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形象的审美是个人情感主观的反应,审美个性是审美情感发展的最高要求。因此,审美个性在美术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充分重视。所以,美术教育对于形成健康、全面的审美个性来说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对于学生来说,主要强调感受美和审美情绪的体验。因此,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个性的合理建构作用体现为塑造教育和履行教育相结合,发展审美个性中优良的成分,克服矫正其消极因素。...
2023-07-23 理论教育
视觉形象的审美是个人情感主观的反应,审美个性是审美情感发展的最高要求。因此,审美个性在美术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充分重视。所以,美术教育对于形成健康、全面的审美个性来说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对于学生来说,主要强调感受美和审美情绪的体验。因此,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个性的合理建构作用体现为塑造教育和履行教育相结合,发展审美个性中优良的成分,克服矫正其消极因素。...
2023-07-23 理论教育
在这里,美术新课程标准为教师充分利用校外美术教学资源指明了一个方向。自1870年起,美国的美术馆就把开展艺术教育作为建馆的使命之一。与此同时,大众审美能力的提高又影响了社会、家庭中的学生,为他们从小形成良好的审美个性奠定了基础。例如,2002年,上海举办双年展之际,共组织了十来场学术讲座,并开展征文活动,这说明我国已充分认识到美术馆和博物馆对于培养大众及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2023-07-23 理论教育
在美术赏析部分的教学评价中,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的以下三个方面的情况。美术赏析课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不是为了评价学生审美能力的高低,具体方法如下。(一)相对评价法在美术赏析教学部分中,大多学校不太重视这部分教学,有的美术教师对于这部分可能也不太在意。而相对评价法的优点就是用这种评判方法将团体中的个体和个体之间进行比较,以刺激被评价个体之间的竞争力。...
2023-07-23 理论教育
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确立启发、引导的教学观念,给学生提供一个和谐、宽松、自由、愉快的学习氛围,采用丰富的教学形式。多样化的美术教学形式,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素养。...
2023-07-23 理论教育
(一)对审美教育定义的科学性不够当前,我国审美教育的状况并不乐观,甚至令人担忧。除此之外,通过家庭影响、社会环境进行审美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前在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影响了审美教育的正常实施。而审美教育是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另一种意见认为,审美教育是一种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主体自身建构的教育方式。...
2023-07-23 理论教育
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而采用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之间的关系也是影响教学方法的因素之一。学校管理僵化、缺少配套的教学设施使美术教学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在这一时期,美术教师要运用智慧,了解学生心理变化的规律,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2023-07-23 理论教育
(二)美术课时完成情况调查显示,七、八年级每学期的美术课时安排为16—18节,每周每班1节美术课。在调查中发现,“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平均每学期会有3—4节,“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每学期有10—11节,而“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目前没有涉及。“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一般指专题的美术欣赏,在每本美术教科书中安排有1节这样的课程。(下文的调查内容不再涉及这一领域。...
2023-07-23 理论教育
审美教育虽是一种偏重感性的教育,但人们绝不能产生误解,认为审美教育是排斥理性的。一般认为,审美教育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审美教育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所具有的影响人、感染人、陶冶人的教育功能,以及社会、学校和家庭有意识地利用审美教育的特点对人进行塑造的教育活动。因此,审美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达到人性的完善。...
2023-07-23 理论教育
因此,审美教育使人们生活和心理空间的弹性加大,使人的意志多了韧性,促进人的心理与生理都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失去了情感的交流,审美教育的过程就不存在了。因此,审美教育通过协调交流方式,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强人的合作意识、群体意识,从而实现人际关系的正常化和美感化。审美教育体现了对生命的关爱以及对他人的理解和同情。...
2023-07-23 理论教育
从这个角度来看,绘画面评法中的美术作品方式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先进的、科学的、进步的、现代的学习方式。(三)评语法在拥有明显成果的绘画美术教学中,正确的指导思想、明确的教学目标、层次分明的实施程序、纯熟的操作技术及多元化的评价手段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采用有效的美术绘画评语法在付出相同的条件下,能取得更加优秀的教学效果,学生能够体现出具体的进步,教师对于所制订的教学目标能够充分完成。...
2023-07-23 理论教育
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是个别化教学实验研究最活跃的时期,各种个别化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并且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的个别化教学的理论与模式。随着各国因材施教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个别化教学的研究已成为现代教育研究与教学改革的主要课题和趋势。个别化教学与个别教学概念不同,个别化教学指的是所有适应并注意个性发展的教学。另一方面,个别化教学还包括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
2023-07-23 理论教育
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的具体方法如下:第一,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比如,人们可以看到,在画一棵大树时,全班四五十个学生,画出来的大树的样子非常雷同,这种现象越到高年级越明显。如果教师马上对学生进行否定,认为大树根本不可能长到天上去,那学生的创新意识可能就在此刻被遏制了。...
2023-07-23 理论教育
可以说,美术创作是一种高难度的活动,对学生的观察能力、组织能力、注意力、肢体协调能力等都有所锻炼,学生也能够从中体会到无限的乐趣。因此,在进行《向日葵》的欣赏课时,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进一些其他与作品相关、能丰富作品内涵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了解,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时,教师再针对作品中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讲解,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美术审美情趣。...
2023-07-23 理论教育
在内容的选择上,要符合学生的特点。(二)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一堂成功的美术课,首要应该是使学生对所接受的新知识具有浓厚的兴趣、极大的热情和好奇。在长期的美术课教学中,不少美术教师发现,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首先就必须找准激发兴趣的切入点。...
2023-07-23 理论教育
在西方,审美教育受到人们的重视,“乐教”也是西方审美萌芽的重要表现。因此,审美活动和艺术教育在他的“理想国”教育方案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超越了柏拉图的审美教育思想,奠定了审美教育的唯物主义思想基础。文艺复兴时期重视实践活动的特点,对丰富和发展西方审美教育思想做出了重要贡献。由此可见,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是以实现人的“自由”为出发点和归宿的。...
2023-07-23 理论教育
随着美术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美术新课标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因此,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师生互动进行到一定阶段,教师做出总结,即蒙娜丽莎是世界公认的美术作品,也是人们反复讲述的经典作品之一,人们对这幅作品的认识似乎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的认识,如蒙娜丽莎那神秘而美丽的微笑,在人们心中已经成为一种标志。...
2023-07-23 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