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则充满着求才热情的求贤令。在曹操看来,不只“受命”之君、“中兴”之君应该求贤若渴,就是他所处的大乱世,也应把“求贤之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第二道求贤令制定于建安十九年的十二月。这道求贤令可以看成是第一道求贤令的补充和发展。实际上还是第一个求贤令中强调的“唯才是举”。第三道求贤令发布在建安二十二年的八月。...
2023-08-31 理论教育
这是一则充满着求才热情的求贤令。在曹操看来,不只“受命”之君、“中兴”之君应该求贤若渴,就是他所处的大乱世,也应把“求贤之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第二道求贤令制定于建安十九年的十二月。这道求贤令可以看成是第一道求贤令的补充和发展。实际上还是第一个求贤令中强调的“唯才是举”。第三道求贤令发布在建安二十二年的八月。...
2023-08-31 理论教育
刘裕是个有远见的政治家,他这一政治遗嘱的价值不只在当时,可以说延及百年;不只影响了宋代,还影响了南朝的整个政治。在宋王朝的内斗中,大权集中到了将军萧道成手里。479年,他学宋的首位皇帝,实行了禅位,称齐高帝。青瓷带盖莲花尊宋王朝前期还有一个相当长的安定期,而齐王朝没有,从第二代齐武帝时期就开始进入了混乱的内斗期。...
2023-08-31 理论教育
原始道教形成于东汉晚期,开始时流行于民间,往往被用来发动反政府起事。此为研究道教的重要资料。这些改革使道教更加成熟。道教徒的最高目标,就是活着成仙,而不是死后回到神的左右,这与其他宗教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反差。道教追求的是现世的解脱而不是来世超生。统治者看重的是道教能够积极引导人们向善,在民众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所以予以承认和支持。...
2023-08-31 理论教育
按理说问题可以解决了,但是,孙权并不以此为满足,他的目标是要夺取刘备手中全部的荆州。这一年,刘备封关羽为“前将军”,得意忘形的关羽率军北上攻樊。当时刘备政权内部是有不同看法的。刘备自身出于所谓的“兄弟”之情,坚决主张对孙权用兵。当时传言汉献帝见害,刘备也就顺势称帝,并积极准备东征。这一“烧”使刘备的军队大乱,死伤无数。临死前,刘备“托孤于丞相亮”,并要求自己的儿子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2023-08-31 理论教育
彩绘陶牛车从北魏王朝灭亡的534年,到隋王朝灭陈的589年,总共不过五十五年的时间,在北方却产生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四个分裂的王朝,政局的乱象和短暂由此可见一斑。因为他的存在,其国号仍然称“魏”。不久,高澄遇刺身亡,弟高洋继任,任齐王。它控制的地域有今黄河下游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及苏北、皖北的广大地区。北齐政权晚期,高洋的儿子是汉族夫人所生,高洋认为他生性软弱,没有鲜卑男子横刀立马的英雄气概,因此...
2023-08-31 理论教育
诸葛一生唯谨慎,这是后人对他最中肯的评价。诸葛亮亲自制定了《汉科》作为一国的法度。诸葛亮以治军严明著称。认为诸葛亮能垂名千古,与他的八阵图是分不开的。诸葛亮还让人锻造了一种钢刀,十分锋利,是步、骑兵手中最常用的武器。这是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的动因。他一生只活了五十四岁,死在征途上。中国人民永远记住了诸葛亮这个名字,并把他视为民族智慧的化身,并不是偶然的。...
2023-08-31 理论教育
岭南长期处于较为落后的境地。但是,这里要指出的是,三国时期东吴对岭南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开拓,在某些方面已经有了突破性的长进和发展。尧是传说中的人物,这些传说反映了远古时代的人们对中原地带与岭南地区联系的依稀记忆。当时这里的经济文化确实大为落后于其他地区,中央政府的直接介入,对岭南的开发起了促进作用。而直接与岭南地区交往并建立行政管理机构的是东吴政权。这里就东吴对岭南的开拓作一些具体的分析。...
2023-08-31 理论教育
在晋代,社会生活中被认为最重要的是“品”。曹操一死,曹丕的心腹陈群马上提出了“九品官人法”,一下把这个“品”字提了出来。他认为“魏立九品,权时之制”,是长久不了的。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其他人能将“九品中正制”批评得如此透彻。刘毅说的“九品中正,实为乱源”,完全正确!刘毅等人用“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十字,清晰地描画出了西晋上流社会的面貌。...
