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习报告金工实习生的精选日记回顾

金工实习生的精选日记回顾(精选4篇)

【摘要】:本文总结了在金工实习过程中所记录的日记,分享了实习中的学习体会、遇到的挑战和成长经历,展示了金工实践的重要性与乐趣。
第1篇:金工实习生的精选日记回顾

标题:金工实习的探索与挑战

  今天,带着满腔的好奇与期待,我们来到了工程北楼的金工实习车间。一踏入这个全新的环境,心中便涌现出无限的憧憬。我们首先按照分组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随后在老师的引导下观看了一段关于金工实习的安全注意事项视频。视频中详尽地展示了许多看似无害但实际上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操作,让我们对车间内的各种设备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提升了我们对安全操作的重视。

  视频观看完毕后,我们便开始了车间的自行参观。这一过程让我对各种金工设备和工具的构造、功能有了更深的理解。在看似简单的背后,每一台机器都有其独特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根据分组情况,我被分到第三组,第一个项目是钳工加工。我们要制作符合规格的燕尾板。负责的老师详细介绍了我们将要使用的机器和工具,并现场演示了燕尾板的加工过程,令我对接下来的操作充满了期待和挑战。钳工的工作包括了多种加工技术,如錾削、锉削、锯切、划线、钻削等。然而,由于时间的限制,今天我们只专注于划线、钻孔、锯割、锉削和装配等基本步骤。

  我们在一个独立的小车间进行钳工,内部设有多个工作台和虎钳,便于夹持各类工件。在整个加工过程中,我们使用了划线工具、尺子、锉刀、手锯以及立式钻床等,既要准确又要小心,尽量避免错误。

  钳工实习的第一步是用划线工具在铁板上标记出需要加工的位置。随着划线的结束,接下来在老师的指引下,我们将铁板放入钻床中进行钻孔加工。精准的定位和稳固的夹持是加工成功的关键,随着电动钻机的轻微震动,我能感受到机床的力量逐渐转化为工件上的一个个孔洞。

  随后,我们将钻孔后的铁板夹入虎钳,开始锯割。锯割过程中,我感受到力量的⽤量和技巧的配合至关重要。然而,由于我在锯割方法上的掌握还不够成熟,进度一度缓慢,锯割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导致后续的锉削工作变得愈加繁重。

  锉削的部分则更是对耐力和技巧的考验。手握锉刀,我不断在工件上来回锉削,同时还要不停对照原样板进行调整。因为缺乏耐心以及对效果的掌控,结果我锉削过多,造成了后期修正的困难,让最终的成品只能勉强合格。

  这次金工实习让我深刻体会到,钳工作业不仅仅是简单的机械操作,更是一场考验动手能力、耐心和细致入微的精神的挑战。尽管过程艰辛,但每一步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在锻炼中我获得了成长,也对未来的金工实践有了更深刻的期待。

第2篇:金工实习生的精选日记回顾

金工实习日记:数控与手动车床的对比体验

今天的金工实习让我体验到了数控车床的神奇与魅力。通过编程控制车床进行加工的过程,令我深刻体会到数字化控制的便利性与高效性。只需输入正确的程序,车床便能精准执行我们的指令,完成一系列复杂的加工任务。这种高科技设备的操作,无疑让初学者感到无比省心,尤其是在对比传统手动车床时,数控车床显得更为简便快捷。

相较于数控车床,手动车床的操作则复杂了许多。在开始操作之前,我们通过书籍和老师的讲解,逐步认识了车床的各个组成部分。例如,它主要由变速箱、主轴箱、挂轮箱、进给箱、溜板箱、刀架、尾座、床身、丝杠、光杠和操纵杆等部件构成。老师详细解释了每个手柄的功能以及相应的操作方法,让我们对如何灵活运用这些手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开始制造一个两边呈球形、中间为圆柱形的工件。老师亲自示范了如何操作,并在加工过程中进行了部分演示,这让我对实际加工的流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然而,当我自己动手的时候,才发现这其中的技术含量和工作难度远超我的预期。

