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矿实习期间,我深刻体验了矿业工作的艰辛与乐趣,亲身参与了采矿流程,学习了安全知识,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与矿工们的敬业精神。......
2025-04-09
今天是考古实习的第三天,早晨的天空依旧阴沉,仿佛在为我们即将开始的工作提供一种凝重的氛围。然而,尽管大自然的情绪低落,大家的精神面貌却依然飒爽。早饭时,与同学们相聚,彼此间聊天的氛围让人感到无比振奋。
今天的早餐是玉米糁、馒头、花生米和一份清爽的凉拌包菜,简单却也十分可口。令人欣慰的是,实习期间大家的饮食习惯似乎都发生了积极变化,没见到谁对食堂的饭菜提出任何挑剔。不少人甚至表示,食堂的饭比学校食堂的要更加美味。看着同学们渐渐适应了这份艰辛的生活,心中不禁涌起一种欣慰的温暖。
上午九点钟,我们举行了隆重的开工仪式。出乎意料的是,文管班的同学们也前来加入。这使得工地上比前两天要热闹许多。随着放响的冲天雷声,段老师代表大家进行了一番致辞,随后我们逐一点燃了线香,烧纸以表达对先人的敬意。这并不是迷信的表现,而是恭敬与感激的体现。
在仪式结束后,我们被分配了两个小组,我所在的D组负责挑选民工,为各自的探方安排搭档。由于女工数量较多,组里男生们表现得十分绅士,都主动让出男工给女生的探方。分配完成后,各组便开始了紧张忙碌的工作。
今天的探方情况各有不同。有的地方是韭菜地,韭菜的根茎相当顽固,松动颇为棘手。而另一些探方的表土则特别松软,铲动时很容易扬起漫天尘土,走动时稍不注意就可能踩塌旁边的隔梁。我们的队伍里,队长佟建一的探方尤为棘手,他的探方一半是顽固的韭菜地,另一半则是松软的土壤,为他的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上午的辛勤付出很快就结束了,大家在洗手后急忙排队打饭。中午的菜品丰富,米饭搭配着洋葱炒肉和豆芽粉条,吃得大家心满意足,仿佛为午餐贡献出的体力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下午风云继续,天空阴沉,秋风萧瑟。我们继续上午尚未完成的工作,而民工师傅们也带来了小推车,使得工作进度明显加快。佟队长和辛琪也承担了推车工作,虽然初始阶段略显笨拙,然而很快便掌握了技巧。
开方后,接下来的修边工作也需要技巧,手铲的运用对我们来说依然显得生疏。每当平整探方壁的时候,费力的铲刮工作总能让人感到疲惫。但相比起仍在与韭菜根苦斗的同学,能够顺利进入新工作的我们心中都无比喜悦。另一组的范恢朋则以超快的速度清理出了几条老鼠洞的痕迹,虽然尚未发现墓口,大家的心情依然愉悦。
丰收的乐趣也在不断进行的挖掘中不断加深,偶尔能捡到陶片,那份惊喜不言而喻。而那些没能找到的同学则在羡慕的目光中继续埋头苦干。快下工时,天空竟然飘起了小雨,但这丝毫未能影响我们工作的热情,大家依然坚持到最后。
晚餐时,食堂为大家准备了丰盛的臊子面,大家围坐在一起,讨论着一天的收获,分享着彼此的喜悦。每个人都感叹,经过一整天的劳作,晚餐的味道似乎格外美好。校园内的安逸与今日的辛勤形成鲜明对比,分享美味的同时,我暗自庆幸,能有这样的经历真是难得。
明天,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再次洒在大地上时,我们将迎接全新的一天,继续我们的考古之旅。晚安,我亲爱的队友们,期待明天的奋斗与欢笑。
考古实习的日记篇章
在磐安的清晨,气温略显寒冷,阳光透过薄雾初露端倪。当大家在七点半整装待发时,微微的阳光似乎也让清冷的空气变得温暖了许多。我们紧密地挤在依维柯车里,满怀期待地驶向工地,心中涌动着对未知的探索渴望。
今天的任务是昨天的延续:布方工作。经过前一天的培训,我们每个人都在打桩、设点和支设棱镜等工作上有了显著的提高,默契十足地分工合作。在和谐的氛围中,布方工作顺利进行。没过多久,23个探方便全部设置完成,关键点也用全站仪校准得非常精确。早早完成任务之后,我们决定去D组帮忙,志愿为队友们出一份力,工作结束后,大家都显得格外愉快。
在返程的路上,我们偶遇一群放学的小学生。他们看到队伍中一位身高近两米的刘秋晨,兴奋地惊呼:“那个人好高,好高呀!”活泼的童声让我们捧腹大笑,交流中的乐趣总是能在这样的小细节中悄然绽放,温暖了这份实习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中午的阳光变得异常炽热,老师决定把下午的工作时间调整为3点。我们在阴凉下小憩,静静期待着下午的挑战。
