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在联络中做了许多的努力,想了很多办法,精疲力尽,效果几乎是零。摇摆过程中,应该注意结合呼救语言与其他联络方式。打手势时,要注意保存体力,确实认为是目视距离时再打手势。当拿着火源行走时,要注意火源与周围植被的接触情况,尽量远离其他易燃植物。求救信号多数可能会失败,有的可能在半途中“丢失”,需要你反复发送,不要放弃生存的希望。...
2023-11-17 理论教育
有的人在联络中做了许多的努力,想了很多办法,精疲力尽,效果几乎是零。摇摆过程中,应该注意结合呼救语言与其他联络方式。打手势时,要注意保存体力,确实认为是目视距离时再打手势。当拿着火源行走时,要注意火源与周围植被的接触情况,尽量远离其他易燃植物。求救信号多数可能会失败,有的可能在半途中“丢失”,需要你反复发送,不要放弃生存的希望。...
2023-11-17 理论教育
鲜花美丽,但鲜花有时也会成为“杀手”。暑假,小媛与妈妈到农村旅游,她们看到山上的野花高兴得不得了,采摘了许多,拿在手上,插在头发上,带回家里,结果引发了支气管哮喘。小嫒的呼吸道几乎被阻塞,憋得难受,连敲打房门的力气都没有了。幸亏妈妈发现及时,立刻将小嫒送往医院。开动脑筋1.明白花为什么侵袭人。临床医学证实,至少有200多种花粉,进入呼吸道后,容易诱发人体出现异常的变化。...
2023-11-17 理论教育
野外求生过程中,寻找藻类与菌类食物也是比较好的选择。因为,在许多广袤地域、水泽附近,都有生长旺盛的藻类与菌类,大约有8千种可食用。图3-3菌类抗日战争中,一位民兵给部队送情报,被日本鬼子发现,被迫进入荒山躲避。开动脑筋1.常见的菌类与藻类。有的藻类与菌类雨后立刻长出,几乎采摘不过来。野外生存温馨提示野外遇到断粮,积极寻找蘑菇与藻类,只要多观察,耐心寻找,特别是雨后寻找,一般会发现许多隐藏起来的菌类。...
2023-11-17 理论教育
大自然中的一些动物对水源有依赖性,只要是有水源的地方,就是它们活动的地域,所以顺着这些动物的踪迹寻找,我们会更容易发现水源。一些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天生有寻找水的本领,对水源极其敏感。野外生存温馨提示一些动物对水的依赖比人类都强,野外断水时,一定要想办法观察与水有联系的动物活动踪迹,顺藤摸瓜,找到水源。...
2023-11-17 理论教育
野外一旦被脏物扎伤后,务必高度重视,把握一个原则,不管是任何损伤,都不能以土、破布、脏手绢等东西堵塞、包扎伤口,以免发生破伤风,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当破伤风杆菌污染了呈现为内伤深外口小,引流不畅,且伴有组织缺血坏死或有异物存留的伤口后,在失活组织里,在无氧的条件下迅速繁殖生长,同时产生大量毒素,引起一系列的特异感染。...
2023-11-17 理论教育
经过检验,确认是严重脱水导致的死亡。开动脑筋1.水在人体中所占的比例。根据测算,人体含水量约占体重的55%~67%,儿童的含水量最高,可以达到70%~80%。健康的成年人,其体内血液中含水量高,大约有80%的水。经过试验,当人体水分减少10%时,会引起严重疾病;当人体水分减少20%时,生命就会亮起红灯。野外生存温馨提示野外遇到困难,断水是极其危险的,需要认真对待,设法找到淡水,及时补充,以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
2023-11-17 理论教育
野外蚊子很多,被蚊虫叮咬以后,不能轻视,更不要置之不理,以免造成严重感染,发生不可挽回的后果。7岁的慈慈穿着短裙在小河旁边抓蝌蚪,不知道被什么东西叮咬后,大腿、胳臂上起了好几个疙瘩。一旦被叮咬以后,无论是什么蚊虫,不能用手抓挠,更不能让疙瘩受到污染,注意用干净的水彻底清洗伤口,并涂抹有消炎作用的药,注意保护伤口,以免引起感染。野外生存温馨提示被蚊虫叮咬以后,要及时处理伤口,不能拖延。...
