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哲学是探索人与技术的互动关系,即不能脱离人来反思技术,而是应该思索属人的技术世界中人与技术复杂的互动关系,并把这一关系作为自己的基本问题。而从“信息化”的现象来看,“信息化”是工具的普及和应用。因此,“信息化”的过程首先是信息技术工具的引入与应用,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将会引起使用者在思维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变化,最终将促使形成一种新的文化——信息文化。...
2023-11-16 理论教育
技术哲学是探索人与技术的互动关系,即不能脱离人来反思技术,而是应该思索属人的技术世界中人与技术复杂的互动关系,并把这一关系作为自己的基本问题。而从“信息化”的现象来看,“信息化”是工具的普及和应用。因此,“信息化”的过程首先是信息技术工具的引入与应用,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将会引起使用者在思维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变化,最终将促使形成一种新的文化——信息文化。...
2023-11-16 理论教育
从外在文化价值到内在文化价值,乡村教师的学习文化价值无不表现出赤裸裸的功利主义取向[7]。受功利主义学习取向的影响,乡村教师非正式学习方式表现较为单一且充满封闭性,反观教师正式学习方式也是相同的情况,在调查中就发现,有95%的乡村教师反映,公开课和听评课是学校最经常组织的学习活动,其次是理论学习,而专题研究、专家交流等机会非常少。...
2023-11-16 理论教育
(三)关于乡村教师学习文化问题的研究肖正德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剖析了教师学习文化结构,在此基础上,分层提出了学习物质文化匮乏、学习制度文化僵化、学习文化价值功利等问题[100]。(四)关于乡村教师学习文化构建的研究关于乡村教师学习文化建构的方向,很多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关于乡村教师学习文化构建的路径研究。陈新景等通过田野调查指出应该从培养校本学习素养的角度创建乡村教师学习文化[112]。...
2023-11-16 理论教育
通过构建跨区域的信息技术学习共同体,促进学习文化的建设,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的特点。在跨区域的信息技术学习共同体的框架下,计算机与电信技术的同步发展不仅使得我们更加便捷地储存知识与信息,而且使得我们能在瞬间将海量的信息以极低的成本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2023-11-16 理论教育
良好教研组、备课组等能够有效保障乡村教师的学习,但关于这些政策或制度制定以及实施情况的调查发现,仅有46.1%的乡村教师反映学校制定有相关政策或制度,并很好地实施;而选择虽然学校制定有政策或制度,但并没有很好实施选项的占到了37.2%;另外,还有16.7%的乡村教师则认为学校没有制定相应的政策或制度,根本不鼓励教师学习培训。...
2023-11-16 理论教育
乡村教师作为我国中小学教师中数量最多的群体,其整体素质及其专业发展水平如何,直接关乎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为此,无论决策者、执行者,还是研究者,都应当更多地关注和关心乡村教师的生存和专业发展。其二,在研究层面,我国已有乡村教师发展研究多停留在发展途径、现状分析等方面,缺乏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关注”。然而通过调查发现,这些改善并没有带来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明显改变。...
2023-11-16 理论教育
关注学习的社会文化属性,在很大程度上起源于西方学界对于维果茨基思想的研究。维果茨基始终关注人的心理机能是如何由其历史、文化和机制情境塑造的。对人的认知和学习过程的社会性研究的重视,不但对于形成注重合作、互动、共存的学习文化有着直接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建设乡村教师学习文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3-11-16 理论教育
调研发现,在乡村学校的日常教学中,教师主要还是通过讲授和示范将学科知识展示给学生,学生被动听讲、做笔记,然后通过记忆识记这些内容,经过反复练习、做题来巩固这些知识,这仍然是乡村学校的主要学习方式。在此背景下,乡村教师的学习文化如若仍不思变革,势必为信息时代的浪潮所抛弃。...
2023-11-16 理论教育
在社会发展缓慢、知识量有限的时代,乡村教师学习更为注重的是对古人所创造的知识的接受和传承。总之,倡导乡村教师自主创新的学习文化,并不是外在于教师学习的,而是内在地切实满足教师内心的学习需求。然而,这种教师的工作学习一体化模式,同时也是乡村教师特有的学习创新模式。...
2023-11-16 理论教育
我们可以这样定义乡村教师学习共同体,即是指由具有共同学习兴趣和目的,以及具有共同目标、观念和信仰的乡村教师组成,且由各种学习工具和资源支撑的学习环境。然而,乡村教师学习共同体能够成功重构,需要乡村教师学习文化的支持,事实上,二者之间是一种互动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支持的关系。...
2023-11-16 理论教育
三是乡村教师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相对欠缺。这使得乡村教师群体呈现出“惰性”的学习图景。基于当前乡村文化规制下的乡村教师学习存在的现实问题,亟须通过乡村教师学习文化的建设,生成一种信息技术支撑的生态型乡村教师学习文化,改变乡村教师“惰性”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14]。...
2023-11-16 理论教育
学校是读书的地方,但是,公用办公经费短缺、学习观念落后、乡村教育信息化发展滞后等原因,使得乡村学校的学习资源匮乏。目前,多媒体教室和校园网建设不足是乡村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存在的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和学习资源的获取。从现存乡村学校教育教学的实践方式看,课堂、黑板仍然是最重要的学习工具,印刷媒体依旧是最重要的载体,教科书仍然是主要的学习资源。...
2023-11-16 理论教育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师学习文化的创造主体,从而形成不同的乡村教师学习个体文化,而乡村教师群体学习文化源自乡村教师个体学习文化,源自乡村教师个体间以及与乡村教师学习文化重要他人的对话与合作。但是,目前乡村教师信息素养整体偏低,缺乏相应的信息化教学意识、互联网学习以及整合信息技术和课程的能力。...
2023-11-16 理论教育
这就会直接影响乡村教师之间合作交流的质量与程度,以及主动合作学习机制的建立。以上分析表明,不管是在工作上,还是在学习上,乡村教师都习惯了自我封闭、独自工作和学习,他们之间因相互防范而缺乏有效沟通,这种个体隔离的学习倾向也影响着乡村教师的学习效果。...
2023-11-16 理论教育
表2-2不同时期学习文化的反映资料来源:胡小勇,祝智庭.技术进化与学习文化——信息化视野中的学习文化研究[J].中国电化研究,2004....
2023-11-16 理论教育
在此基础上,要加强乡村教师终身学习理念和信息技术的认识与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积极研究、宣传和推动终身理念在世界的普及,鼓励各国政府参与实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于1997年和2009年举办的国际成人教育大会都对终身学习产生了重大影响。...
2023-11-16 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