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以自己的短暂的家庭教育经历以及对儿童持续终身的观察和思考为据,提出发现儿童是教师的儿童研究的根本价值。(一)发现儿童确立为教师的儿童研究之价值的缘由儿童被视作小大人是当时法国社会的常态。需要指出的是,不论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凡是儿童阶段的独特性被遮蔽时,儿童除了拥有儿童的容颜外,其他方面极易被成人化。...
2023-07-30 理论教育
卢梭以自己的短暂的家庭教育经历以及对儿童持续终身的观察和思考为据,提出发现儿童是教师的儿童研究的根本价值。(一)发现儿童确立为教师的儿童研究之价值的缘由儿童被视作小大人是当时法国社会的常态。需要指出的是,不论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凡是儿童阶段的独特性被遮蔽时,儿童除了拥有儿童的容颜外,其他方面极易被成人化。...
2023-07-30 理论教育
从已有的文献看,亚洲教师的儿童研究的倡导者主要分布在我国和日本。倡导小学教师开展儿童研究的是当时美国留学归来的王欲为。(二)日本晚近教师的儿童研究的倡导者教师的儿童研究在日本的兴起,既与佐藤学先生推进学习共同体建设有关,又与日本晚近蓬勃发展的儿童学专业的创办有关。如下记者的访谈能更鲜活地洞察到佐藤学对教师开展儿童研究的倡导。...
2023-07-30 理论教育
对作品的历时性描述的思路可以运用于对作业的描述。这从对小尚的访谈中也得到了验证。从小尚的解题过程,可以看出,他对乘法的含义、乘法分配律的理解是不清晰的。需要指出的是,对作业的描述的关键是,尽量面对作业本身,从中发现小尚作业中可能需要帮助的方面。此外,列式处看到涂擦的痕迹,不知在涂擦的过程中,小尚经历了哪些解题困惑。据此,通过描述小尚的作业,徐老师或许可以和小尚进一步交流。...
2023-07-30 理论教育
我国教师的儿童研究起步主要得益于两方面,中小学教师自身的儿童研究需要、近年来的政策导向和呼吁。如成尚荣撰文指出:“儿童研究是教师‘第一专业’”,“名师应当是优秀的儿童研究者”。[17]成尚荣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第一哲学想到了教师的第一专业问题,并认为:儿童研究应该成为小学教师乃至于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第一专业;在儿童研究中,名师才会在专业发展中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2023-07-30 理论教育
蒙台梭利转向教育领域后,她立志要创建一种有儿童的教育。通过持续的儿童研究,蒙台梭利确立了新的儿童观。(一)儿童是具有内在发展力量、自主成长的人儿童观是指对儿童的看法和态度。蒙台梭利通过儿童研究发现,有吸收力的心理就是儿童内在的发展力量。这就是为教育铺设的一条新路,它旨在帮助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形成,旨在帮助和加强儿童的多种能力。(二)儿童是自我和世界的创造者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是自我创造者。...
2023-07-30 理论教育
尽管教师的儿童研究的本质鲜有人探究,不过,教师的儿童研究作为教师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本质既与教师研究的本质有共通之处,又有其独特之处。有鉴于此,特别需要提出的是,教师的儿童研究是以儿童个体或集体及其成长为核心的研究。另一类人是中小学教师,在这一类人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第二章中的卡利尼,由于第二章已较详细地论述了卡利尼及其团队的儿童研究,这里不再赘述。一个典型就是卡利尼及其团队的儿童研究。...
2023-07-30 理论教育
张老师断定,赵立是通过作弊的方式取得比较好的成绩的。尽管赵立及其家长认为张老师在对成绩处理问题上是不妥的,但碍于儿童与教师之间在地位、权利等方面的不对等,赵立及其家长不敢在此事上采取进一步的行动,以保护赵立的学习权益。在此背景下,面对中小学教师逐渐试水儿童研究,教育界亟待探讨儿童研究伦理问题,以尽可能减少对儿童的潜在伤害。...
