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另一面是想说说。不辨路径是不知,收效不大是所知未必恰当,总之都需要“明辨”,然后“笃行”。我的所知中有什么可以称为“明”的吗?这是“眼”的一面。现在,谨把这个老想法再说一遍,希望高明的读者能够以苏东坡的雅量待之,不弃“姑妄言之”而已。...
2023-08-07 理论教育
还有另一面是想说说。不辨路径是不知,收效不大是所知未必恰当,总之都需要“明辨”,然后“笃行”。我的所知中有什么可以称为“明”的吗?这是“眼”的一面。现在,谨把这个老想法再说一遍,希望高明的读者能够以苏东坡的雅量待之,不弃“姑妄言之”而已。...
2023-08-07 理论教育
句子有没有结构方面的标志,取决于我们对标志的效力的看法。如果必须有绝对的效力才能称为标志,我们自然就得承认,句子并没有结构方面的标志;如果有相对的效力也能称为标志,我们就可以说,句子也有结构方面的标志。这种结构就是主谓关系的结构。...
2023-08-07 理论教育
但句子的类型很复杂,有的结构不同于主谓句,却也常用,是“非一般的句子”,即本书所要讨论的“非主谓句”。说一般的句子是具备主谓的,这句话并不错;因为这是叙述事实,不是提出规律。没有主语,而是完整的句子,这是与主谓句迥然不同的,所以无主句属于一般的主谓句以外的另一个类型。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与一般的主谓句比较,它们的结构都是有些特殊的。...
2023-08-07 理论教育
是不是紧缩句,有时候只是皮相地看形式还不行;同样的语言格式,表示的意义不同,就可能属于不同的结构。后一句,“就”虽然也在两个谓语(动词)中间,可是没有起关联作用,只是加在“怕”前面,表示强调,这一句就不是紧缩句,而是具有连动式谓语的单句。因此,前一句是紧缩句,后一句是具有连动式谓语的单句。分辨紧缩句和具有连动式谓语的单句就是这样,有时候我们不能单凭形式,还要体会它表达的是什么意义。...
2023-08-07 理论教育
与粉饰造作和累赘拖沓相比,板滞沉闷是个更难对付的症状。其五,假定人人都信服了,就是说,承认它是病,想治,化板滞沉闷为轻快活泼,却很不容易。因为有以上几难,所以处方之前,要先搞清楚什么是板滞沉闷。这可以从郑重严谨与板滞沉闷的分别说起。但这不是主要的,因为名作家如鲁迅先生,是很多种文意都写,可是没有一篇是板滞沉闷的。...
2023-08-07 理论教育
规格,事似乎很小,内容却很繁琐,影响却很讨厌;做编辑出版工作的人多半很怕它,尤其整理大部头著作,几乎不敢设想在这方面不出问题。b.序码与其后的文字间,有的空一格,有的不空。c.每段开头低两格却忘了低格或低了一格。d.引文独立抄,首行低三格,以下各行,此处低三格,他处低一格。e.标点,应该参考出版物的格式,一行头一格不出现“,”“;”“。”...
2023-08-07 理论教育
比如家长送来几个学生,保证,甚至经过检验,资质都是中人以上,恳切地希望,经过一段时间,老师把他们教“会”了。打算分作四个题目谈,这一节谈“师生之间”。师,一位,生,相当多,四十上下。教师,有学识、经验、性情等方面的差异,都会影响教学,留到下一节谈。...
2023-08-07 理论教育
两个主语不同的单句连着说,如果后一个单句的主语不说出来也可以意会的时候,就常常为了紧凑而略去,把剩下的谓语附在前一个单句的后面连贯地说出来,这样就构成紧缩句。可是由于想说得紧凑,就改变了结构——后一个单句的主语略去;剩下的谓语直接附在前一个单句的后边,不再停顿;有的并且加上相应的关联词。就是孟先生给我出好主意也甜不了!...
