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律教学中的五线谱识谱游戏活动不仅可以包含我们前面讲到过的一线谱、二线谱和三线谱的教学,同时这一教学方法也可以在五线谱的识谱教学中,通过移动“do”的方法使学生熟悉音级之间的关系并为不同调式的五线谱识谱奠定基础。谱例7-3-1那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快速地进行五线谱的识谱教学就可以采用移动“do”的五线谱的识谱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在移调、转调的教学中也非常适用,只需要在五线谱中移动“do”线的位置即可。...
2023-08-12 理论教育
旋律教学中的五线谱识谱游戏活动不仅可以包含我们前面讲到过的一线谱、二线谱和三线谱的教学,同时这一教学方法也可以在五线谱的识谱教学中,通过移动“do”的方法使学生熟悉音级之间的关系并为不同调式的五线谱识谱奠定基础。谱例7-3-1那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快速地进行五线谱的识谱教学就可以采用移动“do”的五线谱的识谱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在移调、转调的教学中也非常适用,只需要在五线谱中移动“do”线的位置即可。...
2023-08-12 理论教育
在“表现”教学领域中最为独特的是对于“综合性艺术表演”的教学要求,这一教学要求已经将音乐活动放入艺术实践活动的内容中加以认知。“综合性艺术表演”不仅强调音乐表演活动,同时在其中融入了故事情节、舞蹈表现、舞台设计和角色担当等综合教学内容。...
2023-08-12 理论教育
一年级的旋律教学内容与幼儿园的音乐教学内容有密切的联系,基本上延续了幼儿园旋律教学中音的长短、高低的教学内容,并保持了通过身体动作表现出所感受到的音的高低的游戏活动教学方法。图例7-1-1我国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旋律教学(部分)二年级的旋律教学比起一年级来说,更凸显对于音高、唱名的感受。方向、旋律线和模进美国小学音乐学习计划中对于“方向和旋律线”的教学要求贯穿始终,三...
2023-08-12 理论教育
我国音乐教育中,学前儿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对于旋律认知的音乐经验,例如通过对空间的高低变化感知声音的高低;通过手势或其他身体动作感知旋律的轮廓线。在学前儿童的音乐游戏活动中,常借助于生活中的声音帮助儿童理解声音的高低,例如清脆的布谷鸟叫声与低沉的牛叫声形成高低的对比。...
2023-08-12 理论教育
教师用即兴的曲调发问,儿童以教师所唱的最后一个音的同音反复歌唱回答。学前儿童音乐创造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在引导儿童进行音乐编创活动时,教师需要耐心地启发和有效地引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关注的不是学前儿童音乐创作的结果,而是在创造活动中儿童逐渐培养起来的音乐创作意识。教师需要努力保护和鼓励儿童的音乐创造活动。...
2023-08-12 理论教育
对旋律风格进行音乐游戏活动设计需要教师充分了解这一风格作品的旋律特点,并能够将风格特点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的教学内容。...
2023-08-12 理论教育
乐曲中表示固定单位时值和强弱规律的组织形式,亦称节拍。[14]一般来说节拍重音是规律出现的,在儿童的音乐教育活动中,节奏教学需要建立在儿童对单位拍掌握的稳定性上,在此基础上感受重音的规律出现,从而理解强弱规律的变化。图例1-2-2节拍是所体现的强弱拍的有规律的重复,而节奏是乐音时值有组织的顺序,是各要素,即节拍、重音、休止等相互关系的结合。在整个乐曲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称作节奏型。...
2023-08-12 理论教育
(一)语言节奏游戏活动的常用教学方法1.从字词、姓名开始的节奏朗诵教学从字词、姓名开始的节奏朗诵教学适用于幼儿园以及小学低年级的节奏游戏活动。在立足语言的节奏游戏活动设计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对高年级的同学进行语言中的节奏教学时应注意时间的把握,因为这一教学内容往往作为节奏教学的初级阶段,教师可以通过累加教学步骤的方式提升教学难度。...
