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烈王①时,九鼎震,震者,沦之兆也。故秦史既书昭襄之世九鼎入秦⑧矣,而太史公《秦纪》又书始皇二十八年,使千人没泗水求周鼎,不获也,书法前后抵牾,致使作后来者疑团耳。译文周威烈王时,九鼎震动,震动是沦落之兆。神剑跃入平津,湛卢飞去楚国,鼎不为秦所用就很明显了。...
2023-11-27 理论教育
威烈王①时,九鼎震,震者,沦之兆也。故秦史既书昭襄之世九鼎入秦⑧矣,而太史公《秦纪》又书始皇二十八年,使千人没泗水求周鼎,不获也,书法前后抵牾,致使作后来者疑团耳。译文周威烈王时,九鼎震动,震动是沦落之兆。神剑跃入平津,湛卢飞去楚国,鼎不为秦所用就很明显了。...
2023-11-27 理论教育
秦法,弃灰于道者弃市②。此固秦法之苛,第弃灰何害于事而苛酷如此?固知弃灰于道,乃古人先有此禁,但未必刑之如秦法。译文秦国法令,把灰丢弃在道路上的人处以死刑。秦国禁止弃灰,难道是出于畜养马的考虑吗?就知道弃灰于道,是古人之前就有此禁令,但是其刑罚未必如秦国法令,古人只有仲夏时才施行此禁令,秦国可能四季都禁止,因此人们认为其苛刻了。...
2023-11-27 理论教育
后之儒者,皆以为短丧自孝文遗诏始,以为深讥。帝之诏固不为嗣君而设,而景帝之短丧亦初不缘遗诏也。译文后世的儒者,都认为短丧是从汉文帝遗诏开始的,人们都考察三年之丧,自春秋、战国以来没有能实行的。...
2023-11-27 理论教育
汉高祖得天下之五年二月即皇帝位,先封高后①曰皇后,子曰皇太子,亦追其母曰昭灵夫人。时太公乃遗而不封,已不可解。手拿扫帚,是扫除道路以迎客;退行,也是迎客之礼;均表示对来访者的敬意。等到高祖每五天一朝觐太公,太公家令说太公手拿扫帚清扫道路并倒退而行,以示恭敬地迎接刘邦,皇帝大惊,才下诏说:“诸王、通侯、将军、群卿、大夫已尊朕为皇帝,而太公还没有号。现在尊太公为‘太上皇帝’。”...
2023-11-27 理论教育
若以孔子差等百王之眼而照万世,则杨、墨之源不深,其流亦必不长,纵微孟子之排,亦将不久自熄。墨子反对奢侈浪费,认为君主、贵族都应像大禹一样,过俭朴的生活,提倡“墨者”身体力行。如果以孔子评价历代君王的见识来观照万世,则杨朱、墨子渊源不深,其流传肯定也不会长远,就算不看重孟子的排斥,过不了多久也会自己消亡。...
2023-11-27 理论教育
即于此时生一男子曰赵高,先后杀始皇之二子,而灭秦之宗社;生一女子曰邯郸姬①,阴以吕易嬴而莫之觉。即于此时生二男子于东楚⑥,曰陈胜、吴广,生二男子于西楚,曰刘季、项籍⑦,奋臂大呼,四方响应,神都天阙⑧,三月飞烟。②诱怀王而幽囚以死:秦国攻战楚国八座城池,秦昭襄王约怀王在武关会面,怀王不听屈原等人劝告,结果被扣留,后病逝秦国。秦灭六国,只有楚国无罪。...
2023-11-27 理论教育
赵盾①弑君报宋人弑昭公②,赵宣子请于灵公③以伐之,乃发令于太庙,召军令而戒乐正④,令三军之钟鼓必备,声其罪也。赵盾遵守君臣之道丝毫不差啊!后来,赵盾获罪出逃,其同族赵穿杀死了他们的国君晋灵公,但赵盾反而不发一言。所以,我认为赵穿在桃园弑君的逆行,表面上是赵穿做的,实际上是赵盾的意思。赵盾得以保住脑袋而病死,已是侥幸,后来的论者,还怀疑此事,而十分为他可惜。赵盾的计谋真是极其狡猾啊!...
2023-11-27 理论教育
范雎以亡囚而驱四贵③,蔡泽以羁旅④而攫相位。译文范雎以亡命囚徒的身份驱逐了秦国的宣太后、穰侯、华阳君、泾阳君及高陵君等四大权贵,蔡泽以客居身份夺取了相国之位。虽然如此,范雎已极为富贵,可是等到蔡泽一劝说,当天就像丢弃瓦砾一样解下印绶。范雎、蔡泽就是所谓倜傥之士,他们内心能兴起也能止息,真的有过人之处,可黄东发还对范雎发出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讥诮,难道真的是所谓的轻信传闻的人吗?...
