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以来,随着临安都城人口的激增以及都市商业的繁荣,都城管理者将行业相对集中的街巷设置为“行”或者称之为“团”“市”。[6]上述行业,均与杭州区域的运河商业发展关系密切,也是运河商贸物资流通与贸易交换的主要内容。杭州地区对运河船只的俗语称谓很多,对河海之上的各种自然现象,也有独特的惯语称谓。与运河水域密切相关的歌谣谚语以及故事传说,它们也是与运河密切相关的社会文化内容。日已夕兮,予心忧悲。...
2023-10-31 理论教育
南宋以来,随着临安都城人口的激增以及都市商业的繁荣,都城管理者将行业相对集中的街巷设置为“行”或者称之为“团”“市”。[6]上述行业,均与杭州区域的运河商业发展关系密切,也是运河商贸物资流通与贸易交换的主要内容。杭州地区对运河船只的俗语称谓很多,对河海之上的各种自然现象,也有独特的惯语称谓。与运河水域密切相关的歌谣谚语以及故事传说,它们也是与运河密切相关的社会文化内容。日已夕兮,予心忧悲。...
2023-10-31 理论教育
9月26日,杭州海关正式开关。10月1日,杭州海关开始征税。清代杭州海关所征收税种主要有进口税、出口税、沿海贸易税、鸦片税、厘金、转口贸易税六种。通过上述对杭州运河漕运管理在津口关税管理方面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明清时期杭州税收管理相对完善,税种比较齐全。...
2023-10-31 理论教育
从中可见东苕溪漕运航道减轻了杭州段运河的漕运压力。盐铁使管理杭州运河的首要工作就是保持航道漕运畅通无阻,故需对运河制定水位标准,并安排专人管理测量。...
2023-10-31 理论教育
杭州往北,运河船只可沿江南运河与太湖流域、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互通往来。上述外地商人往返于杭州销售本地土特产,符合历史的实际情况。[46]这些商贸路线图说明了徽州与杭州之间水运贸易的便利与发达。在杭州运河上经营盐业的徽商则是杭州运河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广东东莞县海商者何亚八,嘉靖时“纠合番船前来广东外洋及沿海乡村”走私贸易,并分道到浙江嘉兴、杭州、宁波、绍...
2023-10-31 理论教育
运河漕务对南宋王朝的统治与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书中研究江南运河疏浚治理的部分,涉及杭州运河与漕运内容。该研究对漕运制度具体内容如漕粮税制、征收兑运和交仓、漕运官制和船制、运河的修治和管理、运丁和屯田、漕运改制、漕运的衰败和停止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尤其对清代土地制度、田赋与江浙漕运税赋问题进行了交叉研究,说明了我国地主制经济性质是漕运制度得以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2023-10-31 理论教育
[4]此外,中国古代研究者也认识到漕运物资也不仅仅是粮食。他们皆是从狭义的概念诠释中国古代漕运的内涵,即认为漕运就是谷物粮食的水运。[7]这种狭义的理解,虽然认识到中国古代漕运的基本特征与基本功能,但是并没有把漕运看成一个不断演变的历史过程。...
2023-10-31 理论教育
两市指的是湖州市和北关市。而其名则可能是由于浙江省湖州一带大量的米粮、竹木茶等山货和蚕丝丝织品水运进入此地有关。据文献记载,都城的米市集中在西北余杭门外崇果院、黑桥头以及市镇湖州市,新开门外草桥下南街和米市桥,时凡统称为“城北米市”。为米业服务的行头、牙人、脚夫等职业人士分工协作,足见此时的杭城米市销售贩卖机制完备,分工细化。三镇分别指的是临平镇、塘栖镇和笕桥镇。...
2023-10-31 理论教育
到元朝中期,杭州城内运河年久失修加之河中垃圾污染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杭州城市民众的日常生活。元武宗至大元年,江浙行省令史裴坚认识到杭州运河漕运久疏管理带来的问题,他要求予以修浚杭城运河:龙山河在杭州城外,岁久淤塞。元后期,杭州运河再次面临严重淤塞,迫使北方统治者不得不再次下令修浚。这也说明元时期的杭州运河漕运繁荣程度不及南宋时期。...
