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纸、烛等是“傩戏师在举行法事时的必备道具,其用法与寺庙中相同,主要是用来祭神祭祖送鬼神,也就是当‘阴币’用,让邪魔鬼怪拿着阴币远离主家。烧香的青烟上南天门,奉请玉皇和诸位神圣。起到天神鬼相通、求神拜祖、以祈平安的作用”[28]。“供品在傩戏中是用以祭神祭祖用,有肉、豆腐、粑、水果等。傩戏开始前,将这些供品分别摆在几个傩案前,以求神灵和祖先前来享用,而保主家平安吉祥。”...
2023-08-04 理论教育
香、纸、烛等是“傩戏师在举行法事时的必备道具,其用法与寺庙中相同,主要是用来祭神祭祖送鬼神,也就是当‘阴币’用,让邪魔鬼怪拿着阴币远离主家。烧香的青烟上南天门,奉请玉皇和诸位神圣。起到天神鬼相通、求神拜祖、以祈平安的作用”[28]。“供品在傩戏中是用以祭神祭祖用,有肉、豆腐、粑、水果等。傩戏开始前,将这些供品分别摆在几个傩案前,以求神灵和祖先前来享用,而保主家平安吉祥。”...
2023-08-04 理论教育
《扎坛》之一《扎坛》之二《扎坛》,内容主要是重安新坛,表明旧坛拆除,盖新坛以便驻扎兵马。其仪式需要关起堂屋大门在屋内进行,以免招回的“兵马”四处乱跑。仪式具体内容及程式如下:《扎坛》仪式进行过程中不用锣鼓,不动响器,主要由巫师清唱,有一人帮腔。挽诀之后进行“打卦”法事,这里的打卦较有讲究,由事主全家的总人数决定卦的阴阳。...
2023-08-04 理论教育
《打红山》又叫“开财门”,是原始巫术性特别强、氛围特别严肃的一出法事。交给事主时兴讨红包,同时送祝福给事主。《打红山》在整个还坛神仪式中最为特殊,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这折法事的案子布置和前面有所不同,坛前的席子上放置一个倒扣的簸箕,上面放置插有司刀、香烛的升子、几张钱纸、一个空盘子。一般端公不愿意做签头师,签头法事较为恐怖和神秘。关键是,签头法事不顺利的话对端公自身有很大影响。...
2023-08-04 理论教育
恩施傩戏宗教性祭祀表演主要指以三岔“还坛神”的25坛法事以及红土、鹤峰“傩愿戏”的24坛法事、“正八出”为代表的“傩祭”仪式戏表演,它以迎神、送神为主,基本上为祭祀性的法事表演,娱人的成分很少。因此,只能认定为一个由“傩仪”向“傩戏”发展的“前傩戏”状态,不能说已经发展成为正宗的“傩戏”阶段,它集中展现了“傩祭”原汁原味的整个仪式过程,可以说是典型的宗教性祭祀表演。...
2023-08-04 理论教育
同时成立三岔乡傩戏传承表演队。2003年2月,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的全国第五届“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命名大会上,三岔乡因其特色鲜明的傩文化获称“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4年,鹤峰县燕子乡清湖傩坛第四代坛主黄茂庭被恩施州人民政府命名为“恩施州民间艺术大师”,享受州政府民间艺人生活补贴。2006年12月,土家傩戏大师、三岔乡傩戏第27代传人、最后一位有能力“掌坛”大型傩仪的“端公”谭学朝去世,“还坛神”成为绝响。...
2023-08-04 理论教育
我国傩戏面具较具代表性的分布地区有贵州地区、安徽贵池、湖南湘西、甘肃地区和藏区藏戏面具。贵州地区的傩戏面具深受当地多民族文化渗透的影响,而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等因素,也为当地传统傩文化的保留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江西部分地区傩戏面具中的武将面具,又与贵州的武将面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2023-08-04 理论教育
恩施傩戏从“傩仪”发展到“傩戏”阶段,已经具备了王国维之“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的戏剧四要素,其戏剧性的傩戏表演主要体现在红土、鹤峰“傩愿戏”以及三岔改创编的部分新傩戏剧目中。相较于以宗教性祭祀表演为主的三岔“傩坛戏”,其表演特点主要有四:其一,“戏多祭少”。如改编了戏剧性更强的《祭猪》《大开山》《傩祭》等几出新傩戏。...
