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母语课程标准中对信息技术的态度则显得更为开放、积极,是一种欢迎的姿态,而不是“应对”的心态,并且是站在学生的立场具体提出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的各种要求。综合来看,信息技术在国外母语课程标准语境中不仅是一种写作工具,而且关乎写作的方方面面。...
2023-08-17 理论教育
国外母语课程标准中对信息技术的态度则显得更为开放、积极,是一种欢迎的姿态,而不是“应对”的心态,并且是站在学生的立场具体提出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的各种要求。综合来看,信息技术在国外母语课程标准语境中不仅是一种写作工具,而且关乎写作的方方面面。...
2023-08-17 理论教育
(三)明晰“这一篇”文本的考查空间和测评目标在明确特定类型文本测评目标的基础上,需要将测评目标与具体文本相关联,在比照两者的过程中,寻找到特定文本可能的命题点。最好文本中潜在的命题点能妥当地对应特定类型文本的测评目标,并且充分地体现这一篇文本的关键特征。...
2023-08-17 理论教育
二是测评通用标准,从测评技术角度规范测评行为。标准强调读写评估的价值取向、读写的复杂性、读写评估中的主体、多元评估途径的重要性等。以上六类标准,提醒我们既要重视测评领域的经典文献,遵循测评领域的基本规范,也要能密切关注测评领域的研究动态及与测评相关的重要文件。以上系列标准中的部分标准,对语文测评领域而言,还需要进一步解读和探索。...
2023-08-17 理论教育
不过,即使是命制综合性试题,也需要了解“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三个领域原本的命题导向。(一)“阅读与鉴赏”的测评导向与要点因为“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中的“命题指向”更为直接地表达了“阅读与鉴赏”的测评方向,所以可以由此入手探究该领域命题要旨。...
2023-08-17 理论教育
可能是西方社会文化背景使然,《阅读和写作评估标准》十分重视所有相关人员、团体在评估体系中的积极意义。在所有与评估相关的人员中,《阅读和写作评估标准》最重视的还是学生和教师。关于教师,《阅读和写作评估标准》指出:绝大多数的教育评估发生在课堂里,发生于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中。《阅读和写作评估标准》十分看重教师在评估中的作用,看重教师这个角色始终具有的影响力和肩负的责任。...
2023-08-17 理论教育
超越任务选做型作文题,对于文体的不同规定值得专门探讨。其一,“文体不限”是文体开放的基本形式。文体不限是提高作文试题开放度的基本手段之一,学生有着广阔的文体选择空间。加了限制条件的“文体不限”,引导的是更加自觉的选择,以及对文体特征和功能更加到位的理解。其三,“规定文体”也能成为一种具有深远意义的开放。...
2023-08-17 理论教育
在差异背后,可以找到国际读写测评中的一些基本趋势、规律。(三)测试任务层面,形式丰富,内容有学术性以上测评案例中的“任务”与我们熟悉的题目,有一些较为明显的差异。案例4德国课程标准中呈现的测试样例则是一个大任务中包含一系列连贯性的子任务,子任务是完成大任务的一个环节,完成一组子任务就完成了一个大任务,按要求建构了一个档案袋。其实,尊重读写规律、需求的任务,就是“真实”的语文实践活动。...
2023-08-17 理论教育
本节所说的核心素养语境下的语文教育评价,是立足语文课程,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测评中有机关联一般核心素养要素。(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依然要通过语文学习活动来考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如此界定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明晰了以上两个前提认识,便可正式启动思考核心素养语境下语文教育评价应如何调整。...
2023-08-17 理论教育
2017版课程标准的突出特点是“新增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相比之下,新增加的“学业质量标准”则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相关研究和实践探索要少得多。“学业质量标准”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质量标准”,已在世界诸多国家的教育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运用语文学业质量标准之前,先要了解它与语文测评之间的关系。...
2023-08-17 理论教育
《阅读锚定标准》中有这样的说明:“标准界定了每一个学年末,学生应该能理解什么和能够做什么。”[8]这一说明揭示了理解和描述阅读素养的两个最基本的维度。其次,《阅读锚定标准》的前两个维度“主要思想和细节”与“艺术和结构”下面的具体标准,也都指明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于文本的不同侧面应该作出怎样的认知反应。...
2023-08-17 理论教育
[17]正是基于这一基本认识,GR专门探讨了阅读的一般过程。GR对阅读一般过程的理解和阐释既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也融入了项目组长期观察、研究学生读写活动和阅读行为的成果。所有的读者在处理书面文本时,是同时实施各种策略行为的。同时,GR也意识到并一再强调:所有的阅读策略都是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体验、发展的。...
2023-08-17 理论教育
PISA阅读素养观有着鲜明的读者主体观照意识。需要说明的是,在目前已有文献中,多数将engagement译为“参与”,少数将其译为“投入”。于是,PISA项目关于“阅读素养”的最新界定为:“阅读素养指为了实现个人目标,增长知识,发展潜能,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而能够理解、运用、评价、反思文本和投入阅读文本。”无论是对“反思和评价”的细化,还是“任务管理”的专门呈现,都意味着PISA测评项目高度重视阅读主体在阅读中的主观能动性。...
2023-08-17 理论教育
这其实涉及评分标准除“标尺”“描述语”之外的第三个要素了。表现样例通常来自真实测试的结果,是评分标准不可或缺的要素,让看似抽象的水平描述语具体可感。(四)评分标准描述语呼应题目的细节考量以上关于评分标准描述语撰写的三个思考点,是撰写评分标准时需要考虑的三个通用思考点。...
2023-08-17 理论教育
技术正在不断地融入人们的社会和生活工作中去,因此关于阅读素养的界定需要更新和延展[52],以顺应“电子设备和电子文本普及的趋势”[53]。(一)文本类型角度:调整分类视角及外延2000—2018年,PISA文本类型的变化是较为显著的,如表3-5[54]所示。作出这些调整是因为信息技术引发了阅读对象的变化。基于这样的原因,2018 PISA阅读测评框架,对导航技能及其重要性做了专门的解释,并在文本分类框架中增加了“结构和导航”这一维度。...
2023-08-17 理论教育
NAEP测评框架遵循测量构念理论,在解释测评内容、试题设计、评分和报告等环节前,先界定了NAEP写作测评语境中的写作概念内涵。然后,NAEP将视线收回,反观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写作。[51]其实从2011年开始,NAEP写作测评便已经明确、强调了写作的交际取向,并据此调整了测评框架中的相关内容。...
2023-08-17 理论教育
明晰了测评构念、选择了测评途径之后,就进入测评工具开发或选择阶段。阶段三开发测评工具时,需注意测评的是“潜在的”[17]构念,因此测量与评价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用外显的工具引发学生隐性的思维过程、认知反应,并据此判断其构念发展水平。此处勾勒的测评工具开发小模型突出了测评工具开发中需要特别重视的一个方面,即需要考虑工具引发的学生反应。...
2023-08-17 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