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舍尔针对这一问题罗列出三种普遍的方法:先验论、机械过程理论和累积综合理论[22]。厄舍尔从不同的角度批判了发明的先验论和机械过程理论。相比较先验论而言,厄舍尔认为机械过程理论的观点更具有吸引力,他认同机械过程理论中的发明的累积组合模式。...
2023-11-27 理论教育
厄舍尔针对这一问题罗列出三种普遍的方法:先验论、机械过程理论和累积综合理论[22]。厄舍尔从不同的角度批判了发明的先验论和机械过程理论。相比较先验论而言,厄舍尔认为机械过程理论的观点更具有吸引力,他认同机械过程理论中的发明的累积组合模式。...
2023-11-27 理论教育
发明依赖于发明者,吉尔菲兰并不否认伟人的存在。在船的发明过程中的确有天才人物,但是这些天才人物看似突破性的很多发明并没有得到长时期的有效利用,甚至有的发明从来没有产生影响,吉尔菲兰总结说“到目前为止,每个天才在船的发明中都不是不可或缺的。”吉尔菲兰在他的发明原理第23和24条中指出:发明者是被已有技术和环境组合而成的需求来拉动的。...
2023-11-27 理论教育
1.学者已经从发明社会学思想中获得的遗产发明社会学思想虽然在经历了二三十年的繁荣之后走向消退,但给后人留下的学术遗产是显而易见的。所以,需要深入分析发明社会学思想对新技术社会学或者建构主义的价值。在发明社会学理论研究中,奥格本最早讨论了文化和智力与技术发明的关系,他认为需求、智力能力和文化基础是发明的三个基本来源。...
2023-11-27 理论教育
社会变迁是奥格本长期关注的课题,社会变迁为何会产生?奥格本认为社会的发展源于技术发明的推动,技术发明导致文化变迁。鲍亚士深刻探讨过独立发明与社会文化模式的结构问题。奥格本关于变迁的理论可以概括为三点:①社会变迁是由于技术发明而不是社会行为导致的;②社会各部分之间变迁的速度不同所产生的“文化滞后”导致了社会问题;③必须借助社会发明来减少滞后,解决各种社会问题。...
2023-11-27 理论教育
通过对发明社会学思想的分析,可以从中看出奥格本学派的学术风格。奥格本学派的学者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奥格本、吉尔菲兰和罗斯曼都不同程度地注意到新发明带来的技术性失业问题。奥格本作为大学里的社会学教授,一直都在为政府服务,身兼科技政策的制定、咨询或者研究等部门的要职。...
2023-11-27 理论教育
现代创造教育非常注重培养人的创造能力,早在20世纪中期,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就开设了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课程,并让学生掌握创造技法来开发他们的创造力[48]。目前,我国的创造教育模仿了美国早期创造教育的模式,但这种创造教育方式只关注发明者和创造过程本身,忽视了发明者之外的因素。其次,发明是社会性的活动,应全面考虑与发明相关的多样性元素。...
2023-11-27 理论教育
厄舍尔主要的工作领域在于经济史,可是作为一位经济史家,为什么会在他的人生创造力处于高峰的时期去花费相当一部分时间去研究技术,或者更为细致地说是技术发明,这令很多人费解。下面,我们来分析厄舍尔对于技术问题关注的原因。在《机械发明史》一开始,厄舍尔首先分析了技术在经济史中的地位。由此,厄舍尔表达的技术研究的重要性,为他的发明思想的研究做下了铺垫。...
2023-11-27 理论教育
蒸汽机是被这一时期的研究者用来作为发明分析最常用的案例,肯普佛特也引用此案例以解释他的关于发明进化问题。所以每个重大的发明只是增长而不是创造,很少有纯粹的原创性的发明。[23]肯普佛特关于发明的逐渐增长的观点与奥格本时代其他发明社会学研究者的观点是一致的,发明都是不断组合、累积向前发展的。...
2023-11-27 理论教育
厄舍尔认为找出那些鲜为人知的制造历史的贡献者载入史册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意义重大。由此可见,厄舍尔在技术史中的主要贡献还在于他要在机械发明的历史中一方面挖掘出技术史的推动者,另一方面总结出发明的基本规律。...
2023-11-27 理论教育
关于发明中的机遇和偶然性这个话题一直以来很少有人讨论[18],罗斯曼客观的分析了发明中的机遇因素[19]。但是,罗斯曼认为机遇或者偶然性在发明中只占据非常小的一个部分,现代发明多是依靠发明者深思熟虑和系统的发明方法。罗斯曼列举了大量著名发明者的事例,以此说明不管是原始人还是现代人,他们都没有利用自然界中的很多现象去发明新事物,因为仅有观察从不能产生发明。...
2023-11-27 理论教育
厄舍尔的发明的格式塔理论和发明过程的四阶段理论是奥格本时代发明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研究建立在对同时代诸多发明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他的《机械发明史》第一版和第二版之间隔了整整25年,可见厄舍尔在他学术研究的高峰时期一直没有放弃对发明理论的完善。厄舍尔的发明的格式塔理论有着长期的影响,但是他的发明的四阶段理论的生命力没有超越他的《机械发明史》。...
2023-11-27 理论教育
本书将分别对奥格本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学术思想进行梳理和分析,现对书中涉及的关键术语进行解释和界定,并对本书的写作框架加以说明。个体发明者主要依靠自己的独特方法和资源开展工作;群体发明者多指受雇于一些大的企业组织、身处研究实验室内并和他人一起进行发明活动的发明者。由于奥格本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研究各具特色,所在的研究领域各不相同,对这些人物的研究能够涵盖发明社会学的主要研究议题。...
2023-11-27 理论教育
另一方面,奥格本和吉尔菲兰调查了发明的社会影响,这是奥格本在发明方面的一个新的兴趣点。对奥格本而言,发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们体现在社会、文化、环境、健康、政治以及一些不能还原的经济等方面,这些影响甚至到现在还在延续。在《发明和发现的社会影响》中,奥格本和吉尔菲兰首先阐释了机械发明和社会变迁是相互关联的,在研究社会趋势时必须考虑机械发明和发现。奥格本关于发明的影响的理论依赖于几个概念。...
2023-11-27 理论教育
从比较宽广的角度揭示了发明过程之后,罗斯曼深入探究发明者在发明活动中的思维过程。在罗斯曼的发明的过程中已经描述,所有的发明活动都来自于人类的需求,人们通过新发明满足需求或者解决问题,因此,需求推动、刺激发明活动的进行。在罗斯曼的调查中,许多发明者表示他们新模式的形成来自于“潜意识”,他们拥有突然迸出火花和灵感的经历,这使得他们认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往往发生在从事别的活动甚至在睡眠中。...
2023-11-27 理论教育
奥格本认为累积的趋势是潜在的,因为新发明的数量是根据文化基础的增加而增加的。然而,奥格本注意到,发明的指数增长只是理想化的,这种趋势在现实中难以出现,但奥格本对其原因没有深入研究。③并不是所有的组合都是合理的,有很多组合可能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发明的数量只是呈指数增长的趋势,而并非发明真正的数量的增加。此外,气候变化、民族迁徙等因素也会导致发明的失传。...
2023-11-27 理论教育
人们一直用“需求是发明之母”来说明大部分的技术活动,奥格本否认需求直接导致发明。虽然需求依然是发明的动力,但是发明社会学研究者已经否定了“需要是发明之母”的观点,因为需求只是发明产生的诸多动力因素之一。其次,若没有现存的关键技术要素,即便社会有需求,发明依然不能产生。需求也是相对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们的需求不同。需求的产生也必须要有文化的准备。...
2023-11-27 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