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认真”是练好基本推手的关键,要认真对待掤、捋、按、挤在盘圈中的连续性,要认真处理好全身上下动作的协调性,要认真配合好敌我双方的阴阳虚实变化,只有认真对待才能万无一失。基本推手的锻炼顺序为:单推手→定步四正推手→活步四正推手→大捋四隅推手。掤、捋、挤、按的手部动作应随着腰胯左旋右转而变化,配合腿脚的前弓后坐,习练者应含胸拔背,气沉丹田,做到全身上下内外协调一致。...
2023-10-17 理论教育
所以说“认真”是练好基本推手的关键,要认真对待掤、捋、按、挤在盘圈中的连续性,要认真处理好全身上下动作的协调性,要认真配合好敌我双方的阴阳虚实变化,只有认真对待才能万无一失。基本推手的锻炼顺序为:单推手→定步四正推手→活步四正推手→大捋四隅推手。掤、捋、挤、按的手部动作应随着腰胯左旋右转而变化,配合腿脚的前弓后坐,习练者应含胸拔背,气沉丹田,做到全身上下内外协调一致。...
2023-10-17 理论教育
太极拳的八大手法,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也是推手的八法,掤、捋、挤、按为四正推手盘圈之基本方法,采、挒、肘、靠为四隅推手之基本方法。掤手臂向上或向外所用之劲力,称为掤劲。挤劲在推手中的运用是以手粘住对方使其失去运化能力,然后将其向前推掷而出。按与推同样都使用手掌,两者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手掌推人所用的是手臂局部的缓慢死力,手掌按人所用的是富有弹性而灵活的内劲。...
2023-10-17 理论教育
走圆是太极拳运动的本原,如欲出击就必须沿圆圈上的切点线路发力,这一切线的落点就组成方,太极推手讲究有方有圆,因此,太极推手也称作盘圈打轮。目前太极拳推手行列中,正规的盘圈打轮推手比较少了,很多推手都只是拉扯扭打,既不是盘圈推手又不像打散手,姑且称为松散推手吧。...
2023-10-17 理论教育
走架时通过自我意识去了解自身的动作含义,明白气血在全身的流转过程,以及内劲在身上的运行情况,所以走架又称为知己功夫。走架为求懂自己之劲,须靠领悟;推手是为求懂彼方之劲,须靠知觉,无论是在走架或推手的锻炼中,其目的都是求懂劲。懂劲必须是知己知彼,关键在于一个“知”字,知有真知、不知、半知。掌握知觉运动,才能进入懂劲阶段,懂劲之后自能阶及神明。...
2023-10-17 理论教育
听劲、化劲、拿劲、发劲,是太极推手中的基本用劲方式。听劲是一种知觉功夫,推手锻炼的主要目的就是训练这种知觉功夫,也叫知人功夫,不要一搭手就非要分出个高低胜败不可。化劲应从“听”字上下功夫,不明听劲,何来化劲,能听即能知敌,能柔就能化敌。这就是对推手基本用劲的概括,听劲须轻而灵,化劲须灵而动,拿劲须动而变,发劲须变而化。...
2023-10-17 理论教育
太极推手的锻炼目的不是为了与人打斗,主要是训练在沾粘连随前提下的知觉功夫。推手对抗中,切不可使用蛮劲,应重在化劲。因此,推手不是争强斗胜,而是一种修炼与养性,任由自性,玄妙自照,才得虚空妙用,最终目标是化劲。推手训练的不是打人,而是训练如何不被人打;即使被打,让来拳犹如打在棉花上,用太极化劲保护自己,以柔克刚,应对外来侵犯。...
2023-10-17 理论教育
沾、粘、连、随是太极推手的四种功手,亦是太极推手的基本原则。推手盘圈中有了沾连粘随的功夫,便能使从手臂感到对手动静上升到身心的感受,由感觉上升为知觉,推手目的就是锻炼知觉能力。与沾粘连随相反而行的,就是顶匾丢抗,沾粘连随为四种功手,顶匾丢抗是四种病手。...
2023-10-17 理论教育
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从技艺要求上至少走架、推手和内劲蓄发这三部分内容必须训练,能熟练和掌握这三部分内容,才能称得上太极拳入门懂劲。推手是双人对练,要在完整的太极拳理论指导下进行锻炼。要想深入理解和明白拳理、拳法,掌握一招一式的攻防技击含义,并懂得神意、气血、内劲在体内的运行路线,走架与推手都是太极拳锻炼的必修课。...