2023-11-17 理论教育
癣其实就是感染性皮肤病,它是通过真菌寄生于皮肤、毛发、指甲而引起的皮肤病。她的皮肤病越来越严重了,癣的面积增大,部位增多,感染严重,最后不得不接受住院治疗。有的头癣患者感到疼痛,肿胀,还流出脓液,发出特殊的臭味。野外活动时,衣服最好多穿一些,不要过于外露皮肤,不要随意接触动物的皮毛,手、脚、头要常洗,经常洗澡,保持身体卫生。...
2023-11-17 理论教育
爸爸沉着冷静,安慰兵兵不要怕,快步走到摔坏的摩托车旁边,从后架上取下预先准备的多功能包,找出了急救药品、水、食物、指北针,处理了伤口,用指北针找准了方向,经过一天一夜的徒步行走,遇到一位护林员,终于他们得到了救助。兵兵看着爸爸的多功能包,高兴地说:“看来多功能包真是救命包!以后出门去野外,我也要学爸爸,准备一个多功能包。”...
2023-11-17 理论教育
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含氧量少,人即便是空手行走,也会消耗掉很多能量。人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原行走,无论身体有无异常反应,都要增加休息时间,连续行走不应超过500米,避免阳光长时间照射。高原的气温变化无常,夜间可能降低到零下数十度,白天有阳光时,中午温度可达到零上数十度,所以,行走中要根据气温变化情况,适当增减衣服,预防感冒非常重要。...
2023-11-17 理论教育
野外活动过程中,鼻子出血比较常见。轻微的外伤出血好办,其他原因引起的出血就要注意了。鼻子出血时不要紧张,要放松身体,减轻压力,暗示自己没有事情。采取半坐姿势,头向前倾,不要向后仰,以免使血流到口里,如果鼻子里没有凝固的血块阻压出血点,出血会更多。鼻部及前额部用冷毛巾敷贴,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流鼻涕时,要用干净、柔软的卫生纸轻擦,不要用力捏挤鼻子,以防止鼻粘膜及毛细血管遭到损坏。...
2023-11-17 理论教育
当人遇到危险后,排除非暴力的因素,其实最大的危险还是自己心理上的因素,所以,提高个人心理素质很重要。当遇到危险后,应该想尽办法克服恐惧心理,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良好的情绪和敏捷的思维。相反那些遇险而死亡的人,据生存下来的人回忆,几乎都认为自己活不了,丧失了抗争的信心与勇气,主动放弃了求生机会。因此,提高心理素质,培养人的意志力,对于生存来说极其重要。...
2023-11-17 理论教育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每天都能捕捉一些鱼、虾、青蛙、泥鳅等,坚持了5天,终于等到了救援人员。小河、小溪流是人们最常见的淡水源,不仅能为人们提供淡水喝,还能给人们提供丰富的食物,如草鱼、鲢鱼、胖头鱼、鲶鱼、鲫鱼、鲤鱼、甲鱼、泥鳅等。...
2023-11-17 理论教育
野外洞穴大多是隐藏的,稍不注意,很容易掉进去。万一不小心陷入洞穴里,应该保持镇静,观察情况,作出判断。暑假,一名学生到西南某地探询长征路,进入丛林后,不小心跌进了一个天然的深达6米多的洞穴里。早晚喝露水,在洞穴的侧壁挖掘一些小的软体动物充饥。保持冷静,战胜恐惧,寻找对策,坚信自己能走出洞穴,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
2023-11-17 理论教育
废弃的砖窑里潜伏的危机很多,不能盲目进入;哪怕是在外侧墙体附近休息也不可以,也会对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为废弃砖窑里藏污纳垢,是许多毒虫野兽藏身的地点。一旦进了废弃砖窑,要集中精力,认真勘察,随时准备应对各种情况的发生,发现异常要及时撤出。野外生存温馨提示野外废弃的砖窑由于长期见不到阳光,会滋生很多致病病菌,容易使人感染生病,所以务必要远离。...
2023-11-17 理论教育
野外容易发生意外伤害,刮伤、扎伤、烧伤、内脏脱出流血……一旦受伤后,特别是内脏脱出时,只要冷静,处置正确,一般不会危及生命。如果发现内脏脱出时,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失去理智,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野外意外受伤时,可能会出现内脏脱出。为防止内脏继续脱出,减轻疼痛,伤者应该保持仰卧姿势,屈曲下肢,膝下垫高,以减轻腹肌的张力。...
2023-11-17 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