2023-08-12 理论教育
在儿童音乐教育活动中与音乐要素密切相关的音乐能力主要集中在音乐感受力、音乐表现力以及音乐创造力等方面。身体活动能力是儿童律动活动中音乐表现力的基础,儿童的身体发育符合从单纯动作到复合动作、从大肢体动作到小肢体动作逐渐发育的过程。在律动活动中,儿童以集体合作形式进行音乐表现,因此,合作协调能力对儿童有意识地融入集体并根据音乐的变化进行身体动作表现有一定的要求。...
2023-08-12 理论教育
谱例7-2-27《草原上》是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缩小时值的旋律编创方法对这首歌曲的旋律进行改编,并引导儿童关注编创后的旋律在音乐风格上的改变。谱例7-2-30在对歌曲《大海》的旋律片段进行逆行旋律编创活动时,并没有严格按照逆行的旋律进行,而是对第四小节的节奏进行了微调,在具体的旋律编创活动中教师对某些旋律音进行调整能够使音乐听起来更加流畅,这也是在具体旋律编创教学活动中比较常见的情况。...
2023-08-12 理论教育
儿童音乐教育所立足的正是音乐学习需要扎根于游戏活动的教学理念,儿童需要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在参与音乐游戏的过程中“玩中学”。那么,“玩中学”的理念落实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就会涉及“玩什么”以及“怎么玩”的具体问题,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也需要明确音乐游戏活动的设计意图,以及如何提高儿童对某一方面音乐要素的掌握能力。...
2023-08-12 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音乐感受力的培养主要集中在节奏感的培养、旋律感的培养、结构感的培养、音色感的培养、速度感的培养与力度感的培养等方面。(二)学前儿童音乐旋律感培养中的音乐游戏活动教师在音乐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利用动觉和视觉帮助幼儿形成听觉的高低概念。(四)学前儿童音色感的培养中的音乐游戏活动1.探索声音差异引导幼儿运用打击乐器或自制打击乐器探索发出各种声音的可能性,同时分辨音色差异。...
2023-08-12 理论教育
同时,单位拍稳定感训练更注重的是一种心理稳定感的训练,在训练中有声练习可以显示出儿童对于单位拍所表现出的稳定感,而具有休止符的拍停训练则更可以帮助儿童检验其内心恒拍的稳定感。音乐游戏活动设计:单位拍的进行与休止的交替游戏一、活动设计目标通过单位拍的有声和无声(休止)交替出现考查儿童内心单位拍(恒拍)的稳定感。...
2023-08-12 理论教育
鱼咬尾声势节奏是声势接龙游戏中运用较多的一种方法,它是在小组活动中鼓励每位成员均参与的节奏接龙游戏。自由声势问答活动经常存在于即兴节奏游戏活动中,自由问答的声势节奏游戏活动注重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即兴编创能力的提升。在儿童声势节奏游戏活动中,可以通过双手的二声部分离练习和手脚的二声部分离练习锻炼儿童在肢体表现中对于节拍、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准确控制能力和表现能力。...
2023-08-12 理论教育
新的教学方法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最终其教学成果《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出版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达尔克罗兹的音乐教育观念受到舞蹈家伊沙伯拉·邓肯的现代舞观念的影响,他将音乐中的节奏等音乐要素通过身体动作外现出来,从而在身体和心理之间搭建起桥梁。由于自身的作曲背景,达尔克罗兹尝试引导学生通过身体律动把内心感受转换成音乐,从而完成了其音乐教育理论的最后一个步骤——即兴作曲。...
2023-08-12 理论教育
四、教具与资料色彩卡片、水彩笔、十六字格五、游戏活动设计步骤与设计意图步骤1:在“七彩音符”中选择颜色与调性五声音阶的色彩图:谱例7-3-8将七彩音符教学方法运用在十六字格上,同时选择并确定旋律创作中的调性。...
2023-08-12 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