手动车床加工的关键环节在于刀具的选择和使用。为了将所给圆柱的端面车平,我们首先用偏车刀进行加工。随后,需要切槽和加工球面,这时我们必须换用切槽刀。切槽刀的刀头宽度较小,设计上有一条主切削刀和两条副切削刀,因其刀头易折断,因此在使用时我们必须谨慎并采取小切削量。在进行切槽时,我采用左右借刀法进行处理,尽可能减少刀具的磨损。

接下来便是最具挑战性的球面加工。对我这个初学者而言,无疑是一场考验。我小心翼翼地转动横向和纵向的控制手柄,努力调整每一个细节,工作中我认真观察,也不断进行自我调整,整个下午我都沉浸在这种操作中。虽然最后加工出来的工件与老师展示的样本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而且在加工中我不慎被飞出的热铁屑烫伤了手,但看着自己亲手完成的工件,我的心中却涌起了一股成就感。

经历了一天的学习和实践,我认识到金工不仅仅是操作机器,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培养技术能力。虽然我还不够熟练,但这个过程让我体会到了动手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在不断尝试中获得的成长与快乐。

第3篇:金工实习生的精选日记回顾

金工实习日记精选

今天的心情格外愉悦,因为经过昨天的多次尝试,现在的我对操作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熟练度。刚开始的时候,我的同组成员积极地给予我支持与帮助,让我在操作中更加自信和顺畅,我感到团队的力量真的很重要。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的小产品即将完成,这不禁让我心潮澎湃,期待着它出炉的那一刻。

然而,激动的氛围很快被打断了。老师把我们这组叫到一个新的车间,准备给我们讲解其他类型车床的使用方法。虽然即将问世的产品让人期待,但在知识面前,我知道这次机会是不可多得的。在新的车间里,一位帅气的老师向我们介绍了铣床的基本应用。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只是进行了简单的讲解,没有机会亲自操作这台庞大的机器,心中难免有些遗憾。

接着,另一位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刨床的使用,同样,我们只能在旁观看,而无法上手体验。这种与大机器亲密接触的渴望在我心中不断积累,虽然只给了我们简单的了解,但我明白,这些基础知识将为我未来的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随后,我们返回了原来的车间,继续致力于完成我们的产品。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第一个螺丝终于成型在望。当我看到那一丝丝希望的曙光时,心中充满了成就感。然而,令人沮丧的是,在精加工的环节,由于我一时的粗心大意,导致一个零件在我手中意外损坏。那一瞬间,我心中的失望与不甘难以言表。

随着下班铃声的响起,心中满是懊悔与不爽。虽然今天的任务没有完全圆满完成,但我清楚,这些经历都是我成长的一部分。我会从这次失误中吸取教训,在以后的实践中更加细心,争取下次能够将产品完美无缺地呈现出来。期待明天的到来,再次与我的团队一起努力,迎接新的挑战!

第4篇:金工实习生的精选日记回顾

今天的金工实习课上,老师为我们详细讲解了焊接操作的基本知识和一些重要的安全注意事项。焊接过程中的气味和刺眼的光线对人体健康都是有害的,因此在进行焊接工作之前,我们必须做好自我保护措施,穿上工作服,佩戴面罩,以防止有害气体和光辐射对身体造成伤害。

老师提到,焊接时焊条的角度应该控制在70到80度之间。而在运条的过程中,必须保持匀速,但实际操作中我们常常难以掌握这个速度,时快时慢,导致焊接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有些地方由于停留时间过短,焊点没有完全熔合,留下了裂纹;而停留时间过长的地方则容易造成焊透,形成漏洞。

此外,焊条的高度也有严格要求,需要保持在2到4毫米之间。这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在开始操作时,难免会出现很多漏洞,因为在焊接的过程中,焊条的长度会随着不断的使用而缩短,这就需要我们及时调整焊条的高度。然而,高度控制不当会导致脱弧,而太低又容易粘住,很难找到合适的平衡。

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尝试了三根焊条,看到自己焊出的各种奇形怪状的焊缝,不禁感到沮丧。不过,经过不断的练习,我逐渐开始找到焊接的手感,焊出的形状也开始变得更加好看。虽然依旧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自己的焊接技术一定会有所提升。在这次实习中,我不仅学习到了焊接的技巧,更明白了在实际操作中要保持耐心和细心,这对未来的工作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