2023-10-31 理论教育
南宋时,“国家驻跸钱塘,纲运粮饷,仰给诸道,所系不轻”,[122]充分表明了当时作为都城的临安是多么依赖运河漕运。[125]临安城市的发展受到运河漕运的影响之深,时人的记述可谓繁多,也是充分的印证。南宋楼钥《真州修城记》中说道:“江湖米运转输京师,岁以千万石计。”...
2023-10-31 理论教育
国外专家有关中国大运河及漕运史的研究也从宏观研究向个案研究变化,表现出明显的研究专业化和具体化。针对杭州运河及漕运议题,海外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日本池田静夫《中国水利地理史研究》中的相关内容。此外,他所提出的“南宋时期的运河文化使杭州成为孕育中国近世文化的摇篮”的观点,对我们研究杭州运河文化及漕运史,极具启示意义。目前以杭州运河文化与漕运史为专项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尚未出现。...
2023-10-31 理论教育
杭州地区与内河水文化有关的信仰有很多,多数跟依靠运河水道或海运贸易的商业有关。这其中尤以崇拜漕运神、潮神、水神、财神、仙人叔婆、路头神、龙王等信仰为盛。此外,图中冯大郎庙同样与江神祭祀有关。现如今,福建、广东和台湾地区的妈祖信仰还十分兴盛,甚至被认为是莆神。宋以来,杭州地区流行的神祇祠庙中,除前文着重提及的与运河漕运密切相关的天妃庙、金龙四大王庙、张司封庙以外,还有张王庙、五显庙、梓童庙等。...
2023-10-31 理论教育
苏轼在任期间,他认真研究了杭州运河河道的水利情况。在杭州运河漕运管理工作上,苏轼尤以疏浚西湖、开导城内二河、整修六井这三项工程贡献最大。他在《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中,详列有关杭州水利工程改造的经费、人工、设备、分界、违禁、管理等具体办法。轼于熙宁中通判杭州,访问民间疾苦。由此观之,西湖之水,尚能自运河入田以溉千顷,则运河足用可知也。轼既深愧其言,而患兵工寡少,费用之资无所从出。...
2023-10-31 理论教育
为了避免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有效控制江南地区,隋炀帝于大业六年在春秋战国以来所形成的人工河道与自然河道的基础上,开凿了由京口至余杭的江南运河。正是在这个时候,隋以来的南北大运河漕运管理体系才真正建立起来。司马光所谓的“置驿官”正是预示着杭州运河漕运管理制度系统化、常规化的开始。江南运河的开通,使得杭州成为南北大运河水运系统一个重要的节点城市,自此杭州的经济与政治地位大幅提升。...
2023-10-31 理论教育
类似《1375年加泰罗尼亚地图》这样赠送给他国贵族的装饰性地图,已经失去了严格的航海实用意义,是一种用于装饰的“波托兰海图”。《1375年加泰罗尼亚地图》东亚部分在积极吸取当时包括《马可波罗行纪》等新地理知识的基础上,该地图对东亚地区的中国北方蒙古地区及宫廷贵族多有介绍。織田武雄、龚缨晏等学者对《1375年加泰罗尼亚地图》的东亚地区的内容做了较详考订。...
2023-10-31 理论教育
十八世纪以来,法国著名汉学家杜赫德于1735年所编著的《中华大帝国志》[64]被认为是此前编成的耶稣会士报道与研究中国之集大成者。其中5张可以确认是1883—1886年格罗夫斯在杭州拍摄的。他还在《在华五十年》一书中,拍摄了当时杭城的河道水门照片。十九世纪以后,欧美关于杭州运河的内容越来越多。...
2023-10-31 理论教育
六朝时期,秦以来的江南运河又进一步发展。而钱塘江南岸的浙东运河则是六朝时期江南运河向东延展和完善的代表性工程。所以,该时期钱塘江和浙东运河间频繁漕运的事实,不言而喻。浙东运河西段漕运功能的显现,自然也要求杭州里运河系统不断完善。杜元懿所谓“商旅往来,倍多常岁崐。西陵牛埭税,官格日三千五百;如臣所见,日可增倍”的税收财报分析,确证了杭州运河漕运贸易交易的繁荣。...
2023-10-31 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