2023-08-04 理论教育
长期以来,恩施傩戏面具均系师教口传,手工制作。就目前所能看到的相关实物资料、以及恩施本地傩戏艺人的回忆而言,恩施地区的傩戏面具主要采用传统木质材料完成。谭学朝是恩施傩戏第27代传人,也是恩施市傩戏、傩面具制作工艺最系统、最全面的唯一继承人。谭学朝对三岔傩戏做出了重要贡献。傩戏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尤为重要。...
2023-08-04 理论教育
恩施傩戏面具的构图不仅注重典型化手法、变形和虚构手法的运用,还强调以符号点题的方式凸显人物的特殊身份。恩施傩戏面具制作者雕刻的雷震子面具,就很好地体现了符号点题手法的应用原则。而面具艺术在接受这一创作原则的基础上,还会在面具人物上运用一些具有明确指向性的图案,这就是符号点题手法在恩施傩戏面具中实际运用的例证。这些符号,既用于帽盔、头饰,也添加于额头、面颊等部位。...
2023-08-04 理论教育
通过考察(上图),我们可以发现,以“开山大将”为代表的傩戏面具主要采用了人物造型的变形手法,它保持了与上古时期图腾相对一致的人物造型方式——主要采用人首兽面或兽首人面。“所以这样的人神一般处理为以人面为主,但人面无论如何变形也达不到震慑的效果,故不得不保留了一些动物的特征。”...
2023-08-04 理论教育
《拆坛放兵》,“拆坛”,即端公行法事拆“坛钵”;“放兵”,即放“坛神”的阴司兵马。这折法事旨在为主家定“坛钵”,即拆除坛神老爷旧的金銮宝殿,放出阴兵司马。其二,拆坛,由拆楼先师一步一步地将坛场拆除,一并将旧有坛钵的物件拆出坛场。“坛钵”有诸多禁忌,法师拆坛放兵时虽未穿专门的法衣,但其整个法事进行的环节均严守规矩,如其对唱词、动作、步伐、手势要求都很高,尤其是步伐,在“踩九州”环节更具宗教意义。...
2023-08-04 理论教育
[22]根据傩戏面具人物角色,恩施傩戏面具可以分为正神面具、凶神面具和世俗人物面具三大类。[28]除了上文介绍的正神面具之外,恩施傩戏中的正神面具还有很多,较具代表性的有唐氏太婆等。傩戏面具中此类介于正邪之间的特殊形象,恰当准确地展现了原始先民对神灵的基本认识。...
2023-08-04 理论教育
从精神表达的意义指向而言,神图主要是指用以描绘三清、西方三圣、释迦牟尼、孔子等被赋予了宗教性内涵的人物图画,神图多为主神。而神挂在囊括神图基本类型的同时,还将傩坛中具有装饰性、审美性功能的宗教配饰纳入其中。他们认为主持傩坛者自身的修为和傩坛的神挂、神图能够为法事活动提供神力,从而实现满足事主的预设目的。...
2023-08-04 理论教育
《招兵》之一《招兵》之二《招兵》,即将兵招回,其内容是找回放出去的兵。这折法事的模仿性极强,综合并频繁运用了各种法术手段,模仿坛神老爷出坛招兵、点兵、领兵回坛的全过程。[10]继续打卦到出顺卦为止,所有兵都招回后,还特别强调“莫留残兵在外头”[11]。由《招兵》法事的陈设及其程式等,可以窥探其浓厚的法术意义。除此以外,有专门的招兵信号:场坝外燃烧的一堆旺火和挂在竹竿上的“统兵杨葛大二三郎”招兵旗。...
2023-08-04 理论教育
三岔傩戏的乐队班子亦称“坛”,班主则称坛主或掌坛师。下附2011年傩戏《大开山》培训人员名单[8]:其中:戴面具4人伴奏5人戴面具b角1人在三岔乡文体服务中心的扶持下,目前,三岔乡形成了一个正式的“三岔傩戏表演队”,团队成员共计17人。...
2023-08-04 理论教育
20世纪四十年代,他为躲避国民党的追杀逃亡湖北,落户于鹤峰县铁炉坪江家湾。多年来,备受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的关注,是铁炉、江口一带傩愿戏的唯一掌门人。1935年岁父亲甘照林乞讨到湖北,落户于鹤峰县铁炉坪江家湾,后来由于他二叔甘松林没有儿子,就过继给了他二叔,甘松林是养父。20世纪70年代在鹤峰县铁炉乡江家湾小学任民办教师,1975年因婚姻迁往湖南省桑植县长潭坪乡赤石坪村至今。...
2023-08-04 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