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周所以认为《功过格》有害于儒道,是因为《功过格》的思想基础是因果报应,行善与改过并非因为善与过本身的原因,而只是一种获得酬报的手段。此处路头不清,未有不入于邪者。从《人谱》、《人谱杂记》与《功过格》的关系看,前者无疑是对后者的回应,但是决不可将这种回应视作是单纯的拒斥,而应理解为是扬弃。从目前所见史料看,没有直接的证据可以说明刘宗周读到过《七克》,但这并不足以否定《人谱》与《七克》间的关系。...
2024-01-09 百科知识
刘宗周所以认为《功过格》有害于儒道,是因为《功过格》的思想基础是因果报应,行善与改过并非因为善与过本身的原因,而只是一种获得酬报的手段。此处路头不清,未有不入于邪者。从《人谱》、《人谱杂记》与《功过格》的关系看,前者无疑是对后者的回应,但是决不可将这种回应视作是单纯的拒斥,而应理解为是扬弃。从目前所见史料看,没有直接的证据可以说明刘宗周读到过《七克》,但这并不足以否定《人谱》与《七克》间的关系。...
2024-01-09 百科知识
闽浙两省之僧俗联手攻击天主教,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其原因,上文也作了分析。以这样的视角,故我们说僧俗之联手,自然而必然,因为客观上他们面对着同一个对手。然而,当我们将视点由对决定行为操作的客观理性的分析转到基于观念认定的主观理性分析,闽浙两省之僧俗联手辟邪,尤其是对世俗社会中的儒生,仍有待于作出说明。如佛儒联手拒斥天主教,在颜茂猷处,是以三教合一为当然,而像李璨这样自以为儒生者,却多少要有个说法。...
2024-01-09 百科知识
利玛窦的目的是传播天主教,他的手段是借助上层社会。显然,一般的世俗知识,只有在至少符合他的目的与手段中的一个方面时,才可能引起他的兴趣。由此看到,利用窦的传教方式是目的与手段的分层递进。传教是根本的目的,而进入士林是手段;进入士林的手段则是科学与道德,而道德是其中的重点。利玛窦这一从“西学”而“西教”的方式,虽然对他来说,完全是为了适应与立足于中国社会,甚至可能是...
2024-01-09 理论教育
纠弹的切入点在于对心体一性体认识的反省。这种认识,实质上完全是因为纠弹王门后学的流弊而引申出来的。因此,重建道德精神是拨乱反正的核心任务,而这个道德精神的重建,集中体现在善的心性本体的确认。如何将善的心性本体化为具体的价值观念来规范人的现实行为,也就是致良知,仍是一个问题。而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东林学者才真正以返归朱熹哲学的形式,跳出了王阳明哲学的门墙。...
2024-01-09 百科知识
〔2〕金胜惠所讲的《七克》受到东亚知识界的重视,虽然是根据天主教的这些汉文著作后来传入韩国所引起的反应,他举了韩国的代表性学者李翼和丁若镛为例,但晚明的情况同样如此。庞迪我不仅得以与利玛窦并称为“利庞”,而且七克工夫实为其后晚明社会中人所津津乐道。《口铎日抄》卷二载:林鸣见问曰:“七克工夫,用之甚难,固有强制一时,而一发遂不可御者。”而《破邪集》中所见的对七克的批评,则从反面印证了七克理论的影响。...
2024-01-09 理论教育
但是其中存有粗细的区别,微、隐、显、大、成五类过错,皆统而述之,没有针对各类中的具体缺点展开,只有丛过一类,刘宗周细列了其百种过错。而刘宗周没有绕这样一个大圈,而是直接针对着人性的存养来展开讨论的。这就有了第二层。此时作为心性之体的意虽呈以静,但“妙合于动矣”。至此,心体完全呈现为现实...
2024-01-09 百科知识
庞迪我所撰《七克》,即在此传统上铺衍而成。质之《七克》,应该说这个判断是正确的。《七克》除序引外,共分七个部分。在这个意义上看,庞迪我《七克》以劝善书的形式来传播天主教的修持理论,虽然没有采用利玛窦那种适应并借用中国文化的方式,但却是以另一种表现形式来适应与借用中国文化。除了具有劝善书的性质,以及相应的形式特征外,《七克》在具体的编撰形式上,尚有一个显见的特征,即庞迪我对西方文献的广征博引。...
