确存在发射功率不足的问题。
为了解决该问题,我首先进行了现场观察和数据比对,初步排除了一些常规故障的可能性。随后,针对已知的故障点进行逐一排查。根据前天的经验,重启系统有时可以解决一些暂时性故障,于是我尝试重启了基站系统。但是重启后第十个载频的发射功率问题依旧存在,这让我意识到可能有更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
在确认了照明和供电系统正常后,接下来的检查重点放在了功率监测单元和方向耦合器上。经过一番检测,我发现功率监测单元工作正常,可是方向耦合器在接收信号时显得极为迟钝。我对耦合器的连接线进行了仔细审查,发现有一条与功率合成器连接的线接触不良,可能是造成信号传输不稳定的原因。
于是我进行了线缆的更换,并重新连接了耦合器的相关连接线。调整完毕后,我再次对功率进行监测,结果显示第十个载频的发射功率终于恢复到正常范围。这让我感到非常的欣慰,毕竟在经历了几次反复检查和调整后,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
下午,我还参加了由现场经理组织的技术讨论会,分享了我在检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思路,同事们也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和经验。在大家的讨论中,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基站维护人员,团队合作和信息共享同样重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相信自己会在这个领域越走越远。
总的来说,这一天的实习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基站运行和故障处理的复杂性,同时也增进了与同事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期待明天的工作会有更多的收获!
基站实习日记第八篇
第四天
今天,整个成都洋溢着一种热烈的气氛,因为正值奥运火炬抵达这座城市的关键时刻。作为实习生的我,心中满是激动与期待,我们的任务是确保熊猫园内的基站稳定,以保障火炬传递过程中的通信畅通。
由于这项工作性质的重要性,我们得以免费进入熊猫园,真是个小乐事!进入园区后,在张师傅的指导下,我们简单查看了基站的运行状况,确认一切正常后,便迫不及待地投入到熊猫园的游览中。毕竟,难得有机会能和国宝熊猫"亲密接触",我们怎能错过这次难得的机会呢?
游园期间,看到那些憨态可掬的熊猫嬉戏玩耍,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奇妙和生命的可爱。我们一路欢笑,尽情享受这一难得的时光。直到傍晚6点,火炬平安传递完毕,我们的任务也随之圆满完成。收获的不仅是责任感,还有与同事们的默契合作和欢声笑语,真是辛苦了张师傅和龙君,感谢他们的支持和指导!
回想起这次任务,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但背后的意义却深远。作为一个参与到重要事件中的通信工作者,我们时刻意识到职责的重要性。通讯的稳定连接意味着信息的传递畅通无阻,而这种顺畅性在关键时刻显得尤为重要。奥运会这一盛事,受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高度重视,而我们所做的每一项保障工作都是为这盛会添砖加瓦。
更让我感到振奋的是,为了应对如此重大的任务,公司提前做了周密的安排,站点被划分为不同级别,重要的基站需要驻守专业人员。而我们这一组的压力相对较轻,可以轻松完成任务,心中不免有种庆幸和满足感。不过,无论担子多么繁重,我们都感受到了一种团队的凝聚力和使命感,这让我们的实习生活更加意义非凡。
今天的经历仿佛是一场美好的梦,把我带入了一个激情四溢的世界。期待着接下来的日子,我将继续努力学习,进一步熟悉通信设备运作的每一个细节,为将来的工作奠定基础。
基站实习日记——第三天的记录
今天的实习让我收获颇丰,因为终于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积极地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觉十分充实。
一大早,监控中心就打电话来通知我们,位于土木村的基站出现了严重故障。接到通知后,我们迅速整理好设备,立刻驱车前往土木村。抵达现场时,我注意到基站外的交流变压器依然在运作。此时,带我来的同事自言自语地说:"我明明记得我走的时候把他关好了,难道有人偷电?" 对于他的话我并没有立即理解,只是好奇地看着他,心想这一切究竟和我们的工作有什么关联。
同事上前检查变压器,我心中暗自疑惑,难道我们的工作就是检查这些机器?后来得知,事情远比我想象的复杂。
进到基站内部,我们对设备进行了一番仔细的检查。看似一切正常,里面的空调也在正常运作,整个设备没有发现明显的故障迹象。这让我感到迷惑,毕竟如果设备没有问题,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基站的告急呢?
不久后,司机师傅进来了,给了我们一些有用的信息。他表示,已经询问了附近的居民,了解到这里自昨晚起就已经停电了。瞬间,一切豁然开朗,我们这次出勤的原因也有了明确的解释。同事听后也没有再说什么,显然是接受了这一事实。
在回程的路上,我跟同事询问这次故障的具体情况。他告诉我,主要是由于停电导致基站无法正常运作。而我们今天没有携带发电机,考虑到这个基站并不是特别重要,因此决定等供电恢复后再来检查。如果今天带了发电机,我们就得在现场守着发电机进行供电,并且还需要拉线,这绝对是个不小的麻烦。
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基站维护的工作并不是想象中那么轻松,常常需要面对意想不到的挑战。每一个细节都不可忽视,就算是一次看似简单的检查,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多的问题。这种工作的复杂性让我对于未来的工作充满期待,同时也更加珍惜每一次实习的机会。
标题:基站巡查实习日记
第二天
今天的工作比较简单,由于没有出现任何突发情况,组长决定带领我们进行例行巡查。这是每个月的常规任务,所有小组都必须对自己负责的基站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无论基站是否有故障,我们都需要亲自前往,进行设备的统计,包括型号、数量、规格等信息,并把填好的表格放置在基站内,以便于后续的检查和维护工作。今天正好是八月的第一天,自然要开始对所有站点进行清理和整理。
当我们走进基站时,迎面而来的是宜人的凉爽气息,室内温度保持在23度到24度之间。在炎热的夏季,这种凉爽的环境让人感到无比舒适。基站内部设备繁多,通常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系统:首先是传输系统,包含SDH设备、光缆和电缆等;接着是动力系统,涉及蓄电池和市电等电源;还有动环监控系统、天馈系统、BTS主设备,以及其他各类辅助设备,比如空调和防盗门。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这些区域的温度都被严格控制在适宜的范围之内,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有的空调设备可能出现故障,导致室温攀升至40度以上。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巡查就显得格外重要和必要。
今天的巡查工作比较轻松,主要是按照规定对基站内所有设备的名称、类型、数量和型号等进行详细统计。这样的工作方式显然是为了方便今后相关的检查和维护。我们这一组共有四人,其中两人负责驾驶车辆,而我们的工作范围大约覆盖了50多个基站。我的理解是,基站作为信号传输的中枢,就像是城市中的公交车站台,正是有了它,才能实现信号的顺畅传播,使得通讯连接更为广泛与迅速。
今天的巡查没有发现任何故障,我们主要进行了设备的型号和数量的统计工作,并把结果记录下来后放置在基站内,就算是完成了今天的任务。明天的工作计划则是处理可能出现的故障,期待能带来更多的挑战与学习机会。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