2023-08-07 理论教育
此外,在《中国语法理论》里还多举了一种口语里少见的“转折式的紧缩”。从上面举的例句可见,王先生定的紧缩范围是比较宽的。这是因为,王先生主张:所谓紧缩,须具备下列的两种情形:1.念起来只像一个句子形成,中间没有语音的停顿;2.不用联结词“而且”,“以便”,“因为”之类,只把两个意思粘在一起。...
2023-08-07 理论教育
“因为有些场合要考作文”,这是上学已久将要离开学校的大孩子们的可能想法。“因为有些意思,不只要说,还要写下来,甚至不必说而必须写下来”,这是近于“三十而立”直到老成持重的许多人的可能想法。一般说,作文之为必要,理由不过如此而已。因为习惯如此,所以无妨说,想表达深远的内容,我们要用文,不宜于用话。这样,人生上寿不及百年,柴米油盐,杂事无数,还要不惮烦而用力作文,其原因就是非常明显的了。...
2023-08-07 理论教育
前面介绍的各种类型的紧缩句,绝大多数有两个谓语。此外,紧缩结构还可以有其他用途。跟作其他成分比较,紧缩结构作主语、状语是少见的。紧缩句作了句子成分,它本身不再是句子,我们可以称它为紧缩句结构[2]。[1]以下没有举紧缩结构作一般谓语的例,因为这里面还有问题。[2]不称为主谓结构,因为它能不能算作单句那样的一主一谓的结构,还有问题。...
2023-08-07 理论教育
涉及在语言的学习中多读多写与理性知识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等问题,就目前说,大家的认识还不一致,甚至很有分歧,所以需要多说几句。这是特别重视“熟”的一方面,放松甚至不管“知”,即组词造句规律的一面。以知统熟甚至以知代熟的办法是新的,我们不能不考察一下,效果究竟如何。这可以说明,就是在判定对错上,占上风的仍旧是习惯,不是知识。问题还不到此为止,因为过于强调知,它就不可避免地要扩张地盘,侵犯熟。...
2023-08-07 理论教育
内容之一是“言之有物”,之二是“关于一己之见”。言之有物,意思是文章要有内容;所谓有内容,意思是不管题材是什么,内容都要有价值。多数人首肯,或一部分人首肯,表面像是来自主观,实际却离不开客观标准。所记之实要有用。难的是说某一记实没有用,没有价值。说理,能够言之成理,即使一时不能获得绝大多数人认可,我们还是应该承认是有价值的。言之成理就有说服力,即使不能使人人心服口服。...
2023-08-07 理论教育
关于文章的开头结尾等等,我本来不想写,因为没有什么话好说。这货真价实和好包装就表现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以及其间,或借用厨房烧鱼的习用语,中段。把开头和结尾比喻为包装也许不很恰当,那就换个办法,比喻为饭馆站门的好招待员。文章也是这样,开头好,有吸引力,把读不读两可的读者吸引来,使之必读;结尾好,有挽留力,使读者读后还回味,久久不能忘怀。...
2023-08-07 理论教育
作文一般是就题发挥,所以先谈题与文的关系。但也不是毫无自由,即使内容方面不容许有较多的出入,表达方面还是可以独出心裁的,譬如不写成一、二、三、四的条条,而写成先无知后有知的感受。以下混在一起谈谈审题之后、成文之前的运筹,也就是怎么样使文与题能够巧妙地配合。(二)大题小作与小题大作。(三)正题反作与反题正作。(四)就题写与就己写。...
2023-08-07 理论教育
简单而形象地说是“藕断丝连”。藕,切断,比喻是文章的句和段,要断得整齐、利落;丝,恰好谐音,是思,即思路,要连得紧密、自然。现在谈关于作文的一些问题,藕断丝连的想法躲不过了,所以只好硬着头皮把这既质实又难于抓住的事物尽力之所及梳理一下。以上解释举例,断和连分开说。若干小的意组可以组成较大的意组,表现为文章中的“段”。有同有异,所以要用粗丝连...
2023-08-07 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