2023-07-30 理论教育
根据儿童自身的独特性,在我国,如下两方面是规范教师在儿童研究中的伦理行为的基本做法。对此,国外有些研究者探索了一些新的保护儿童隐私的方法,这些方法既能让儿童放心参与研究,又能保护儿童;如下的秘密盒子就是其中之一。知情同意书一般由同意的内容、可能涉及的研究风险、有权终止参与研究等内容构成。...
2023-07-30 理论教育
以下分别就对作品的历时性描述的两种类型,分别呈现案例并分析。(一)作品的创造者:卡利尼及其团队的历时性描述卡利尼及其团队坚信:持续收集儿童的作品,能真正发现儿童自身的创造潜能,这对教师而言很有价值。(二)作品中有待发现的潜能:我国老师的历时性描述在我国,因整齐划一的好学生观、好孩子观,导致中小学总有那么一部分处境不佳的孩子。...
2023-07-30 理论教育
蒙台梭利认为,对自由儿童的观察和解释是教师开展儿童研究的重要方法。(一)自由儿童是对儿童进行观察和解释的前提蒙台梭利认为:“观察的方法是建立在一个根本原则——学生自然表现的自由原则的基础上。”为此,蒙台梭利深刻地指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恢复儿童的自由,只有真正恢复自由的儿童,才会在适宜的环境中展现他心灵的秘密,教师才有可能在观察和解释中发现儿童自身的成长特性。...
2023-07-30 理论教育
如前所述,M小学已经有相对稳定的机制帮助教师持续开展儿童研究,教师也从儿童研究中不断找到内在自生的发展力量。(二)组建更为灵活的儿童研究小组近年来,M小学教师基于儿童研究,不断提出自发的课题研究,这对于M小学儿童研究的持续开展是可喜的。对于上述(二)和(三)两方面的努力,第一章第三节普雷斯科特提出的儿童研究过程是一种可参考的思路,除此之外,展望学校对一名儿童的合作描述、瑞吉欧的工作坊也是可借鉴的。...
2023-07-30 理论教育
蒲洛克认为,教师对儿童的敏感性只能通过系统的实地研究才能发展起来。除了明确教师的儿童研究内容外,巴班斯基认为,教师要科学地研究学生,还需要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尽管巴班斯基对教师如何便利地开展儿童研究考虑得很周全,但其周全的背后不难发现,巴班斯基把教师视作儿童研究的执行者。...
2023-07-30 理论教育
研究伦理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原则是:“竭尽全力确保参与者免于在研究过程中受到心理或生理上的损害、不适与危险。”教师开展儿童研究时,如果该研究可能有损于儿童的身心,那么,教师首先应该告知儿童可能有的风险;如果儿童本身尚不具备理解风险的能力,那么,需要告知其父母。因而应引起教师关注捍卫儿童的命运、维护他的权利和使他免受各种形式的侵害的必要性,教师负有道德的义务不泄露这些秘密,不把它们告诉任何人。...
2023-07-30 理论教育
从国际上看,儿童研究伦理的落实并非只是期待学校和教师的自觉遵守,而是需要建立相应的研究伦理评审机构,形成遵从儿童研究伦理的制度文化。...
2023-07-30 理论教育
从上述第一个月的记录看,陈鹤琴记录的是一鸣哭、笑、大小便、对外界反应的知觉、吸奶等各方面的发展,因此,这样的全面记录是综合性的日记描述。20秒从上述案例看,陈鹤琴记录了动作观察的背景、环境、动作事实、所需时间,这一记录和前述叙事性描述的内容大致相当。需要指出的是,陈鹤琴所言的环境与前述的情境大致相似,动作事实大多能用描述性的语言记录。...
2023-07-30 理论教育
同样地,第二章已经论及教师所做的图文并茂的纪录;在运用数字化记录之前,瑞吉欧关于儿童成长的记录基本上是静态的。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瑞吉欧教育者研究发现,数字化记录有独特的价值:第一,能实现记录的民主化。瑞吉欧的教师和儿童在各种项目中运用数字化记录,教师以此记录儿童的项目探究过程,儿童记录自己的探究过程和作品。所记录的数据和已建立的、被称作My.AltSchool的数字平台相连。...
2023-07-30 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