下午的第一项任务是抓阄领探方。当我站在自己分配的探方旁,心中充满了好奇与期待——这片普通的韭菜地是否掩藏着历史的秘密呢?不久,一群民工师傅过来,开始清理地面上的韭菜。随着铁锨铲断韭菜的声音,那股浓郁的香气弥漫开来,令人忍不住联想起了一顿美味的饺子盛宴。
随后,我们在陕师大的裴师兄带领下,参观了甘肃省负责发掘的沟东区遗址。那里的几个偏洞室墓已被发掘完毕,虽毗邻而立却深不见底,出土的随葬品数量不多,反而使得这份神秘感更加浓厚。在回沟西区的路途上,我们相互搀扶,攀爬着那陡峭的斜坡,感受着团队合作所带来的温情与力量。
当我们正要结束今天的工作时,天色骤变,风卷云涌,稀疏的雨滴开始落下。雨势渐大,地面扬起了一阵灰尘,仿佛要将这片土地的沉默唤醒。依维柯载着第一拨人驶离时,天降冰雹,噼啪作响,然而这些自然的狂暴转瞬即逝,阳光又重新洒下了温暖。
尽管只是实习的第二天,身心却已有些疲惫。这正是从事考古工作所带来的充实感,让我倍感珍惜。想到明天我们就将开始正式的发掘工作,那种期待和兴奋定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愈加深刻。
在这短短的三个月实习中,时间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这样的环境,必定会留给我们珍贵而难以忘怀的经历与回忆。每一个细节,每一次交流,都成了我们成长旅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标题:考古实习初体验
今天是我考古实习的第一天,早晨六点半起床,推开窗户,蓝天映入眼帘,稍带一丝寒意的晨风轻拂而过,仿佛在提醒我新一天的到来。甘谷的气候干燥,空气中夹杂着微微的尘土味,令人清醒。
吃过早餐后,我们一行人挤进一辆小车,兴奋地前往实习工地。车内洋溢着大家对未来工作的憧憬,让我不禁暗自期待即将展开的考古探索。下车后,沿着村子里的小路,我们走过一扇精致农家的门,门上赫然写着“耕读第”四个字。这让我注意到,周围的民居门额大多以三字为主,除了“耕读第”,还有“勤耕读”“祥和居”等,这些简洁的字句中透着浓厚的人文气息,与常见的四字吉祥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路跋涉,我们终于来到了工地。此时,太阳也恰巧升起,伴随着温热的阳光,空气的热度随之而来。上午的工作主要是复习全站仪的使用方法,尽管学校里已经学过,但在实地操作时,我明白了熟练程度的重要性。尽管早上并未进行具体的考古发掘,但工作后的疲惫感却让我隐隐感受到未来的挑战。不过,午饭时工作人员为我们精心准备的丰盛饭菜,让我倍感温暖和满足。从宿舍到工作站时,我注意到整齐的床铺和整理好的生活用品,细致的关怀让我在陌生的环境中感受到了一丝安心。
午餐后,稍作休息,我们在骄阳的照耀下再次出发。这时的阳光显得格外炽烈,照耀着大地,仿佛要将一切都撕裂。我们在地势较高的F地点布方,脑海中不禁响起改编的《江城子•考古》中的那句:“十年生死两茫茫,拉皮尺,布探方。”整个下午,我们分工明确,有的用全站仪进行测点,有的在准确的位置钉上楔子,几人与点之间拉线,泥土翻起,夹杂着韭菜地的清香,渐渐让我融入了这次实习的氛围。尽管阳光直射,身心俱疲,但在这片土地上与同伴们一起劳动,让我感受到了一种难得的快乐。
随着时间的推移,傍晚五点,天空中的云彩开始聚拢,遮住了耀眼的太阳,微风袭来,疲惫感也稍稍减轻。之前上课时同学们的交流不多,如今却乐融融,甚至伴随着嬉笑声,让紧张的工作氛围得到了一丝畅快的释放。六点钟,当我们夹着韭菜的清香,走过村庄,回到工作站时,我不禁感慨,或许待到实习结束之际,我会铭记这片韭菜地带来的独特滋味。倘若这段记忆可贴标签,我想上面一定会写着“韭菜地里的回忆”。
晚餐后,大家各自忙于自己的活动,而我则开始认真地记录下这一天的心情。对于第一天的实习,心里有太多感受,却难以一一表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也是一种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的感觉吧。
我们宿舍的黑板上,写着“愉快的实习开始了!”这句话,简单却充满力量,激励着我继续前行。愉快的实习,确实已经展开!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