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查普曼提出了“爱的五种语言”的观点,他提出每个人都有爱与被爱的需要,都有一个情绪的爱箱,但不同的人却使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和接受爱。他认为两性亲密关系出现误解、隔阂都是由于不了解或忽略对方的主要“爱语”造成的。比如,我的孩子一直认为送礼物是最好的爱的表达方式,他会很好地记得各种纪念日,然后精心准备,而关于送礼物与接受礼物正好是我和爱人最不在意的表达方式。...
2023-08-12 理论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查普曼提出了“爱的五种语言”的观点,他提出每个人都有爱与被爱的需要,都有一个情绪的爱箱,但不同的人却使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和接受爱。他认为两性亲密关系出现误解、隔阂都是由于不了解或忽略对方的主要“爱语”造成的。比如,我的孩子一直认为送礼物是最好的爱的表达方式,他会很好地记得各种纪念日,然后精心准备,而关于送礼物与接受礼物正好是我和爱人最不在意的表达方式。...
2023-08-12 理论教育
孩子拥有自由的心,拥有智慧和生命力,放手让他接触自然并自然成长是对恐惧的极大挑战。放一匹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自由奔放地成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小马的主人需要多大的无惧无畏的心啊!他会担心小马在道路上遇到这样那样的危险,出现那样这样的问题。这对孩子来说是最大的爱与支持。每一个父母都需要在放手的道路上去体验,去改变,去成长。...
2023-08-12 理论教育
和谐一致、亲密融洽,朋友般的亲子关系忽然变得那么珍贵难得。正如,“不写作业母慈子孝”,当没有任何压力,你好我好的状态下,一切温馨和谐,这样很好,可还不够。父母两种不同的状态带给孩子的将是天壤之别的感受和理解。特别是在压力状态下,父母关注到什么就显得尤为重要。父母的转念,扶正祛邪,隐恶扬善,始终从积极正向的视角去面对孩子、面对事件,一切就会大不同。...
2023-08-12 理论教育
身体与感觉,是个体(此在)对于自身存在的最为基础和本原的领会。因为,领会是此在使自己成为自己的能力,个体(此在)在身体和感觉的领会中,使自己同时成为自由的和自律的人,而唯有此两者同时具备,人才是一个完整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本真的人。我们在感觉中发现爱、拥有爱和学会爱。...
2023-08-12 理论教育
也就是说,此在经过时间性的召唤,从当前的沉沦中解脱出来,重新回到此在本真的生存论领会中来。我们把此在的这个依于时间性的转渡过程称为此在的“从沉沦走向澄明”。...
2023-08-12 理论教育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海德格尔把胡塞尔创立的现象学改造成一门理解的现象学和此在(存在)的现象学[3]。在这部著作中,海德格尔提出了他的此在的生存论哲学。[6]海德格尔选取这样一种能够通达所有存在者的存在的特殊存在者,作为探究存在问题的不二法门,因此,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也就成为海德格尔对存在问题探究的中心任务。...
2023-08-12 理论教育
孩子的成长养育中,首先应该拥有的第一理念是“育儿即育己,育己即育儿”。同时,育己即育儿,立足做最好的自己,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孩子受到好的教育是结果,不是目的。唯有具备了持续自我教育、自主成长能力,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2023-08-12 理论教育
此在的自身展开,必定是在这个“现身情态”中展开,也就是说,特定的“现身情态”已经决定了此在的展开方式和存在命运。[2]此在因领会“现身情态”而带有了自身的情绪。在这种对于现身情态的情绪的“趋就”与“背离”中人才得以生存着,即为“此在”。这些影响因素综合发生作用,形成一种无形的情绪状态,作为“现身情态”被抛给孩子,成为其难以逃脱的个体境域。...
2023-08-12 理论教育
我们却可能由此忽略了孩子已经取得的98分,以及孩子为此而付出的努力和辛苦。看到“已经取得的”的是为了增加对自己的确认,增加一份信心,将接下来的道路走下去,这是不贬损自己、不批判自己的道路。但今天,要改写一下我们的思维模式,重新审视我们的养育观念,我们要积极正向看待世界,相信一切的发生都是来帮助我们成长的,而不是来为难我们的。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转念之间世界就会大不同。...
2023-08-12 理论教育
教育最难能可贵的是“平衡”,在管与不管、放手与不放手、陪写作业与不陪写作业、上兴趣班与不上兴趣班等各种选择上如何做到动态平衡,这真是为人父母的难题。大部分父母认为玩游戏可以,但是要适度。将这些问题想清楚,和孩子共同探讨,那么适合你孩子的平衡的点也就很容易找到了。教育中的平衡与取舍考验的是父母的智慧、父母的格局,今后我们至少在教育上要明白,做到多少,该在哪个地方努力。...
2023-08-12 理论教育
个体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提出,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他所有的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他们只会采用自认为能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的行为来进行自我表达,但有时候孩子所采用的行为方式及行为方式的效果往往与目的是背道而驰的,甚至有时候会用错误的行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2023-08-12 理论教育
原来父母不是孩子的引导者,智慧的孩子才是父母的上师!可慢就是快,快就是慢。[4]换一个视角,从积极正向的视角去看待孩子的慢,去接纳孩子的慢,因为慢就是快,慢就是生命成长的历程。父母不是孩子的带领人,因为孩子是距离未来更近的人,他们将是未来的主人,父母更多的是跟随,在孩子身边,或者孩子身后。...
2023-08-12 理论教育
孩子希望父母看见、听见他的什么呢?我们主要去看和听孩子的什么呢?真正能够看到孩子,听见孩子的时候,该怎么回应孩子是从内心自然流淌出来的,不是从大脑经过几轮设计并考量出来的。当父母自我调整好了之后,就需要去看见孩子的情绪,听见孩子的情绪,共情孩子的情绪,这是改善亲子关系的重要内容。看见孩子不开心、害怕,听见孩子的话语里带着情绪时,我们该怎么回应孩子呢?...
2023-08-12 理论教育
事实上无论是惩罚还是奖励都不是明智的选择,原因有二。惩罚无非是在孩子不当行为的基础上又加了一层纠正错误的屏障,而奖励也会让孩子迷失在行为的目标当中。所以,我们认为惩罚或奖励都不利于训练孩子的技能,提升孩子的能力。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替代方法去看见、听见孩子的努力、孩子做得好的部分,不去惩罚也不去奖励,慢慢激发孩子的内在能量,让他确信自己是可以的。...
2023-08-12 理论教育
本以为这没什么难度,只是拆分细节让大家体会,可是没想到,“眼睛”“耳朵”经常是看不见、听不见的!老师告诉“眼睛”“耳朵”那不是主人看到的、听到的,“主人生气了”“主人不高兴了”“主人语气不好,主人带情绪”。...
2023-08-12 理论教育
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接纳自我。允许自己不完美,调整期待,减少自责,才能接纳家人不完美,才能宽容孩子。接纳自己、允许自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接纳自己、允许自己,不是要求放弃所有的外在标准,转而失了规则,而是接受自己的真实、真相。...
2023-08-12 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