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习报告化工厂实习观察日记分享

化工厂实习观察日记分享(精选4篇)

【摘要】:在化工厂的参观实习中,我深入了解了生产流程、安全规范,以及环保措施,增强了对化工行业的认识和未来职业发展的思考,收获颇丰。
第1篇:化工厂实习观察日记分享

标题:化工厂实习观察日记

今天是我在化工厂实习的第二天,上午的理论学习课程出席人数出乎意料地少,使得我在第二排的位置反而显得前排一般。老师开始讲解均四的干燥脱水设备,并结合我们昨天现场的观察,生动地描述了设备的工作原理。这种实地与理论的结合,使我们对设备工艺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加鲜明。

下午的实习环节与之前相比,氛围显得轻松不少,人数也大幅减少,只剩下二十几位同学。尽管如此,老师依然没有显露出不满的情绪。相反,他耐心地提醒我们,如果不认真参与实习,可能会影响我们日后的学习和工作。然而,学校并没有对我们出勤情况进行严格打分,给了我们一定的自由度。老师在讲课时特别强调:“学知识是自己的事情。”这句话让我深刻体会到学习的主动性。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老师让我们再次细致观察设备,并着重讲解了罗茨风机的安装结构、维护以及各个部件的功能。这台风机是持续运行的设备,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需要配备软水循环冷却系统。老师详细解释了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从下方流入,上方流出。同时,他也提到油润滑系统和皮带传动的受力问题。令我意外的是,老师指出在更换皮带时必须一起更换,避免新旧皮带张力不均导致损坏,这让我对设备维护的细节有了新的认识。

接着,老师讲解了进气口的滤网与消声装置的作用,以及风机与出口处橡胶管的连接方式,强调了减震对防止连接螺栓松动的重要性。内部的单向限流阀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老师提到在开机前需先试车,确认正常并排空达到预定的压力。同时,他还详细介绍了安全阀的功能,警示我们要时刻保持对安全生产的重视。

在实习的最后阶段,老师特意带我们观察柱塞式计量泵的结构,并将一部分拆卸,让我们一同了解其工作原理和调节方式。特别提醒我们注意防漏结构,这是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老师的最后总结让我意识到,对于我们化工专业的学生来说,多动手实践才是提升自身能力的关键。仅仅停留在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修理与维护的技能。

此次实习让我对化工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流程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激励我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主动积极。

第2篇:化工厂实习观察日记分享

化工厂实习日记:走近化工设备的奥秘

在今天的实习中,我们深刻理解了化工流程中重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上午的理论课专注于介绍三种关键设备:汽化器、氧化反应器和换热器。以下是我对这些设备的观察和思考。

汽化器的结构与功能

汽化器是化工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主要目的是将液体原料转化为气态的混合物,以便后续的化学反应。它的基本结构由锥形封头、栅板、填料、支座、分配器等多个组件构成。

1. 结构:汽化器的锥形封头提高了气体流动的效率,而填料的使用则有助于增加气体和液体的接触面积,促进汽化。防爆口的设计用于确保设备在高压下的安全运行。

2. 工作原理:通过将均四甲苯加入化料槽,加热形成气体。蒸汽的引入不仅使液体均四甲苯迅速熔化,还能在汽化的过程中与空气混合,从而为后续的氧化反应做好准备。

3. 作用:汽化器中生成的气体是进行氧化反应的关键,均匀的气体混合提高了反应的效率,确保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氧化反应器的核心角色

接下来的学习使我了解到氧化反应器是进行化学反应的重要设备。它的结构复杂,主要由平板封头、管箱、催化剂等组成。

1. 结构:氧化反应器采用列管式设计,管内填充有催化剂,通过熔盐的加热方式来保持反应所需的温度。这种结构的设计使得反应温度的控制更加稳定,高效。

2. 工作原理:汽化混合物通过氧化反应器的上部进入,催化剂促进反应生成均酐和其他副产品。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熔盐冷却器进行回收和循环利用,体现了节能的设计理念。

3. 作用:氧化反应的产物中包括目标产品均酐以及完全氧化的最终产物二氧化碳和水,这些都是化工生产中重要的反应结果。

换热器的降温功能

最后,换热器在整个反应系统中起到降温和热交换的作用,其结构与氧化反应器相似,构成主要由管程和壳程组成。

1. 结构:换热器的设计强调了热交换的效果,其内部管程与外部壳程的相对流动增强了热量的传递效率。

2. 工作原理:当均酐反应气从氧化反应器出来时,会经过换热器进行降温。通过与冷却水的接触,气体的温度被有效降低,确保后续捕集环节的顺利进行。

3. 作用:有效降低均酐气体的温度,不仅提高了捕集的效率,还为进入汽化器的空气提供了较高的温度条件,从而促进了气化的进行。

总结与感想

在这次实习中,我对化工生产中的关键设备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每个设备在整个流程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确保了生产的高效和安全。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坚定了投身化工行业的决心,未来我希望能在这个领域里深入探索,为化工技术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3篇:化工厂实习观察日记分享

