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创建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但总体而言,国立大学办学经费相对稳定,私立大学比国立大学的办学处境更为堪忧。1923年中国教育改进社的相关统计大体能反映私立高校整体办学经费状况。私立大学想要获得办学经费,维持生存进而谋求进一步发展,则必须加强与外部环境的密切互动。本节将对1915—1916年前后制约私立高校资源获取的外部环境展开论述。...
2023-08-22 理论教育
学校创建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但总体而言,国立大学办学经费相对稳定,私立大学比国立大学的办学处境更为堪忧。1923年中国教育改进社的相关统计大体能反映私立高校整体办学经费状况。私立大学想要获得办学经费,维持生存进而谋求进一步发展,则必须加强与外部环境的密切互动。本节将对1915—1916年前后制约私立高校资源获取的外部环境展开论述。...
2023-08-22 理论教育
政治环境对私立高校的影响,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宏观层面,政府颁布的教育政策对于私立高校的创办产生的影响。该部分着力于探讨政界人物对于私立高校资源获取产生的影响。晚清以降,私立高校创建的背后多有政治人物的身影。一是从大环境来看,二是从具体案例来看。从大环境来说,各政治集团、军阀等为了获得政权或者现实利益,客观上导致了教育环境的破坏。但是亦有政治人物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或其他原因支持教育发展。...
2023-08-22 理论教育
1937年以后,张伯苓开始积极参与政治,与蒋介石多有互动,接触更加频繁。在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之下,可供张伯苓选择的方法、路径寥寥可数,除了顺应“拉拢”,积极参与政治之外,似无他法。因此,不得不说,张伯苓积极参与政治,其背后有着争取办学经费的考虑。为了私立南开能够在战前得以为继,在战后继续维持私立,张伯苓或游走于教育与政治之间,或积极参与政治,背后彰显着对于教育救国理念的服膺与坚守。...
2023-08-22 理论教育
在1929年南开大学遭受教授离职风波之后,张伯苓随即着手思考如何化解困境。办学经费的获取是南开大学重点考虑的方面。除却办学经费之外,南开大学试图从学科设置上进行突破,也即进行“差异化”办学,以此来达到两个目的。[256]基于如此工商业环境,南开大学因地制宜,积极创办电机工程系与经济学院。[257]本章节即以电机工程系与经济学院的成立为例,来说明南开大学如何立足当地条件,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化解办学困境。...
2023-08-22 理论教育
除却颁布《中国国民党抗战救国纲领》《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大纲》等指导性文件之外,国民政府还颁布了诸如《战区内学校处置办法》[138]《战事发生前后教育部对各级学校之措置总说明》[139]《教育部拟定之平津沪战区专科以上学校整理方案》[140]等文件,指导战时高校的院校调整,以便进一步整合办学资源。院校合并的同时也整合了有限的办学资源,提高了办学效率。除了院校合并之外,在合并院校内部,教育部对系科也进行了整合调整。...
2023-08-22 理论教育
为此,国民政府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强化(高等)教育治理。根据《大学院组织法》规定,“中华民国大学院,为全国最高学术教育机关,承国民政府之命,管理全国学术及教育行政事宜”,并且议决“全国学术上、教育上一切重要问题”。通过这些措施和手段,进一步加强教育的统一性和纪律性。兹以教育方针与学生管理为例,概要说明国民政府的教育治理变革。...
2023-08-22 理论教育
1929年对于南开大学来说是“多事”之年,也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召开会议,并进行改组。本年度还有一事对于南开大学来说,亦是沉重打击,即教授离职风波。[110]黄钰生的回忆确认了教授离职风波的事实,但未对具体细节进行说明。1929年萧蘧等教授聘任到期,正准备续聘之际,在所有教授均加薪的情况之下,未给萧蘧加薪,从而导致其认为这是学校不愿意续聘的示意,因而愤然离职。以1923年商科为例。...