2024-01-09 理论教育
而我们从利玛窦的论灵魂中,也同样能够感受到这种精神气息,因为利玛窦关于灵魂的陈述与论证,使神秘主义因素几乎完全隐遁于他对世界的现象描述与基于这种描述的理性论证。以口臭啖嗅,以肢体觉物情,但不能推论道理,至死而魂亦灭焉。据此可知,利玛窦之论魂,是与他关于物的观念相联系的。这里的在物之内、为物之本分的模与质,便是利玛窦论魂中的魂与魂所附着的形。...
2024-01-09 百科知识
甚至干脆认为阳明的“天泉证道”已承认其心学必然要走向分裂。王阳明既没有认为弟子理解上有错误,更谈不上他会由此而认为和承认了自己思想存在内在的矛盾。事实上,单就天泉证道看,王阳明对于心学的推进已给予了明确的提示。在这个意义上看,黄宗羲认为王学的分裂是因为“致良知”思想系王阳明晚年提出而没能够与学者深究发明,应该是正确的。换言之,王阳明心学在阳明处没有最后完整地得到陈述。...
2024-01-09 百科知识
换言之,破邪人士的目的,即揭露神父们“伪尊儒而实乱其道脉”的手法,是达到了。然而问题在于,他们所理解的正统的儒学道脉,并不是没有问题的。《破邪集》所收佛僧文献,最重要者,是圆悟与通容师徒二僧各自所撰的《辨天说》、《原道辟邪说》,以及释如纯的《天学初辟》。天主教的问题就在此,而如果不破除这点,则佛教也不例外,二者都是唯我主义的极端化。这表明,对于佛教精神,传教士们是难以理解与接受的。...
2024-01-09 百科知识
刘宗周指出,当独体未动,以自身之静态而存在时,称为中;当独体发动,由静态而生发时,称为和。而但恐《中庸》之教不明,将使学“慎独”者以把捉意见为功夫,而不觌性天之体。刘宗周通过设立道德行为之底线的方式,为道德实践提供明确的对象性目标,从而以反向的方式来迫使道德践履步步着实,直至成就合乎德性的人生。这在刘宗周的思想中是一个整体,而集中反映这一思想整体的著作首推他的《人谱》及其扩编《人谱杂记》。...
2024-01-09 百科知识
刘宗周在细述人的过错的层层显现的过程中,改过的方法已相应地表现了出来。像微过,因“妄”无可名状,所以改过的方法只能是培养与确立起一种罪感意识,时时警惕,慎独而保其天真。然而我们不难注意到,刘宗周的这一基本方法的核心并不是提出改过的具体方法,而是弄清楚过错产生和扩大的过程。由此可见,刘宗周改过的着力处仍是在心性上下功夫。...
2024-01-09 百科知识
事实上,晚明思想的裂变,正因为将道德本体归于个体,从而使道德的认知与行为出现了多元化的结果。正是上帝,使人的合乎道德的行为成为事实。然而,这个意义上的儒家思想,仍无法认同于天主教以上帝为中心的伦理学。这个依据就是认为,上帝是主,包括人在内的整个世界只是他的财产。天主教伦理学使人形成道德判断的依据是服从与惩罚定向。所谓服从,就是以上帝的意志为意志,个人自己的好恶情感是不足为据的。...
2024-01-09 理论教育
对于自己第一次用汉语撰成的《交友论》,利玛窦后来回忆道:本书是以问答方式写成。《交友论》共译西方关于友谊的格言百条,对于这百条格言的出处,除数条外,方豪曾一一标示,但没有指出根据。因此,在明确知道了这本讨论友谊的格言集是源自西方的思想以后,真正需要了解的是,利玛窦将怎样的一种友道陈述给了晚明的社会。《交友论》第一条就回答:“吾友非他,即我之半,乃第二我也,故当视友如己焉。”...
2024-01-09 百科知识
前辈与时贤论王畿,“逃禅”与“三教合一”是众口一词的评定,这确实是不刊之论。因此,当王畿将心意二分时,所强调的是迷失心体真性的意。但是,王畿既以良知本性为天然明觉,则所谓于日用上料理,便谈不上道德实践者的主体意识作用的发挥,致良知没有实际内容,“料理”其实也只是一句空话。...
2024-01-09 百科知识
况且,这种冲击仅限于南北直隶地区,上海、杭州和福建等地的神父们,仍受到了来自有地位的士宦们的庇护。而出于南京教案发生的同样原因,地方政府势必会再次予以打击。从一个接受了中国政教文化传统的士宦的立场来看,一种学说的意义,本质上取决于它在功能上能教化民众服从于国家的管理,而信从天主教的黄尚爱则使施邦曜深刻地感受到完全相反的一面。...
2024-01-09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