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习报告实习报告模板三:工程测量实践指南

实习报告模板三:工程测量实践指南(精选2篇)

【摘要】:本文提供了一份关于工程测量实习的详细报告模板,涵盖实习目的、内容、方法及结果分析,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整理实习经验,提升实践技能。
第1篇:实习报告模板三:工程测量实践指南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全面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技能和理论知识,具体要求包括:

1. 熟练掌握水准仪的安装、整平、瞄准以及读数技巧,能够准确测定两点间的高差。

2. 理解并应用全站仪的对中、整平、瞄准及读取数据等基本操作技巧。

3. 学会小范围内碎布测量点的布设方法。

4. 理解测绘学中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的一般流程与技巧。

5. 掌握相关测绘软件的基本操作,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6. 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同学们的基础技能,提升测量、记录、计算与绘图的综合能力。

7. 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与个人责任感,以便在后续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8. 增强对工程测量科学性和精密性的认识,为日后的专业素质培养奠定基础。

9. 激发同学们快速、严谨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创新能力。

二、实习任务

在本次实习中,每个小组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1. 学习并实施高程测量和导线测量,进行水准及闭合导线的内业计算。

2. 每个小组负责测量学校南、西校区内的20个水准点,完成四等水准闭合线路的测量,并根据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推算其余水准点的高程。

3. 每组需完成一个指定区域的导线测量,测定包括高程。

4. 提交一份水准测量成果表、原始记录数据的电子表格、导线测量的布点图、点之记表格、原始测量数据记录表及导线测量成果的精度报告。

5. 最后,各小组需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任务,并综合整理提交一份详细的实习报告。

三、实习项目

本次实习的具体安排如下:

1. 自x月x日起,本小组在两周内于xx学院南、西校区进行四等水准测量,在校内进行20个控制点的闭合路线测量,每条线路均需进行往返测量和相应的内业处理。

2. 在南校区的图书馆范围内进行碎步点的布设测量,涵盖图书馆前的广场、草坪、后面的水上报告厅以及南北两侧的草坪。

四、作业方法

1. 四等水准测量:

组内成员共4人,职责分配为:跑尺员(前、后尺各两人)、观测员、记录员,由所有成员轮流执行。测量作业流程如下:

- 选择合适的测量线路与固定点,设置水准仪及水准尺,开始进行首次测站的观测。

- 按照“后后前前”的顺序对后尺和前尺进行读数,然后依照相同步骤完成后续测站的测量,直至完成该段的所有测量工作。

2. 导线测量:

导线测量中,小组成员分为两人负责棱镜与脚架,两人分别担任观测员和记录员。测量流程为:

- 选择合适的控制点,配置全站仪,并通过闭合导线观测法进行数据采集。

- 从第i站开始,依次进行各个测站的观测,记录水平角、距离、竖角以及仪器和目标的高度等参数。

- 确保每次测量结果经过交叉检验,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最终完成闭合导线的测量。

在整个过程中,严格遵循测量误差容限要求,以确保测量的精度。

五、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我在技术、团队协作及专业素质等多个方面有了显著的提升:

- 技术层面,实习让我能够将课堂知识有效应用于实际测量中,过程中的问题解决促使我确立了更为清晰的技能理解,同时也提升了我对测量过程的敏感度。

- 团队协作方面,由于各类挑战的出现,我们学会了共同面对问题,激发彼此的积极性,作为一个团队来克服困难,这种经历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与合作精神。

从专业素质的角度来看,此次实习强化了我对测绘工作的科学性和精密性认知。即便在测量精度要求不太严格的情况下,依然要求毫米级的精度,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测绘工作的重要性和艰辛。因此,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注重细节、严谨作业,培养良好的专业素质,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测绘工作者。

第2篇:实习报告模板三:工程测量实践指南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工程测量的教学实习是测量学课程的重要环节,旨在巩固和加深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获取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本次实习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以提高对测量仪器操作的熟练度,同时增强计算和绘图能力,使学生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完整过程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将为今后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测量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教学实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1. 掌握主要测量仪器(如水准仪、经纬仪和全站仪)的性能及其使用方法。

2. 熟悉地形测图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能力。

3. 理解地形册归的内外业工作组织流程。

在整个教学实习过程中,教师需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各项实际工作的练习,以培养学生独立作业的能力,并增强团队协作的精神,同时也使其爱护和正确使用仪器,从而实现综合的能力提升。

二、实习任务及内容

1. 实习任务

每个小组需要完成一幅比例尺为1:1000、等高距为0.5米的地形图测绘任务。

2. 实习内容

一)平面控制

- 准备工作:对仪器进行检验和校正,准备所需工具及其它用品。

- 外业工作:踏勘测区、制定布网方案、选定控制点、确定标志点号、进行角度观测和距离丈量(导线边长)以及定向。

- 内业工作:检查和整理外业手簿,绘制控制网略图,进行坐标计算,编制平面控制成果表,并绘制坐标格网与控制点展绘图。

二)高程控制

- 准备工作:水准仪的检校和工具准备。

- 外业工作:进行踏勘、选点及水准观测。

- 内业工作:对手簿进行检查,整理水准测量成果并编制成果表。

三、实习过程

1. 在实地探勘中认真选定控制点,并领取相应的仪器工具。

2. 对经纬仪进行详细的检验和实验。

3. 对水准仪进行状态检查,确保其在良好的工作状态。

4. 学习四等水准测量的实习步骤,并掌握水准仪的正确使用方法。

5. 了解测回法,并熟练运用经纬仪进行精确测量。

6. 进行业计算,包括四等水准高差的闭合差、角度闭合差及坐标计算。

7. 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坐标展点。

8. 学习碎步测量及平板仪的使用技巧。

四、收获体会

经过为期一个月的工程测量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重要性。测量区选择在我们xx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制作的测绘图也是我们学校的完整平面图。为了更快完成任务,我们小组在周末加班进行测量,尽管工作强度较大,但大家都充满激情,乐于参与。

测量学是一项要求精确的工作,在课堂上打下的理论基础,为这次实习提供了支持。通过实践,我对测量学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门学科不仅仅是在探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更是确定三维空间中地面点位及其随时间变化的重要工具。在当今信息社会中,测量学的作用愈发凸显,它为构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和相关应用提供了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

这次实习让我不仅增强了测量技能,也提高了在面对困难时的耐心与毅力,同时也增强了小组间的协作意识。借助实践,我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了关于仪器的使用技巧,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及碎部测量等在课堂上难以获得的实用技能。这一切都显著提升了我的动手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

五、经验教训

1. 展点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制图的效率直接影响最终结果。

2. 仪器整平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测量数据的可信度。

3. 水准测量和水平角测量均需检查闭合差,若超出标准,应立即重测。

4. 使用平板仪定向时,要确保精准,不然会导致图形的整体方位失真。

5. 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与沟通非常重要,良好的团队氛围能有效提升实习的效率。

这次实习不仅是理论的延伸,更是实践的检验,让我深切体会到了测量学的魅力与重要性。同时,也为我未来的学习与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希望能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测量能力,克服困难,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