2023-10-17 理论教育
掌握推手中的平衡主要在于练,练以致用,推手盘圈一般是手臂对手臂,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的手法应对和技击,在引进落空及我顺人背的一瞬间,运用弹性劲力将人击出。习拳者若要将推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发挥得游刃有余,就必须正确处置好全身各部位轻重浮沉、阴阳虚实的变化,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虚中含实,实中含虚,在变化中又不断调整平衡。...
2023-10-17 理论教育
对于注重武术技击功能的锻炼者来说,推手就是太极拳的必修课。走架属于太极拳单练方式,锻炼目的是获得知己功夫;推手属于太极拳对练方式,锻炼目的是要获得知人功夫,从兵法角度讲,即所谓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走架是太极拳套路的单独演练方式,走架时的一举一动都必须遵循一定的拳理和拳法,也称为拳意。走架时全身应保持松柔圆活,动作连绵不断,用意不用力,无过不及。...
2023-10-17 理论教育
活步四正推手法示意图甲乙双方相对而站,各出右脚于对方裆前。图3—4活步四正推手如此往复循环,沾粘连随,不顶不丢,一进一退,连绵不断。太极拳动作都应走圆圈,所以活步四正推手不仅手上掤捋挤按的盘圈不丢,步法上也应有右圈和左圈之分,甲乙二人一进一退时位置是一前一后、一左一右斜向交错,而不是正面相对直来直去。...
2023-10-17 理论教育
基本推手就是太极推手的规矩,初学时必须严格遵守规矩,懂规矩、守规矩、熟规矩,然后才可丢规矩而合规矩。师爷武汇川和先师张玉在教练推手时要求非常严格,四正盘圈中的掤、捋、挤、按手法的变化必须清楚明白,进退弓坐和全身虚实的变换必须与开合呼吸配合,沉肩坠肘和手臂圆满的柔韧掤劲必须始终保持。参赛者为争夺名次丢弃了规矩,以力相拼,因此,太极推手不适宜作为公开的竞技比赛项目。...
2023-10-17 理论教育
人体内的元气、元精、元神,也称为精、气、神,在养生学和中医学上被誉为人体的三大宝,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如果人体出现有漏精、泄气、走神情况时,很多疾病就会相继而来,对健康就造成了影响。人体三宝只能存在于体内,绝不可能流散到人体以外,而且这三者必须是并存,精与神的合一,称为精神;神与气的合一,称为神气;精与气的合一,称为精气。...
2023-10-17 理论教育
以上所说的“气”指的什么气,练拳者必须要正确理解。武术虽无内外之分,而气却分内外,太极拳所指的“气”不是像空气一样的气体,也不是用口鼻呼吸的空气,而是指人体内在的精气,为人体的生理功能活动。太极拳所练之气是人体内部固有的“气”,即道家所谓之“炁”,此“炁”与口鼻呼吸的空气完全是两种概念,故称为内气。太极拳锻炼中的“气沉丹田”“气贴于背”“气敛入骨”“气宜直养而无害”,这些都指的是真元之气。...
2023-10-17 理论教育
内劲的蓄发即是人体的弹性作用,所谓“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内劲的蓄聚犹如箭上弦张弓待发,内劲的发放犹如弦松弛箭出弓,一蓄一发也称一张一弛。大杆也就是白蜡杆,又称长杆,长度要求为3.3米左右,按上枪头就是大枪。因为白蜡杆本身也具有很好的弹性,用它来训练弹抖功力,对增强身体的蓄发弹性更为理想,所练出的内劲质量也更佳,杨式太极拳的大师大多数都练过抖杆。...
2023-10-17 理论教育
劲,则是力在具体某个物理点位上、某个特定点上的具体表现,需要通过全身内外的合力而形成。如果将“劲”字拆分,则为“一、人、工、力”,劲与力是分不开的,所以说力是劲的基础,劲是力的升华,用力或发劲都属于人体能量的释放;不同的是施用时间、距离、速度、范围的差异,力是局部能量,劲是全体能量,发劲所传递的能量更为强大。力的表现是人体局部的紧张与坚硬,劲的表现是人体全面的松弛与弹放。...
2023-10-17 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