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毕业实习期间,记录下职业生涯的第一步,体验了职场的挑战与成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人际关系,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5-04-09
标题:周末教育实习观察日志
在这篇日志中,我想分享一下我对周末晚上自习的种种思考和感受。星期天的晚自习这一规定,让我原本期待的慵懒周末瞬间变得紧张起来。本想在床上赖上一整天,结果心里却始终挂念着到了晚上还要去自习,这种矛盾的心理使得我再也无法沉沉入睡。于是,我只好着急忙慌地吃完饭,匆匆前往地铁站。然而,即使我冒着细雨走出门,依然要在地铁上忍受一个半小时的拥挤,耳边充斥着小孩的哭闹声、手机剧集的外放声以及隔壁人在电话中激烈争吵的声音。出站后,我又在雨中等待公交车,第一辆车因人太多没能挤上,而在新区又找不到出租车。无奈之下,我只好叫了一辆快车,司机却找不到路,结果又继续在雨中淋了半小时。可以说,我的周末几乎就只剩下了一个被迫的周六休息日,而充实的周六晚上,自习又让我彻底没有了周末的感觉。
然而,面对这样的环境,班上的孩子们依然表现得乐观而活泼,宛若暴雨中的阳光,瞬间驱散了我心中的阴霾。比如小熊和念念,课后特意来问我关于演讲稿的写作建议。虽然小熊并没有报名演讲,因为她担心在台上会忘词,但她还是愿意帮助念念准备演讲的内容。这种同伴间的互助学习精神,实在是值得肯定。于是,我先问念念对演讲稿有什么想法,然后引导她一步步梳理思路。作为老师,我当然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她,只有贴近她的生活和经历,才能帮助她更好地撰写和记忆内容。最后,下课时,我们仨经过一番讨论,演讲稿的框架基本成型,让我不禁感慨这有点像大学时准备辩论题目的感觉。
在课堂结束后,我注意到了小莉和其他几个同学围在一起,似乎有人手里还提着生日蛋糕。这样的场景在我们的学校时常发生,起初我并没有多加留意。然而,在我们第二次自习的时候,耳边响起了对面班级的“生日快乐”歌。此时,老师在讲台上立即对此进行了严肃的教育。他提到,学校不提倡这样的庆祝活动,原因有三:首先,此类行为容易助长不正之风,可能会导致其他同学也开始攀比过生日,给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带来压力;其次,老师会定期组织集体生日庆祝活动,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而不是在资源上增加家庭的负担;最后,老师希望大家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而不是过多的分散与庆祝上。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同时也让我更加意识到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找到平衡。尽管外界环境变化多端,但作为引导者的我们,仍然有责任去关注孩子们心理和情感的需求。
教育实习日记
在这段实习的日子里,我偶尔会深深思考,过去的几天究竟发生了什么。那些琐碎的事情,仿佛在记忆深处逐渐模糊,时而回忆起的点滴,无不让我感慨。
周一,我几乎整个白天都在紧张地批改三班的周记。这是为了莫老师周三的公开课所需的准备工作。此外,我还负责下载一些与课程相关的视频和图片,以便制作课件。课件的制作其实并不复杂,插入一些视频文档而已。然而,在快节奏的工作中,反复的修改和整理让我倍感压力,幸好最后与老师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完成了一份颇受欢迎的课件。身为实习生,我听到语文组的老师们纷纷赞赏这份课件,心中不免有些自得。更让人欣慰的是,莫老师在接受称赞时总是谦逊地将功劳归到我身上,心里瞬间充满了成就感。
周二晚上,一班与三班进行化学第一单元的检测。由于我深知这次测验的难度,甚至是在指导老师的同意下故意设计了较为复杂的题目,目的在于敲打他们,让他们认清高中学习的艰辛,不再抱有轻易成功的幻想。阅卷和统计的结果让我感到欣慰,平均分只有59分及格的人不到一半,原本气焰高涨的同学们也终于意识到了现实的残酷。
当然,反思的不仅仅是学生们,作为一名实习教师,我同样需要省察自己的成长。在这一个月的授课中,我感到的成功与满意少之又少。每次站在讲台上,时常陷入混乱的局面,或是无法把学生引导到我希望的思路中去。但我知道,自己在一天天进步,和同学们的相处中,亦有很多宝贵的经验需要我珍惜。
此次检测的意义在于提醒同学们,高中的学习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与初中时期的轻松不一样,他们需要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学习中。只有在课堂上静下心来,真正付出努力,才能在未来取得更好的成绩,迈向更高的大学。希望同学们能够借此机会认真规划自己的高中学习,给自己设立目标,朝着理想努力奋斗。
尽管这次测验的成绩不尽如人意,但这并不是终局。重要的是要保持信心,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我相信每一位同学都能超越自我,并实现心中所愿。愿你们能够不畏艰难,勇敢追梦,成就未来!
教育实习反思日志
随着课程的安排,本周我承担了403班的所有语文课,这对我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三篇文章上:丰子恺的《白鹅》,叶索诺夫的《白公鹅》,以及老舍的《猫》。这三篇文章都围绕动物展开,形成了一定的主题连贯性。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不同作者对动物描写的独特手法,还能进行比较,发现其中的异同。
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了这一单元的语文园地主题:“观察、描写喜欢的小动物”。因此,我在课堂上强调了描写动物的情感以及方法。这三篇文章的共同特点包括:
1. 从多个方面对动物进行细致观察,写作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2. 灵活运用比喻、拟人、反语等修辞手法。其中“反语”的使用是我特别强调的一点,它展现了字面与情感的反差,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
3. 通过具体事例呈现动物的特点,结合详细的事实使得叙述生动,同时在行文中注意详略得当,以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更好地消化知识。
尽管在课堂上讲解较为顺利,但从宏观层面来看,我意识到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有些细节容易被忽略。比如,在提问时,后排的同学们常常被我遗漏,这让我意识到在授课时需要更加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感与关注度。这样的反思也是我日后课堂改进的重要基础。
对于《白公鹅》的教案,我原本计划将两篇课文合并进行对比教学。然而,在与指导老师的讨论中,我了解到这种教学安排不适合目前学生的学习情况,最终决定按照常规方式逐篇进行教学。这样的调整虽然让我感到有些遗憾,但我也明白课堂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
在教授叶索诺夫的文章时,我采用了学习单导读法,并努力引入文本原著的结尾,使学生能够获得整体的理解。通过揭示保护小鹅的勇敢牺牲这一情节,我试图让学生认识到语言学习不仅关乎知识的积累,更是情感的培养与传递。我相信,这种感人的结局会在他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回顾后面的《猫》课程,我的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绪。这节课令我想起了我自己上小学时的情景,那时的语文课也同样深入人心。然而,因准备不足,我在课堂上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连同学们也反映我缺乏底气,课堂氛围显得有些沉闷。经历了一个上午的授课,我足足用小半小时来讲解这篇文章,收获颇丰,让我体会到充分准备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教师这条路虽漫长而艰辛,但每一堂课都是我成长和进步的机会。未来的课堂中,我希望能在准备和实施上下更多的功夫,让自己的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以更好地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能力。期待下次的课堂展示更为出色!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