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医学现存的古典文献中可以称“经”的,仅有以下几种:《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中藏经》《脉经》《黄帝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其他几种究竟如何研究《黄帝内经》?先从《黄帝内经》本身有关的几个方面,提出我的一些看法,或者有助于我们这次的学习。首先谈谈“什么叫《黄帝内经》”的问题。...
2023-12-03 理论教育
祖国医学现存的古典文献中可以称“经”的,仅有以下几种:《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中藏经》《脉经》《黄帝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其他几种究竟如何研究《黄帝内经》?先从《黄帝内经》本身有关的几个方面,提出我的一些看法,或者有助于我们这次的学习。首先谈谈“什么叫《黄帝内经》”的问题。...
2023-12-03 理论教育
可见介宾的医学,无论临床与理论,都是比较成熟,达到学验两富的境地。以下略从四个方面来谈谈他在医学上的成就,并纪念他诞生的420周年。十一类,即是《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十一个组成部分。其实藏象与经络是分不开的,论治、标本、气味...
2023-12-03 理论教育
一痔或痔核,一般叫做痔疮,是因于瘀血而引起直肠和肛门静脉怒张所形成的。民间流行着一句老话“十男九痔”,可见这是极普遍的疾病,其实妇人患痔核的也不在少数。由于我掌握的文献不够多,很难答复这个问题,但在祖国最古老的典籍——《素问》里,已经有了“肠澼为痔”的记载。不仅《素问》里曾将痔核作了这样简单的描写,战国时还有一个患痔核的故事。又因其“所治愈下”,说明当时还是没有太多的人愿作治疗痔核的医生的。...
2023-12-03 理论教育
学习中医,必须要读《伤寒论》的重要意义,已经为大家所熟知了。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一下,仅供初学《伤寒论》者参考。其实这是研究《伤寒论》的关键问题,不应该忽略。如《伤寒论》说:“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至其治《伤寒论》主要思想,期在阐明人体“经气”的变化。4.《伤寒来苏集》清·慈谿柯韵伯著书凡八卷,包括《伤寒论注》四卷、《伤寒论翼》二卷、《伤寒论附...
2023-12-03 理论教育
(二)《金匮要略方论》的主要内容《金匮要略方论》全书共25篇,608条,226方,附方28首。(三)《金匮要略方论》与《伤寒论》的关系从王洙所说:“上则辨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
2023-12-03 理论教育
人类在不断地生活和生产的实践中,逐渐观察到这五种物质都是在不断地运动着的,所以又称为“五行”。于此知道五行间的相互制约,主要是防其太过,以维系正常,如果是已经发生了太过的情形,也可以通过制约的作用,抑其太过,以回复正常。可见相生与相克,都是维系事物正常发展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说明相生相克的关系,还要因于脏气的强弱盛衰而发生不同的变化,决不能胶柱以求。...
2023-12-03 理论教育
一文学与医学的关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逐渐密切起来的,现在已经密切到要学好医学首先要学好文学的程度。但是,如果追溯到巫医与良医的阶段,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关系的。既有经验,又有理论,成为医学科学,必须具备一定文化知识的人才能掌握,这就是所谓儒医,文学与医学便发生关系了。话虽无多,已足以说明学习古汉语对学习中医学的重要性。汉赋的文学价值虽不大,却是盛极一时的文学形式。...
2023-12-03 理论教育
尤其是要学成一个高明的中医师,更非扎实地掌握好基本功不可。有人说理法方药是中医的基本功,又有人分成理论与临床功。能明确了这几方面,中医的基本功就可以确定了。在中医学术的理论体系中,最足以称基本的,莫过于藏象、病机、诊法、治则四端。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例如从藏象理论言,它是由脏腑、经络、精、气、神等主要知识构成的,因此,这些知识便是言藏象最基本的。...
2023-12-03 理论教育
由于中国天文、历法等知识的积累非常丰富,成为专门学术的时间亦较早,故对于运气学说的研究,至迟在后汉时代便已经产生了。清初张飞畴著《伤寒兼证析义》对运气同样持反对态度。意思还是认为运气学说是研究气候变化之所以然的,只是医者未能穷究其理,不明其所以,竟以一定之法,而测非常之变。换言之,这是说运气学说未曾深入研究,并不是运气学说规律的不存在。...
2023-12-03 理论教育
我对于医学史这门科学的知识,只是一半的又一半。因为医学史应该包括中国医学史和世界医学史两个部分。1957年又写成《通俗中国医学史话》,这是应科普单位的要求,写成故事性的。今天有这个大好的机会,我向同志们汇报由于我对中国医学史的酷嗜而产生的一点认识,敬请指正!希望今后的医史学会应该在这方面大作宣传,坚决维护医学史这门科学的科学性,一定要尊重史实,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医学史和中国医学史的研究。...
2023-12-03 理论教育
这书约分为三卷,上卷论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方药及疗妇人病诸法,林亿等校印医书时,以为这书论伤寒的部分,过于简略,不如十卷本详细,便从中卷论杂病以下到服食禁忌共25篇,略加校订,仍然分做三卷,去掉“玉函”二字,更名为《新编金匮要略方论》,这就是《金匮要略》这部书的由来。...
2023-12-03 理论教育
“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自从《史记》有了这样的记载,不但一般医师认为药物是这样的起源,抑且家喻户晓,而为普通的常识了,其实这是一种不正确的理论。根据唯物的历史观点来看,“神农”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远古的一个氏族或一个阶级。...
2023-12-03 理论教育
究竟中医有没有理论?有人认为恒动观念和整体观念,这是祖国医学的两大特点,实际它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两个指导思想。但在国内却还有人提出中医有没有理论的问题,这就很值得我们考虑了。在广州全国冠心病辨证论治会议上,我就强调心脏应该是以阳气为主的问题。...
2023-12-03 理论教育
欲知蜀医史之渊薮,亦当从整个之中国医学史考之。吾蜀之医药文化,亦于此时得所称述矣,其最著者,厥为涪翁。且其善治奇病,致蜀之医士,无不闻风兴起,研究本草。洮字少卿,佐昶治蜀,其医名亦躁。...
2023-12-03 理论教育
由于《内经》的内容,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之所在,采取综合叙述的方式来表达,几乎每一篇中都不是单纯地讨论某一个问题,而是牵涉到好几个不同的内容。这种“以类相从”进行类分研究的方法,就从现在看来,也还是比较合乎科学的。不过他们分类,也有三种不同的分法。(一)兼收并蓄分类法他们认为《内经》两个八十一篇,“言言金石,字字玑珠,竟不知孰可摘而孰可遗。”...
2023-12-03 理论教育
前述历代医家用分类的方法对《黄帝内经》进行研究,其主要目的,就是在探索《黄帝内经》里存在的理论体系。藏象学说这一理论的体系,可分做脏腑、经络、精气神三部分。惟奇经八脉之名不出自《内经》,而始于《难经·二十七难》。凡此十五络,详见于《灵枢·经脉篇》。俞穴,为经气游行出入之所,有如运输,是以名之。从《内经》对精气神所作的解释,便可知其一般了。...
2023-12-03 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