标题:化工厂实习日记:探索与学习的旅程

今天上午,我们在仿真机房开启了为期一天的实习,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学习领域。每位同学都在电脑前操控着虚拟的生产过程,老师悉心指导我们进行各种操作,从启动设备到调节阀门,每一步都需要认真执行。但是,作为第一次实践的我们,面对复杂的流程时,不免感到迷茫。起初,我们对操作的理解十分肤浅,不知道每一个动作的实际意义。

随着课程的深入,我们逐渐明白了这一过程与实际生产中的相似之处。尽管我们的内心急于完成每一项任务,然而实践中,许多加热与冷却的过程都需要时间慢慢来,越是急躁反而难以达到设定的温度。这让我意识到,化工生产往往是一个需要耐心的过程,也是实现连续生产的原因之一。即便下课时,我们只完成了一两个工段的操作,但这段体验让我对整个生产环节产生了深厚的兴趣。

下午的安排是去现场参观学习,老师从鼓风机开始,沿着空气流动方向详细介绍了各类设备和管道的功能。在自由参观的环节中,我抓住机会积极提问,特别是关于捕集器的数量以及保温措施的必要性。老师耐心解答,解释了保温的重要性,它可以防止气体快速降温,确保结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产品的纯度。同时,对于捕集器之间的连接管采用三通管的原因,我也听到了详细的解读——这样可以避免温度不稳定造成管路堵塞,并且设有检漏孔以定期检查管道状况,这一点让我对安全生产的设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了解化料槽与反应器的注意事项时,我深切感受到设计者在安全保护设计上的周全考虑。老师提醒我们关注不同颜色的管道,因为这不仅涉及到物质的种类,还能帮助我们识别潜在的危险。

随后,走出车间的路上,我鼓起勇气向老师提出了一个疑问:在收集产品的过程中,人孔中不也会有气体溢出吗?这会不会造成大气污染?老师认真地回答了我,他指出这种伤害确实存在,并且我们所使用的设备自动化程度较低,难以在现实中进行太大改进。这就是为什么工人不能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因为如果出现出血等病症,就必须立即停产来保护工人的安全。

通过今天的实习,我不仅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化工生产的安全与环保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样的经历让我对未来的学习与工作充满期待,决心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努力,深入探索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领域。

第4篇:化工厂实习观察日记分享

化工厂实习日记

在昨天的工艺介绍后,今天我们兴奋地开始了下车间的实习活动。我们按时在入场口集合,集团成员都穿好安全帽和长裤,以确保安全。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排队逐渐进入操作区,心中满怀期待。

初进车间,我们被眼前的设备所震撼。各种复杂的显示仪表和庞大的机械设备让我们感到无比新奇。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逐个查看设备,努力识别出自己曾在课本上学习过的机器。看到那些管道和罐体包裹着厚厚的绝热材料,我最初认为这是为了增强设备的美观,然而在老师的解释下,我才意识到这主要是为了保温,避免在高温操作过程中热量的损失。

整个参观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老师依次向我们介绍了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设备及其功能。然而,当我们看到两排共八个捕集器时,仍然困惑于它们的工作原理。老师询问我们流向工序的问题,却无人能够回答。为了帮助我们理解,老师详细解释了捕集器的功能,指出了显示仪表的不同类型。他还向我们介绍了化工行业中一个重要的组合设备——四件套,并强调了开关顺序的重要性:在使用过程中,须先开启后阀再开启前阀;而在关闭时则相反。旁路开关的使用则是为了在管路出现故障时进行应急处理。

随后,老师讲解了设计爆破口的作用以及其他设备的细节,特别提到了一家位于石家庄的私人工厂在生产工艺中的改进。他指出,了解生产过程对于设备的改进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动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下午的理论课程由黄玉红老师主讲,主题是水解脱水干燥工艺。在她的讲解下,我们对水解工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老师详细介绍了均酐粗产品在水解釜中的处理过程,包括加入水和活性炭后加热水解、经过热过滤器去除活性炭、然后冷却、结晶,最后通过离心机甩干,最终得到均苯四酸粗产品。此外,捕集器中收集的粗酐也需要经过进一步的水解、脱水、升华等步骤进行精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黄老师特别提到了一项改进工艺的实例:一家外贸企业要求提供一种新产品,且愿意支付远高于市场价格,但其产品检测标准却非常严格,尤其对含碳颗粒数的要求。通过实验,发现原有的生产工艺无法满足这一标准,为了确保能够接到这个订单,工厂的研究人员决定对过滤装置进行改进,最终选择了加装多层滤袋以除去活性炭。然而,这样的改进虽然提升了产品质量,却也增加了设备的运行负担,导致管路容易阻塞,需要定期检查滤袋的状态。

经过水解的物料在结晶槽中自然冷却,形成结晶。它们随后被均匀地放入不锈钢小舟中,经过脱水工艺,副产品会停留在小舟内,而升华过程中的产物则附着在釜结晶腔壁上。干燥环节中,热空气以2040 m/s的速度向上流动,湿物料通过加料器加入到高速气流中,快速蒸发水分,气流中的干燥物料通过旋风分离器被收集,形成最终产品。此外,还有另一种采用真空圆锥旋转分离器进行物料烘干的方案。

通过今天的实习和理论学习,我们对化工生产过程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入的理解,这不仅增强了我们的实践能力,也为未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期待在接下来的实习中,能够进一步探索更多化工工艺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