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入,逐步进入;佳境,美好的地方。“渐入佳境”形容越来越好。“顾恺之食甘蔗”的传说,在中国画史上有文可据,“渐入佳境”更是作为成语,被人们广为流传并应用。现在,“渐入佳境”这一成语常常用来比喻境况一天天好起来或风景情趣等等逐渐深入而达到美妙的境地。内容参考于网络“渐入佳境”成语故事及袁林、沈同衡1980版《成语典故》;图片来源互联网)...
2023-12-01 理论教育
渐入,逐步进入;佳境,美好的地方。“渐入佳境”形容越来越好。“顾恺之食甘蔗”的传说,在中国画史上有文可据,“渐入佳境”更是作为成语,被人们广为流传并应用。现在,“渐入佳境”这一成语常常用来比喻境况一天天好起来或风景情趣等等逐渐深入而达到美妙的境地。内容参考于网络“渐入佳境”成语故事及袁林、沈同衡1980版《成语典故》;图片来源互联网)...
2023-12-01 理论教育
从此,“老马识途”也成为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由于这个故事,后来人们把经验丰富、对业务、事物等精熟的人就称赞为“老马识途”或“识途老马”。内容参考于袁林、沈同衡1980版《成语典故》及网络“老马识途”成语故事;图片来源互联网)...
2023-12-01 理论教育
于是正式宣布出兵伐纣。所谓“爱屋及乌”,是说:由于爱那个人,因而连他家屋上的乌鸦都不以为不祥,不觉得讨厌了。指因为深爱某人,从而连带喜爱与他相关的亲属朋友等人以及事物,这就叫做“爱屋及乌”或称这样的推爱为“屋乌之爱”。都是用的“爱屋及乌”这句成语的典故。...
2023-12-01 理论教育
《列子·仲尼篇》中说:有个名叫亢仓子的,是老子的弟子,据说他能“耳视目听”——用耳朵看、用眼睛听。鲁国的国君知道了,以上卿之礼把他请去,恭谦的问他是否真能耳视而目听。...
2023-12-01 理论教育
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后来,人们比喻诗文内容中肯,抓到了精妙之处就叫“探骊得珠”或“探得丽珠”。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探骊得珠”也可用来比喻经过艰苦学习,而取得优良的成就。...
2023-12-01 理论教育
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仲子,你是多么的叫我怀念,可别人的闲话却又是多么的可怕。“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大雅多为贵族所作,小雅为个人抒怀。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内容参考于袁林、沈同衡1980版《成语典故》及网络“人言可畏”成语故事;图片来源互联网)...
2023-12-01 理论教育
蓬莱,是神话中的仙境。这五座神山是众仙闲游居住的地方。害得这两座神山上的许许多多的仙人们慌忙地搬家。由于神话中的五座海上神山,后来只剩下方壶、瀛洲、蓬莱三座,人们便习惯地简称为“蓬莱三岛”。因为那是人们理想中无比美丽的仙境,所以,形容清雅出俗的去处,远离尘世的福地便被叫做“蓬莱仙境”。...
2023-12-01 理论教育
“呕心沥血”常用来形容为了工作或是某些事情而穷思苦索,费尽心血。“呕心”见于《新唐书·李贺传》或《唐诗纪事》,其上载: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形容苦思创作就叫作“呕心”或“呕心沥血”;“沥血”,就是滴血。人们把“呕心”和“沥血”合在一起,正好表达了费尽心思,用尽心血的意思。内容参考于袁林、沈同衡1980版《成语典故》及网络“呕心沥血”成语故事;图片来源互联网)...
2023-12-01 理论教育
“别开生面”这句成语来源于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这首诗的题目是《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开生面”是勾画出新的生动面貌的意思。后来人们给添了一个“别”字成了“别开生面”,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另创一番新的格局或新的形势,而不同于一般。这里所谓“别开生面”就是说韩愈苏轼在诗歌方面开创了前所未有的一代新风。...
2023-12-01 理论教育
——这就是成语“打草惊蛇”原来的含义:惩办某一人或某些人,而使同样情况的其他人受到震动。例如,计划逮捕罪犯,而事先走漏了消息或惊动了旁人,以主罪犯有了准备或闻风逃避了,这就叫做“打草惊蛇”。“打草惊蛇”也是兵法《三十六计》中的的第十三计,原文为:“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以谋也。”但是人们用竹棍打草使蛇受惊逃走了,路上安全;或受惊跑出来的蛇,也因为目标明确,有可能被人一棍子打死。...
2023-12-01 理论教育
这几句中的“安步当车”一句我们现在有时也还运用,但是只用它字面的意思,形容散步慢走的乐趣,而不再含有任何消极的因素了。内容参考于袁林、沈同衡1980版《成语典故》及网络“安步当车”成语故事;图片来源互联网)...
2023-12-01 理论教育
上面的两段传说当然不可能是事实,但是我们既然明白“泰阿”乃是一把宝剑的名字,那么对于“倒持泰阿”这个成语也就不难理解了。“倒持泰阿”这个成语,即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因为“泰阿”又做“太阿”,所以“倒持泰阿”也可做“倒持太阿”,或作“泰阿倒持”、“太阿倒持”。《后汉书·何进传》中的“倒持干戈,授人以柄”,与之意思相同。...
2023-12-01 理论教育
毛遂此来,因是自荐,所以那十九名随员内心里还是有些看不起他,总觉得他有些自吹自擂。由于这个故事,凡是自告奋勇,不经别人介绍,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就叫“毛遂自荐”;形容有才能的人暂时屈服,叫“锥处囊中”。内容参考于袁林、沈同衡1980版《成语典故》及网络“毛遂自荐”成语故事;图片来源互联网)...
2023-12-01 理论教育
齐威王本是一个聪明人,一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劝谏自己,于是答道:“这鸟嘛,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你慢慢等着瞧吧!”淳于髡听了便笑着说:“多谢大王英明的指点。如今,大臣们正等着大鸟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呢。”就叫“一鸣惊人”或“一飞冲天”。后来,人们也把“一鸣惊人”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一个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好好的运用,一旦发挥出来,往往有惊人的作为。...
2023-12-01 理论教育
他一心企图向东进展,消灭主要的对手项羽,统一全国,以成他刘家天下。他拜韩信为大将之后,首先请韩信分析形式,提出军事计划来。上述故事中,韩信所说的“匹夫之勇”是一句成语,比喻不用智谋、不顾全局成败,单凭个人勇气行事的行为。“匹夫之勇”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孟子》一书中。...
2023-12-01 理论教育
“瞻前顾后”,语出屈原的《离骚》。屈原的这一段陈诉,全是通过诗句来表达的,有两句是:瞻前而顾后兮,相关民知计极。“瞻前顾后”,也就是检查过去,考虑今后的意思。例如,《后汉书》中曾转载,发明浑天仪和地动仪的东汉著名学者张衡,曾向汉顺帝上书劝谏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向使能瞻前顾后,援镜自戒,则何致陷于凶患乎?”...
2023-12-01 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