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世典籍和出土文献上看,夏、商、周三代虽属政权易手王朝更迭的时期,但其文化是以继续和承袭的方式向前发展的。作为夏商之后兴起的以“封建制”作为立国依据的崭新的王朝,西周创造了更为光辉灿烂的文化。青铜是商周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存之一,从诞生之日起它逐渐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器到礼器(彝器)的变化过程。与此同时,青铜器上的铭文还为后人提供了永不磨灭的历史记载。...
2023-11-30 理论教育
从传世典籍和出土文献上看,夏、商、周三代虽属政权易手王朝更迭的时期,但其文化是以继续和承袭的方式向前发展的。作为夏商之后兴起的以“封建制”作为立国依据的崭新的王朝,西周创造了更为光辉灿烂的文化。青铜是商周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存之一,从诞生之日起它逐渐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器到礼器(彝器)的变化过程。与此同时,青铜器上的铭文还为后人提供了永不磨灭的历史记载。...
2023-11-30 理论教育
左氏一方面以良史之才进行史实叙写,一方面加入了虚拟手法来营造气氛和强化思想的表达,使史之“实”与文之“虚”最大限度地熔于一炉。左氏记史当是以这样的文字传达自身独到的史家思想与腹诽之意。一是宣公二年晋灵公不君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太史狐书曰“赵盾弑其君”,左氏借孔子之言说道:“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21]《左传》还有一些地方只以简短之笔补出《春秋》“书”与“不书”的原因和内容。...
2023-11-30 理论教育
此时以权臣和贵胄为代表的政治人物就纷纷表现出了自己的贤能之才和奸佞本相,当然还有一些身份、性情和处世风格都相当复杂甚至忠奸难判的人物。齐桓公会意,于是修礼于诸侯,为自己的霸业持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子产在襄公十九年被立为卿,多次相郑伯会于诸侯。他执政一年时人们恨不得杀了他...
2023-11-30 理论教育
西周文化最重礼乐,“礼”与“乐”始终呈相生并行之势。如僖公二十七年记“晋侯始入而教其民”,“伐原以示之信”,“大蒐以示之礼,作执秩以正其官”最终“一战而霸”。[56]他对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57]的态度也正传达出了以之为代表的春秋人对礼乐文化的捍卫之情。昭公二十六年晏子与齐景公谈到怎样才可以不亡国于陈氏之手时也说:“唯礼可以已之。”...
2023-11-30 理论教育
郭丹说:“即以《左传》一书而论,它创造了多样的精密的篇章结构,创造了富于魅力的精练流畅的语言,又善于渲染故事情节,善于对人物作细致入微的描绘,还能揭示出人物的复杂的内心世界,对于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包括战争,都能曲尽其详,写得引人入胜,无疑是史学与文学相结合的典范。”...
2023-11-30 理论教育
“春秋笔法”也称“春秋书法”“春秋五例”,意指寓褒贬于曲折简洁的文字中,而不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春秋笔法”自产生起就成为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命题,对后世的文学写作生出了长久而直接的指导意义。但如无《左传》之阐说,“春秋笔法”便无从释义。一字之差而其义全殊,主导者与跟从者更是身份立判,可谓是《春秋》的创举。...
2023-11-30 理论教育
史传文学是中国历史文学的一部分,兼有历史与文学两种成分。中国史传文学的成熟当在《史记》《汉书》,但《左传》的著述却早已确立了史传之雏形,并给司马迁等人以明显影响。所以我们说,史传虽以文学为主要表达手法,却终究无法离开历史而独立存在。中国史传文学最杰出的代表莫过于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然论其渊源,则是“左氏一变而为史迁之纪传,迁书一变而为班氏之断代”[3]。...
2023-11-30 理论教育
“避犯”与“闲笔”均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术语,出于清代金圣叹的《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评点。作为中国文学史上较早出现且相当成熟的叙事作品,《左传》有着极强的叙事因素,并以其独到笔法影响了后世包括小说在内的叙事文学创作,而“避犯”与“闲笔”之说作为术语固然晚出,作为写作手法却早就得到广泛运用,并与其他手法一道将叙事文学引入了一个十分广阔的天地。...
