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习报告矿业实习生的日常记录日志

矿业实习生的日常记录日志(精选5篇)

【摘要】:在采矿实习期间,我深刻体验了矿业工作的艰辛与乐趣,亲身参与了采矿流程,学习了安全知识,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与矿工们的敬业精神。
第1篇:矿业实习生的日常记录日志

在XXXX矿山的实习生涯中,我感受到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在这段时间里,得到了同事与领导的悉心指导和无私帮助,我力求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这不仅让我保持了对工作的热情,也让我在面对每天的任务时更加从容不迫。

每天的实际工作都让我深刻认识到,采矿不仅仅是理论上的逻辑推演,更是对每一个细节的精确把握。跟随前辈们下井作业,我逐步体会到测量与放样的细致与严谨。这些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我意识到,采矿行业是一个与数字和数据紧密相连的领域,任何一个小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我在每一次放样、每一次测量中,都保持高度的警惕性,确保每一个步骤都准确无误。

在这些日子的实习中,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技能,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团队沟通和合作。通过与同事们的交流,我获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不同的视角,这让我在设计图纸的理解和实际操作上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不足,比如对设备维护的知识有待加强,对行业新技术的学习还不够深入。这些问题虽然当前的短板,却也成为了我前进的动力。

我十分珍惜在矿山实习的机会,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挑战。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力求在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最好。我十分渴望向我的领导和同事们学习,希望能够获得他们的肯定与指导,帮助我更快地成长。这段实习经历无疑是我职业生涯中一笔重要的财富,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并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期在未来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展。

第2篇:矿业实习生的日常记录日志

采矿实习日记

今天,我们的实习之旅带领我们来到了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开启了一段极具教育意义和启发性的探访。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于2025年正式评审通过,成为中国首座国家矿山公园。它由大冶铁矿区和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区两部分组成,总面积达30平方公里,融汇了历史、文化与矿业的精华。

公园内的景点丰富多样,其中包括“日出东方、矿冶峡谷和矿业博览”等十大景观。每一个观景点都饱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矿业文化,尤其是铁山旁的“大冶铁矿博物馆”,这是全国第一座专门展示铁矿历史的博物馆。博物馆的馆舍占地6400平方米,馆内收藏了大量珍贵史料、图片和文物,见证了这片土地上千年矿山的辉煌历程。

令人惊叹的是,大冶铁矿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点,拥有亚洲最大的露天采矿坑和世界最高的陡边坡。这些壮美的景观,赋予了大冶铁矿厚重的历史感以及改变未来的可能性。此外,公园内还有诸多遗迹,其中包括汉冶萍公司开发的平窿和“日铁”所建的竖井等,这些无不反映出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沧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它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铜矿采掘和冶炼遗址,享有与长城和金字塔相媲美的文化价值。

经过这一番参观学习,我们不仅增长了知识,也加深了对工业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理解。虽然疲惫,但此行的收获远远超过了体力上的消耗,心中满是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憧憬。我们在返校的路上,纷纷聊起在公园里的所见所闻,彼此分享着那些震撼心灵的瞬间和感悟。此行留下的美好记忆,将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成为我们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值得我们细细回味。

第3篇:矿业实习生的日常记录日志

标题:矿业实习观察与体会

今天,我们参加了关于露天和地下采矿方法的技术报告,并随后进行了实地考察。这次实习让我对采矿的实际操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在露天采矿和地下采矿的不同技术应用方面。

露天采矿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采用台阶式开采。为了确保采矿设备的高效运作并提升开采强度,我们将地表的矿石与土岩划分为一个个高度适中的台阶。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设备效率的发挥,还能在开采过程中保证矿石的质量与作业的安全性。每个台阶的矿山工程都需要经过细致的规划与实施,包括掘沟和扩邦工程。在这些台阶的掘沟过程中,矿山工程的延伸得以实现,同时也构建了运输通道和台阶工作线,并以特定的采宽进行推进,将整个台阶的矿山工程完整地完成。

在地下采矿方面,根据矿石回采的管理方法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方法,各具特色。首先是空场采矿法,此法在回采过程中主要依靠暂留或永久残留的矿柱进行支撑,采空区通常保持空缺,适用于矿石和围岩非常稳定的情况。这种方法虽然相对简单,但对地质条件的要求较高。

其次是崩落采矿法,该方法利用围岩的崩落来管理地压。随着矿石的崩塌,围岩会强制性或自然地填充到采空区,从而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地压。这一方法的变种包括单层崩落法、分层崩落法、分段崩落法和阶段崩落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适用条件。