2023-08-31 理论教育
在这股流民潮中,也夹裹着西、北边陲少数民族的内迁潮。正是这股少数民族的内迁潮,引发了西晋末到隋统一全国前约三百年间中国北域政治舞台的多变。这些内迁的少数民族指的主要是匈奴、鲜卑、羯、氐、羌。河西走廊在魏晋时又涌入大量的移民,成为汉族与少数民族共居之地。他们的反抗、建国也是由错综复杂的原因造成的,有汉族统治者的压迫的因素,也有少数民族统治者野心的因素,还有某种偶发因素。...
2023-08-31 理论教育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自228年第一次北伐,到234年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六年间魏、汉间有六次较大的战争,其中五次是蜀汉发动的进攻,一次是魏国的进攻,这一般称之为诸葛亮“六出祁山”。他亲率大军向西北的祁山方向进攻。魏国朝野为之震惧,急忙派出名将张郃率五万精兵前来抵挡。这时张郃带兵出击,蜀军狼狈出逃。张郃之死,对魏国来说是军事上的重大损失。...
2023-08-31 理论教育
西路军面对的对手就是所谓“南人”的首领孟获。诸葛南征的三支队伍各自取得了胜利,最后对当地少数民族的首领孟获造成了合围之势。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这段“七纵七擒”的带有传说故事性质的记述,应该说大致上还是可信的。“南人不复反矣”也是基本符合历史真实的。应当说,“夷汉粗安”这种说法是恰如其分的。...
2023-08-31 理论教育
晋元帝司马睿像此时的司马睿无兵无权,为了避免杀身之祸,他采取了谦恭退让的方略,尽量不卷入八王之乱的漩涡之中。司马睿同意这样做,但苦于找不到机会。而很大程度上司马睿又是借重于东海王越的权威。在王导的建议下,司马睿迅即由下邳移镇建业。白寿彝先生指出:“司马睿就从建业起家,开创了东晋帝业。”司马睿也委顾荣等人以重任,让他们参与军政机要事务。...
2023-08-31 理论教育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到:“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和,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到得曹操统一北方,刘备立足荆州之时,孙氏东吴之成为“三国鼎立”中的一足,已成定势。孙策在江东扫除了诸多地方割据势力,发展很快。孙权曾随其兄长转战江东,立下了汗马功劳。孙策死后,孙权遵守兄长“举贤任能、各尽其心”的方略,重用张昭、周瑜等贤才,很快使江东的局面稳定了下来。...
2023-08-31 理论教育
为了挽救危局,东汉王朝宣布赦免党人,解除党锢,还要求各地的豪族武装起来,与官兵合力阻截农民军。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示意图很快,黄巾军被镇压下去了,东汉王朝也在起义军的冲击下轰然倒塌了。黄巾大起义以后,东汉政府想组织一支新军,来加强保卫首都的力量。部曲是东汉时期豪强地主的私家武装。经何进、袁绍、董卓这样几度折腾,又经过几度混战,到汉献帝建安元年时,全国已经形成了群雄割据的局面。...
2023-08-31 理论教育
就在这节骨眼上,曹丕的心腹之臣陈群提出了九品官人法,标志着九品中正制的出笼。九品中正制的产生,标志着用人制度上的一种大变革。不少学者认为,九品中正制初行阶段既纠正了曹操时重才不讲德的偏差,又建立了比较完备的选官议官制度,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而,九品中正制的出台本身是为了“衣冠士族”谋出路的,这一制度必然是为士族操纵政坛打开了方便之门。...
2023-08-31 理论教育
再加上连年的天灾更为流民的大量产生创造了条件。骑马仪仗俑陶骑马俑陶牛车北人南下的狂潮,据学者统计,从司马睿移镇江东到南朝宋统治的约一百五十年间,前后有七个时期,南下的人众集中在荆、扬、梁、益四州。可见,当时流民的分布差不多遍及我国南方、东南沿海、西南腹地的广大地区。对待流民,实际上是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的。流民的另一种形式是各少数民族的内迁。...
2023-08-31 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