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多边主义不断发展并占据主体地位时,意思自治原则仍然被各国运用。美国冲突法思想特点的表现是激烈的反规则情绪。抑或者,法院拥有自由裁量权,继而明确案件同某国法律存有的关联度,继而形成直接的、密切的、合理的法律联系。历经了长期的发展之后,美国冲突法已然迎来“折中时代”。...
2023-08-17 理论教育
至多边主义不断发展并占据主体地位时,意思自治原则仍然被各国运用。美国冲突法思想特点的表现是激烈的反规则情绪。抑或者,法院拥有自由裁量权,继而明确案件同某国法律存有的关联度,继而形成直接的、密切的、合理的法律联系。历经了长期的发展之后,美国冲突法已然迎来“折中时代”。...
2023-08-17 理论教育
最密切联系原则是指权衡主体的权利意识、国际民商事以及公共政策等法律关系,以便找出一种合适的法律,达到国家与事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一些学者认为,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对象是一个地区或国家,换句话说,它是推行特定法律制度的某一地理范围。第一种观点基本上是强调法律关系和地点之间的联系。...
2023-08-17 理论教育
在最密切联系原则形成初期,欧洲国家对于美国如火如荼的最密切联系原则运动持谨慎态度。在这样的心态下,欧洲国家没有盲目地追随美国的最密切联系原则,依旧保持了传统的成文法典形式,因此欧洲援引的最密切联系原则带有保守特点。在最密切联系原则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其地位也在世界各国持续提升,欧洲国家在立法的过程中慢慢走向原则化的发展轨道。...
2023-08-17 理论教育
从宏观上说,最密切联系原则是国际私法处理法律冲突问题的选择规则的凝聚。该条明确规定,在最密切联系的判断方面,具体依托的是标准特征性履行。学术界在这个问题上有许多观点:有学者质疑合理性,提出特征性履行理论和最密切联系原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以前者来推定后者过于勉强,不合时宜。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局面,我们必须对最密切联系原则作出一定的限制。因此,将合同履行地推定为最密切联系地是合理的。...
2023-08-17 理论教育
时至今日,美国国际私法成了英美法系的代表,与过去传统的国际私法理论存在较大区别。国际私法以实现正义为最终宗旨,在传统的国际私法中,其价值内核为实现形式正义,但是在现代国际私法中,其价值内核变更为实现实质正义。他认为,冲突法作为国际私法中的核心内容,在国际私法的发展进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2023-08-17 理论教育
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实质在于软化传统的僵硬联系,增强法律适用的灵活性,并关注法律关系或行为的持续发展。因此,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规范和限制将成为这一原则发展的趋势。英美法系国家应该通过明确规定的方式来限制这一原则。[4]为了限制最密切联系原则的适用和发展,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应当受到法律形式的明确限制,最密切联系原则应当参照英美法系的判例法制度进行修正和完善。...
2023-08-17 理论教育
据此,法官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原因可能有,逃避适用外国法律,对我国的国际私法法规了解不够。因此,该案的最密切联系地应当是新西兰,而非中国。因此,法院认定最密切联系地是中国,违背了最密切联系原则的精神,与事实也不相符,法院之所以这样做,原因可能是想要规避适用外国法。...
2023-08-17 理论教育
现代国际私法的立法模式是将最密切联系原则与冲突规范相结合。为了实现平等,恢复良好的国际秩序,各国都对最密切联系原则表示认可和接受。尽管直接适用法是国际私法的强制性法律,不过其立法、司法的价值取向应该和最密切联系原则是一致的。...
2023-08-17 理论教育
最密切联系原则将法律冲突从持续的空间适当性中解放出来,并将适用法律内容的适当性视为法律选择的主要目标。虽然限制的方式有所不同,但限制的目的是相同的,即确保法官在最密切联系原则的指导下使用自由裁量权选择法律。根据经济理论的分析,最密切联系原则也隐藏了资源配置效率的隐患。这也符合在最密切联系原则限制法官自由裁量权的立法趋势。...
2023-08-17 理论教育
[43]这些国家在国际私法领域中成功适用判例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笔者认为,应在国际私法领域内进行改革,设置判例制度,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发挥最密切联系作为指导性原则及法律选择方法的作用。...
2023-08-17 理论教育
追求公正的最密切联系原则较为灵活,能够胜任此项任务。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引入必然会赋予法官较大的自由裁量权,我国立法可以以例外条款的形式来设置最密切联系原则,除非有真正意义上的、更密切的法律出现,否则依然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同样,在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的领域也只是引入了意思自治原则,而没有设置最密切联系原则。因此,设置具有灵活性的、最密切联系的例外条款,给予法官适度的自由裁量权是有必要的。...
2023-08-17 理论教育
二审法院认为原审法院根据《法律适用法》第8、41条来确定准据法的做法是正确的。案例2中的涉案合同属于涉外金融借款合同,法院应当直接适用中国内地法律,即法院地法。但本案的一审法院和二审法院均认为应依据最密切联系原则而适用中国内地法律。...
2023-08-17 理论教育
(一)限制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司法适用前述已经提及,笔者在分析之后认为,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认可规则在国际私法中的适用的,[19]最密切联系原则只能在规则运行成本很高的少数情况下适用。不应允许各级法院直接根据最密切联系原则作出相应的判决而不援引判决中的具体法律规定。随着国际私法实践中最密切联系原则标准的出现,其适用的频率降低,但是并未完全消失。...
2023-08-17 理论教育
法院势必要按照法律关系属性明确本座。法律关系本座说是以普遍主义为基础,以追求判决结果的一致性为目标的。萨维尼以普遍主义作为法律关系本座说的理论基础,是因为他认为有一个相互交往的国际社会存在。萨维尼的法律关系本座说也是想要建立一个国家之间的、统一的法律体系,既要符合法律规则的一般特性,也要符合形式的理性化特征。...
2023-08-17 理论教育
由前文所述可知,大陆法系国家中的法官不具有制定法律的权限,有时候甚至无法对法律中的既定条款作出相应的判决,这种情况有轻微的分离。综上所述,为了对法官所拥有的自由裁量权进行有效的限制,大陆法系国家各显其能,在司法领域内做了诸多尝试,并在不损害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前提下实现了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2023-08-17 理论教育
由于立法水平有限、法官们对国际私法不够了解,以至于很难正确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立法和司法中的种种问题,致使法官们无法确切地领会国际私法的内涵。应当说,法官根据最密切联系原则而行使的裁量权在一定程度上成了逃避适用外国法的理由。在现实面前,才会出现上述案例中的滥用最密切联系原则的情况。国际私法的衡平精神要求法官公平地对外国内外法律以及它们背后的价值观念,以该国与案件的联系为出发点,解决法律冲突问题。...
2023-08-17 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