2023-11-30 理论教育
随着儒家经典数量的不断增加,《易经》又被称为“群经之首”。《左传》中首次出现《周易》之名与《周易》之筮是在庄公二十二年:陈厉公,蔡出也,故蔡人杀五父而立之。这说明《周易》之类的典籍当时尚由周王朝集中管理并未广泛散落于诸侯之国,且占卜之术还由专门人士来完成,人们也还十分相信占筮结果的预言功能。(二)《易》之取象对中国文化而言,《周易》绝对不仅是一部占筮之书。...
2023-11-30 理论教育
即使进行最为客观的评说,“君子”一词与春秋时代也始终都是特定时代的文化共生体和实际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48]“假”者“借”也,刘知己认为至少有一部分“君子之言”是作者的假托。今人刘宁说,《左传》作者创建了“一套间接评论模式”,其实是为了“借君子之口,行己评之实”。...
2023-11-30 理论教育
当人们把“不朽”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时,“立言”就成了士人最好的选择。[6]鲁迅关于“史”与“文字”的发现也是很有意思的。《左传》僖公七年管仲说:“夫诸侯之会,其德行礼义,无国不记。”襄公十一年说“夫赏,国之典也,藏在盟府,不可废也”,这项工作应该也是由史官来做的。襄公十四年师旷说:“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谏,大夫规诲,士传言,庶人谤,商旅于市,百工献艺。”...
2023-11-30 理论教育
《左传》修辞的成功也来源于其骈句散句错杂运用所形成的文气起伏、布局疏密和节奏张弛。不可否认,散句是最能够与人类生活形式相契合的一种语言表达,这种语言方式的触角可以深入到生活的每个细微之处,并借助文字这一媒介或曰物质外壳进入更加广泛的接受领域。尤其是在那些情节性较强的段落里,散句所散发的魅力更是势不可当,且无可替代。[18]以自然造化为据将骈偶之句的产生与自然物理相结合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
2023-11-30 理论教育
经过了魏晋志人志怪小说的发端和唐传奇、宋话本的养育,直至明清时代小说的成熟和繁荣,人们越来越发现中国古典小说与《左传》之间渊源甚深。中国古典小说先文言而后白话,走在一条从志人、志怪到传奇到白话的道路上。[39]但这也恰恰证明中国古典小说有着极其漫长的现实主义传统。至此,我们可以看到,现实题材与神异题材的参差交错也相应地成了中国古典小说的重要特征之一,其中跨越时空和自然的神异之美也成就了务...
2023-11-30 理论教育
春秋社会礼法上的最高统治者仍是周王,但诸侯争霸的现实使霸主成为天下事实上的主宰。“据《春秋》等史书记载,在春秋时期二百多年的时间里,鲁国朝见晋国三十三次,朝见齐国四十次,而朝见周天子仅七次,可见在诸侯眼里,周天子已不是至尊至上的天下共主了。”[5]当周天子的权力开始向霸主转移时,诸侯的义务也开始由周天子向霸主转移,此时的周天子就难免更像一个政治上的傀儡。...
2023-11-30 理论教育
在《左传》两性人物关系的交代中,最为显在的不是父女、母子、兄妹(姐弟)、主仆等关系,而是以婚姻为基础的夫妻关系。为方便叙述,我们在本节将本有区别的妻、妾、媵等统称为“妻”。言下之意即是说,未婚女子等待保姆同行是应该的,已为人妇可以便宜行事的共姬是死于拘泥而不知变通。施氏竟冷酷地以“吾不能死亡”为托词拒绝了她。...
2023-11-30 理论教育
《左传》女性多为已婚之“妇”,即或相关于某人的叙述始于闺阁也多是为此后波澜壮阔的情节展开作以铺垫。这样的身份选取或许因为闺阁之女较多囿于家庭,于当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并不能够产生重大影响。闺中女子一旦许嫁就要身佩五彩香囊标明自己的终身有了归属,没有重大变故一般人不得进入她的房间。在这一人生情节中让孟任许出少女芳心的恐...
2023-11-30 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