最后是充填采矿法,这是一种逐步将充填材料注入采空区的回采方法。在推进工作面时,利用充填料来填补空隙,必要时还会配合支架使用,以保护采空区的稳定性。充填采空区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充填体对地压进行管理,防止围岩的崩落以及地表的下沉,同时也为后续的回采作业提供安全与便利的环境。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加强了对采矿方法的理解,更体会到了在实际操作中,科学和安全为首要考虑的必要性。这些知识与经验对我今后在矿业领域的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4篇:矿业实习生的日常记录日志

今天的矿山实习之旅让我大开眼界,对大冶铁矿的认识更加深入。早上,负责管理矿区的工作人员为我们做了一次详细的介绍,简要概述了大冶铁矿的历史和地理位置。大冶铁矿地处黄石市铁山区,周围环境非常优美,东边有著名的东方山,西边则是被赞誉为大冶古八景之一的白雉山。这样的自然景观与矿区相辅相成,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

矿区与黄石市中心区的距离约为25公里,而与大冶市的距离则仅15公里,这使得这里的交通十分便利。106国道和武九铁路穿越矿区,无疑为矿山的物资运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作为武钢集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冶矿区现在拥有职工3042人,展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大冶矿区由六个大型矿体组成,分别是尖山、狮子山、象鼻山、尖林山、龙洞和铁门坎。这些矿体的储量相当可观,给矿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不同矿体的倾斜程度各异,除了龙洞矿体向南倾斜和尖林山矿体呈隐伏平卧状外,其余矿体均是向北北东倾斜,显示出地质构造的复杂性。每个矿体的长度在360米到920米之间,倾斜延深则在100米到550米不等,厚度从10米到80米变化不一。这些数据不仅展现了大冶铁矿独特的地质条件,也体现了开采的潜力和挑战。

实习的下午,我们带着兴奋的心情开始了现场实习。在矿山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在矿区内游览,边走边听,详细了解了矿山的实际运作过程。亲自身临其境地看到了大量的矿石堆积、机械运作和工人们忙碌的景象,真是“不见山,更见山”。这次实践让我不仅仅是在书本上学习,更是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感受。

通过这次参观和实习,我深刻体会到采矿行业的专业性和复杂性,许多书本上无法传达的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补充。这样的实践经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职业规划都将产生重大影响,我对未来也充满了期待。

第5篇:矿业实习生的日常记录日志

今天早上,我早早地起床,尽管身穿的长裤让我感到有些不适,却无法掩盖我内心的兴奋与期待。我们按照班级的顺序在食堂门口集合,随后上了两辆大巴,目标是黄石市的大冶铁矿,开始我们的专业实习之旅。

随着大巴的启动,同学们的兴奋情绪在车厢里迅速蔓延开来。大家纷纷讨论着矿井的神秘面纱,互相分享着对矿山的好奇,比如矿井的运行模式、矿石开采的过程以及现场的各种机械设备。由于这次实习是我们第一次到矿井,大家对即将到来的新体验充满了憧憬与期待。

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抵达了大冶铁矿。下车后,经过短暂的休息和午餐,我们便开始了矿山的安全教育课程。安全教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我们在矿山实习期间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安全教育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入矿教育。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学习了矿山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基本法规,了解了矿山安全的特殊性以及本矿山的基本安全状况。接下来,进行了车间、坑口和区队的教育。我们被告知如何识别矿内的特殊危险地点,并学习了一般入矿的安全须知,以及如何预防事故的基本方法。

最后,在进入车间前,我们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岗位教育。虽然我们不会实际参与操作,但在这一环节里,老师为我们介绍了车间的安全生产情况、劳动纪律和生产规则。我们了解到,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注意事项,还学习了关于车间内危险区域和尘毒情况的知识。

这次教育还让我们初步掌握了班组的安全生产概况、工作性质和职责范围。我们了解了各种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方法,以及防护设施的性能和作用。在讨论中,老师强调了工作地点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以及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个体防护用具的使用方法也在我们的学习内容中,这是确保自身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经过了紧张而充实的安全教育后,我对矿山的工作环境有了初步的认识,也为后续的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一天的经历体现了矿山安全的重要性,也让我对即将开始的实习充满了期待与谨慎。我期待着能够亲身体验矿山的工作,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更深入地理解这个行业的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