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及措施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迅猛发展,经济、政治全球化趋势明显加快,从而带动了全球范围内教育方面的一系列革新,这些革新很大一部分都是围绕着课程改革而展开的。毫不例外,英国也抓住了良好契机,开始了多轮次的教育和课程改革。1997年以首相布莱尔为首的英国当局开始了迎接新世纪的又一轮教育和课程改革。...
2023-11-05 理论教育
(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及措施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迅猛发展,经济、政治全球化趋势明显加快,从而带动了全球范围内教育方面的一系列革新,这些革新很大一部分都是围绕着课程改革而展开的。毫不例外,英国也抓住了良好契机,开始了多轮次的教育和课程改革。1997年以首相布莱尔为首的英国当局开始了迎接新世纪的又一轮教育和课程改革。...
2023-11-05 理论教育
现在,教师工作又明确了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应成为教育研究者,这为教师成长插上了翅膀,当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工作的艰巨性。教师应该成为研究者。实际上,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基础教育的教师成为研究者已逐步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同时,教师成为研究者也是只有在当前教师素质整体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前提下才逐步成为一种可能,而且这种可能性更多的应该侧重于教育教学研究,而不是以开展学科前沿问题的研究为主。...
2023-11-05 理论教育
我们必须辩证地处理师生的主客体关系,要强调双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双主体作用,以便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正如孔子所倡导的“有教无类”一样,教师要做到“有爱无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上就是要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根本上就是如何看待学生发展的问题...
2023-11-05 理论教育
应根据不同学生学习水平,把教学目标设计为有跨度、有层次、有弹性的上下限。这就意味着教学目标必须在表述方面尽量具体、明确,不应以总教学目标代替具体教学目标,不应用含糊的语言表述具体的目标,而应尽量用具体的“行为目标”表述教学目标,且是指向学生的具体的学习结果。...
2023-11-05 理论教育
本部分主要围绕教学方法的现代意蕴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问题展开阐述。全面发展,突出非智力因素作用教学方法应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可以说,教学方法本身不是目的,...
2023-11-05 理论教育
教师能成为研究者吗?已有的研究结论需要参考,新的问题层出不穷,需要不断探索。首先,教育研究的目的必须明确、准确。可见,教师教育研究的有用性、实用性特点比较突出。再次,教育教学研究应主要是校本研究。教师主要立足本校、本班、本学科的教育教学特点进行研究,解决的是一时一地的教育教学问题,并切忌随意夸大研究功效。最后,教师研究具有公开性、公益性特点,成果可以共享。...
2023-11-05 理论教育
此外,孔子的因材施教、启发教学等丰富的教学思想对后世影响非常巨大。在该书中,他通过把教学直接与自然界的事物进行类比,将教学同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联系起来,从而得出教学要遵循自然的结论。因此,秩序也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教学艺术原则。这样就确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较成型的,以“感知—记忆—理解—判断”为基本教学程序的教学思想。...
2023-11-05 理论教育
为了迎接挑战,继续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美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提出了旨在追求教育公平和卓越为根本目的的系列改革措施。(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基础教育和课程改革状况早在1985年,美国科学促进会联合美国科学院、联邦教育部等12个机构,启动了著名的“2061计划”,并于1989年推出了阶段性成果《普及科学2061计划:为了全体美国人民的科学》的报告。这是由美国教育部起草的纲领性文件。...
2023-11-05 理论教育
我们从公平理论中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只有客观、公正,一视同仁,不带任何个人偏见、好恶的教育教学评价,才能有效地发挥其激励功能。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遵循奖惩结合、以奖为主、以惩为辅的原则,以便实现其激励功能。...
2023-11-05 理论教育
相对于“课程”的产生而言,“课程论”则出现得更晚。下面,基于对有关传统课程论所进行的梳理和反思,提出“社会、人和知识”三因素融合的课程论的系统认识。该三大流派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或交相辉映,或各执一端,占据课程论之主流,而极力排斥其他课程论流派。任何偏颇一方的课程论,都不能很好地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人和知识分别是三大课程论流派得以提出和确立的中心。...
2023-11-05 理论教育
(一)德国20世纪90年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1.20世纪90年代德国基础教育和课程改革:国家重新统一后的调整时期随着1990年10月东德与西德的统一,德国的教育体制也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改革从教育体制、课程等方面进行。该所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制定适用于德国的教育质量指标体系,对各州的基础教育质量开展研究,推动各州学业考试程度逐步相当,以提高各州教育的平衡性。...
2023-11-05 理论教育
世界各国实行各种不同的课程管理类型,是各有其根源的。课程管理模式正是在这种“钟摆式”发展过程中,得到不断优化的。当前,世界各国的课程管理表现出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趋向民主。中央与地方对课程管理的权力分配趋向平衡。纵观当前各国课程管理,参与人员之广泛和有代表性是空前的。美国等有一些民间机构对课程发表报告,从而影响课程管理。...
2023-11-05 理论教育
在当前,关于教学原则问题,我们认为有两个重要的教学原则需要深入研究和倡导,这就是因材施教教学原则和启发式教学原则。至此,因材施教的提法及思想被进一步概括出来,并逐渐趋于成熟。这是其提出因材施教私学的重要前提。这是因材施教思想存在的根本条件。因此,周游列国的活动为其实施因材施教创造了空间条件。这为其因材施教思想奠定了重要的品格基础。...
2023-11-05 理论教育
在此,我们尝试用真善美三个维度来衡量教学内容的价值尺度。求真不仅针对静态的内容而言,还包括教师对待教学内容的态度,即教学内容传递过程中,也需要教师求真。此外,求真还应体现在教学内容传递中对教育教学规律的遵循方面,体现教学的科学性。各类教学内容都蕴含着丰富的“善”的因素。总之,教学内容的真善美标准,是一个有机整体,互为表征,各具特色。教学内容的真善美的融合统一,是保证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础。...
2023-11-05 理论教育
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虽然各国国情和改革背景不同,各国课程改革侧重点不同,但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仍表现出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现将其概括如下。再如,日本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及差异性。苏联一贯强调全国统一的课程设置,而俄罗斯联邦课程设置的不变部分比重减小,可变部分比重增大。这体现了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即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也符合我国的国情。日本课程改革的目标...
2023-11-05 理论教育
为此,我们主要讨论教师绩效评价的核心,即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问题。应提倡发展性教学评价,评价旨在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应在每学期初,将评价标准通知全体教师,使教师学会自我管理,主动迎接评价。学校领导和考核组、教师同行、学生、家长(或社会)及教师本人,都应成为教学质量的评价主体。...
2023-11-05 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