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灾保险是指对旱灾风险进行管理、规避、消解、转移、分摊和对风险造成的损失进行约定补偿的一种制度安排。旱灾保险除具有商业保险的基本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风险单位是指发生一次灾害事故可能造成保险标的的损失范围。一旦灾害发生,同一风险单位下的保险标的同时受损,旱灾风险难以在空间上有效分散,保险赖以存在的风险分散机制难以发挥作用。灾后经济损失评估是保险理赔的重要依据。...
2023-07-29 理论教育
旱灾保险是指对旱灾风险进行管理、规避、消解、转移、分摊和对风险造成的损失进行约定补偿的一种制度安排。旱灾保险除具有商业保险的基本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风险单位是指发生一次灾害事故可能造成保险标的的损失范围。一旦灾害发生,同一风险单位下的保险标的同时受损,旱灾风险难以在空间上有效分散,保险赖以存在的风险分散机制难以发挥作用。灾后经济损失评估是保险理赔的重要依据。...
2023-07-29 理论教育
2007年8月,安徽省启动能繁母猪保费补贴工作,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正式开始。2009年2月,安徽省农险办印发《2009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要点》,试点工作全面推开。2011年发布的《安徽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办法》,以及安徽省财政厅发布的《2013年安徽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办法》,对2008年的实施意见相关内容作了进一步的明确和修订。在16个市、2个直辖县和安徽省农垦集团全面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安徽省洪水保险试点实施情况。...
2023-07-29 理论教育
北京市的农业规模相对较小,又具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相比全国其他省份,地方财政给予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较大,财政补贴资金实行上不封顶。北京市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采取的是政府主导下商业运作的模式。表3.1北京市2014年政策性农业保险费率明细表续表...
2023-07-29 理论教育
B公司针对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在冬小麦生长期对产量的影响程度开发了小麦种植天气指数保险。表7.4小麦种植天气指数保险的保险责任续表B公司小麦种植天气指数保险费率测算过程1)指数设计原则。表7.5小麦种植天气指数保险承保情况2)赔付情况。从实际操作结果来看,天气指数保险中的干旱指数大体反映了实际损失情况。...
2023-07-29 理论教育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耕地复种指数提高,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城乡生产和居民用水量大幅度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更趋紧张,干旱造成的损失更加严重。195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639.2亿kg,2013年达到6019.4亿kg(附表2);全国粮食平均亩产1952年88kg,到1996年已提高为299kg。全国耕地复种指数新中国成立初为1.27,到2006年增至1.55。中国科学院研究得到我国最大复种指数潜力理论值为1.98。...
2023-07-29 理论教育
保险保障范围的科学合理与否,关系到旱灾保险制度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清晰的界定保障范围是保险制度建设的关键环节,是保险产品设计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就旱灾保险制度本身而言,其范围应该包括旱灾影响范围内、与旱灾风险引起的直接费用和损失相关的财产和人畜,以及与财产和人畜有关的利益和责任等。因此,在旱灾保险起步试点阶段,可先考虑将农作物作为保险标的,进行投保,保障范围限定在农业生产领域。...
2023-07-29 理论教育
保险的规则集中体现在保险法律法规中。经过20多年商业保险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现代保险法律法规和制度。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已颁布实施的《保险法》及《农业保险条例》中都未涉及旱灾保险的相关条款。灾后经济损失评估是保险理赔的重要依据。...
2023-07-29 理论教育
据《2014中国水旱灾害公报》统计,1950—2013年间,我国年平均受灾面积2112.48万hm2,年平均成灾面积942.98万hm2,年平均因旱粮食损失162.29亿kg。其中,2000年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干旱灾害,受灾面积4054.07万hm2,成灾面积2678.33万hm2,因旱粮食损失599.60亿kg,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和因旱造成粮食损失均为64年来最大值。1950—2013年旱灾及粮食损失情况见附表2及图1.1和图1.2。...
2023-07-29 理论教育
影响旱灾的自然因素又可分为气象因素和水资源因素。由于上述气候、地理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决定了我国不同地区旱灾特点,即秦岭、淮河以北春旱突出,俗称“十年九春旱”,这一地区有时春夏连旱或春夏秋连旱;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是伏旱或伏秋连旱;西南地区多冬春旱,以冬春连旱为主;华南地区秋冬春常有旱情;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西部常有旱灾。...
2023-07-29 理论教育
1)旱灾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不建立独立运作的旱灾保险制度难以发挥保险的作用。旱灾损失的严重性,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只有将旱灾保险作为一个险种,建立独立运作的旱灾保险制度,才能保证干旱灾害风险有效地分散。1)旱灾保险基础市场不够成熟,没有形成独立的保险体系,缺乏保险实施的技术支撑。...
2023-07-29 理论教育
在旱灾保险独立运作的实施方式下,旱灾保险制度设计需要考虑我国旱灾发生的严重性、保险的保障范围和保障程度、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制度要素。旱灾保险的保障范围,一般来说主要是农作物和牲畜等农业产品、城镇居民饮水等。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设计旱灾保险独立运作实施方式下的运作模式时,必须明确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合理分割政府与市场的职责,明晰旱灾保险市场中各行为主体需要扮演的角色。...
2023-07-29 理论教育
1982年,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恢复试办的农业保险是与其他商业保险业务混合经营的。农业保险迎来了一个喜人的发展高潮。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保险的发展。根据保监会的调查,许多试点地区的农业保险保费都由省级和市(县)级的财政补贴予以支持,补贴比率平均达40%以上。在中央的引导和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农业保险一举扭转颓势,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中央财政支持对农业保险发展的作用十分明显。...
2023-07-29 理论教育
针对洪水等自然灾害风险,国外一些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保险制度。近年来,我国干旱灾害多发频发,涉及面广,损失大,探索建立旱灾保险制度十分必要和紧迫。国内外相关实践表明,对于随机发生的自然灾害,建立完善的保险制度是应对灾害风险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
2023-07-29 理论教育
目前,世界上大约有120个国家开办了农业保险。目前,欧盟正在考虑改变这种运作模式,建立类似美国、加拿大模式的农业保险制度。1)农业保险实施情况。在1939年《联邦农作物保险法》正式出台前,美国的农业保险已有40多年的实践和研究。...
2023-07-29 理论教育
各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先后尝试了5种农业保险运作模式。“共保”方式是国内外保险界对损失概率不确定的重大项目和罕见巨灾的一种理想的农业保险运作模式,可以降低独家承保的风险,提高化解巨灾风险的承受能力。《条例》明确“国家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农业保险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和协同推进的原则。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确定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2023-07-29 理论教育
图6.1旱灾保险独立运作实施方式下的运作模式保险公司作为旱灾保险的经营主体,独立运作,自负盈亏。赔付率超过160%时,保险公司启用大灾风险准备金和再保险机制进行赔付,不足部分申请政府重大旱灾风险基金给予补偿。当赔付率在300%以内时,由省级旱灾风险基金对保险公司赔付不足的风险损失给予补偿。...
2023-07-29 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