2023-08-22 理论教育
全面抗战伊始,国民政府采取了若干措施强化党化教育。与其说国民政府在矫正现行教育偏于知识的传授,还不如说国民政府在自我检讨意识形态控制的失败。这一“自问”,既表达了不满,又有强化青年意识形态控制之意。...
2023-08-22 理论教育
为此,张伯苓致函张学良,特别提及“前蒙慨允惠捐念万元,分十年拨给,敝校业已按年列入预算”,同时期待“未竟之数甚盼续拨,以资接济”。用张伯苓自己的话来说,“三四年来之南开,无日不在风雨飘摇中”,“虽中间亦不免稍有波折,然大体则无妨碍”。同时,张伯苓恳请司徒如坤转告其胞妹,无论来否,请“赐一回函,以慰悬企”。...
2023-08-22 理论教育
复校基础薄弱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5]:其一,日军蓄意轰炸给私立南开大学造成的损失;其二,复校人才的缺乏,尤其是师资的欠缺。社会各界纷纷表示同情。教育部部长王世杰表示“大变敉平,政府必负责恢复该校旧有规模”[11]。因此,与一般私立或公立大学的复校不同,私立南开大学则要面临着更为薄弱的复校基础。三校合并时期,张伯苓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中学教育以及参与政治上,师资短缺的问题暂未凸显或未予顾及。...
2023-08-22 理论教育
然而,张伯苓或南开大学“知名度”的获得除了跟基督教青年会有关,也与张伯苓积极倡导体育有关。张伯苓及其私立南开如何通过体育获得知名度,具体来说,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一是本人积极参与体育界组织的运动,并出任负责人。张伯苓是近代体育运动的倡导者,被誉为中国奥运第一人,活跃在国内、国际的重大体育赛事活动中。张伯苓在多个场合表示,国人最缺体育。张伯苓多次率领南开学子或国内运动员参加国际...
2023-08-22 理论教育
为力矫时弊,张伯苓明确办学宗旨,采取措施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达此目的,南开学校鼓励学生组织、参加各种学会团体,以此作为“练习作事之资助”[97],这也是张伯苓在中学抑或大学鼓励学生办理社团的重要原因。为此,开办南开大学的目的之一即在于继续“练习作事”[99]。自1895年北洋西学学堂[100]成立起,至南开大学成立,现代意义上中国人自办的大学教育不过20余年。其二,学生素质普遍达不到服务社会的要求。...
2023-08-22 理论教育
理念一致,主要指私立南开大学的办学理念,与国民政府全面抗战时期教育政策调整的价值取向高度一致。这也构成了政府将其收归国立的先决条件。国民政府不得不采取办法补救,并着手调整战时教育政策。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立夫是这一主张的力荐者。如此,也构成了国民政府收归私立南开大学的前置性条件。将私立南开收归国有,可以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培养所需人才,从而达到稳固政权之目的。...
2023-08-22 理论教育
随着国民政府逐步强化教育治理,国家力量通过各种方式渗透至私立大学领域之中,深刻影响了私立高校的生存与发展。根据条例,教育行政机关有权力审核董事会的财务及事务状况,董事会的解散与否须征得主管机关的同意。这一方面体现了政府对于私立大学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彰显了国家力量在私立大学办学中的高度存在。二是国民政府虽然增加经费预算,但与实际支出仍有差距。...
2023-08-22 理论教育
私立南开大学自创建之初,便积极寻求工商、银行业的互动与合作,大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争取工商、银行业的捐赠与支持南开大学在此阶段接受的直接捐赠数额有限。以天津金城银行为例。(三)利用天津及其他地区的商业环境,鼓励学生走出校园与工商界的互动还体现在南开大学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天津的商业环境,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到工商企业当中进行参观调研。...
2023-08-22 理论教育
[282]4月27日,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董事会成立大会召开。会议议决何廉为经济学院院长,并审议通过董事会章程及1931年度预算。事实上,董事会成员也多有资助学院发展。其前身即为何廉于1927年主持成立的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
2023-08-22 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