2023-11-27 理论教育
后之学者,离图即书,尚辞务说。秦人虽弃儒学,未尝弃图、书,诚以为图之具不可一日无也。无非按图之效也。此其失,实自歆、向启之。后之人将慕刘、班之不暇,故图消而书日盛。宋、齐之间,群书失次,王俭于是作《七志》,以为之纪;六志收书,一志专收图谱,谓之《图谱志》。若欲成天下之事业,未有无图谱而可行于世者。《隋书·牛弘传》:“至于阴阳河洛之篇,医方图谱之说,弥复为少。”...
2023-11-27 理论教育
孔子于《春秋》著灾异不著事应者何?⑤周单公一言之徐:周单公,单成公。译文孔子在《春秋》中记载了预示灾祸的异象,但是没有记载应验的事情,这是为什么呢?大概广泛引证事物情状,曲折地指称同类之事,不能一一符合,偶有不能应验者,人君就会忽视而不惧怕,圣人对此自有深意。自从刘向解释《洪范》,分析天下灾祸及祥瑞的变动,而将其归于金、木、水、火、土的学说,以时事的吉凶牵强地与之结合,这就是所谓欺天之学。...
2023-11-27 理论教育
四皓有羽翼太子之功,其没也,惠帝为之制文立碑。《通典》③、《文献通考》④皆不之载,而四皓碑目,《集古录》⑤、《金石录》⑥、郑樵《金石略》⑦皆遗之,独见于任昉《文章缘起》⑧。高祖召,不至,吕后用张良计,迎四皓,使辅太子,高祖以为太子羽翼已成,打消改立太子之意。译文四皓有辅佐太子的功劳,他们死后,惠帝为他们撰文立碑。...
2023-11-27 理论教育
四科者,夫子言陈蔡②一时所从之徒,非谓七十二弟子之中止有此十人而已。译文所谓“四科”,孔子说的是孔子游陈国、蔡国时,跟从的弟子,不是说孔子七十二个弟子中最为突出的只有这十个人而已。后人错误解读了孔子的意思,因此视四科之人为“十哲”,而孔庙之中,他们的雕塑坐于夫子殿上,其他弟子则是绘画其像,立于两廊之下,就算是像曾参这样的贤人,也没有列于夫子殿中,理由是曾参没有位列十哲。...
2023-11-27 理论教育
而左氏传②《春秋》者非丘明,盖有证矣。今《左氏》引之,其为六国人无疑。译文尊奉《春秋左氏传》的人,认为左丘明从师学经于孔子,所谓“好恶与圣人同”,看孔子所谓“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是“窃比老彭”的意思,这样看来,左丘明应生在孔子之前。而为《春秋》作传的左氏不是左丘明,是有证据的。...
2023-11-27 理论教育
字会之,号长啸,婺州金华人。②“王者之迹”句:语出《孟子·离娄下》。迹,杨伯峻认为“迹”为帝王派出去了解民情、采诗的官。④参“胶舟之报”。⑤穆王回徐方之驭:造父善驭,挑选了八匹骏马献给周穆王,周穆王乘坐这八匹骏马,由造父驾驭,西巡狩,见西王母,乐而忘归。徐国趁机叛乱,穆王驾千里马急归,平定了叛乱。事见《史记·赵世家》。...
2023-11-27 理论教育
汉文帝见李广,曰:“惜广不逢时,令当高祖世,万户侯岂足道哉!”史称其选用材勇,亦为勤至,而不及广。汉文帝大概能赏识李广的才能,只是当时举国太平安定,未致力于加强武备,李广的才能无用武之地。史书称文帝选用有才能且勇武之人,也极为勤于政事,但是没选用李广。文帝亲自劳军,称周亚夫为“真将军”,但霸上、棘门则如“儿戏”,当时不知李广在哪里?如果用李广,难道会不比刘礼、徐厉这样的人好吗?...
2023-11-27 理论教育
及新垣平⑦谋为逆,复行三族之诛。自是族诛之法,景、武每轻用之。主父偃陷齐王于死⑩,武帝欲勿诛,公孙丞相争之,遂族偃。则皆文帝族新垣平启之也。译文汉初时虽然约法三章,但是死刑尚有诛杀三族的法令。之后文帝与陈平、周勃周密谋划,完全废除了妻子连坐的律令,极盛美之事啊!等到新垣平谋逆,恢复实行诛杀三族的刑罚。这都是因文帝族灭新垣平开了先例。...
2023-11-27 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