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获得认可,武将开始按照皇帝和文官的标准努力改变自己的形象。在北宋武将中,有一位武将得到了皇帝和文官的赏识,那就是曹彬。曹彬先后参与过灭蜀和南唐的战争。曹彬一路是此次北伐的主力部队,现在主力受到重创,其余两路宋军不得不撤退。战后,曹彬因指挥失误而受到处罚。除了谨慎,曹彬身上还流露出当时武将少有的一些品质。赵匡胤对曹彬的清廉颇为满意,授予他宣徽南院使、义成军节度使。...
2023-08-19 理论教育
为了获得认可,武将开始按照皇帝和文官的标准努力改变自己的形象。在北宋武将中,有一位武将得到了皇帝和文官的赏识,那就是曹彬。曹彬先后参与过灭蜀和南唐的战争。曹彬一路是此次北伐的主力部队,现在主力受到重创,其余两路宋军不得不撤退。战后,曹彬因指挥失误而受到处罚。除了谨慎,曹彬身上还流露出当时武将少有的一些品质。赵匡胤对曹彬的清廉颇为满意,授予他宣徽南院使、义成军节度使。...
2023-08-19 理论教育
宋代的律有两种,一是国家法典,二是少量的单行律。太祖建隆三年,乡贡明法张自牧、判大理寺事窦仪等人相继上书,建议重新编修法典。窦仪等人还将唐律中“余条准此”的规定辑出,汇编在一起,别为一门,以避免在使用法律过程中有所遗漏,首创综合性法规之门。...
2023-08-19 理论教育
《三朝北盟会编》是记录宋与辽、金政权交涉、和战的一部史书。《三朝北盟会编》的作者是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按时间顺序编排材料,在每事之前又加入类似于标题的提纲,后附有关资料,实际上是在按年编排的同时又以事分类,兼备编年体与纪事本末体的特征。《三朝北盟会编》广泛收集了当时官方和私人有关宋金关系的言论和记述。《三朝北盟会编》所征引的大多数著作的原本今天已经失传。...
2023-08-19 理论教育
宋朝的疆域不及汉唐,但在中央集权的强化程度上却远远超过了汉唐。一个明显的例证就是像汉末三国、唐末五代这样长时间的地方割据的局面在宋朝并未出现。赵宋立国直承五代,如何避免成为“第六代”,是宋朝开国君臣的首要大事。需要指出的是,中央集权的实现是建立在地方分权的基础上的。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也体现在皇权制度中,权力逐渐向皇帝集中,而臣僚之间则维持了互相制衡的分权局面。...
2023-08-19 理论教育
由于北宋政府推行募兵制度,北宋军队数量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根据宋朝募兵制度规定,士兵一旦被招募,便终身“仰食于官”,即便是年老体弱后也不会被淘汰,成为终身的职业兵。大臣田况在上奏中提到,与西夏作战的北宋骑兵最高番号“龙卫”中的一些士兵甚至不能披甲上马。...
2023-08-19 理论教育
在这种情况下,贵金属白银的货币化倾向日益增强,使用数量较前代大为增加,使用范围也显著扩大。国家财政支出使用白银的数量一直在增长。具体而言,白银的用途主要有两大项:一是赏赐,二是军费。南宋军费中的白银主要用于支给兵券,也就是军士俸饷,兵券用银、钱、会子按比例发放,根据乾道八年枢密院所定诸军支给之例,白银所占比重为30%~40%。宋代白银形制最普通的是铤形。...
2023-08-19 理论教育
南宋时纸币已经成为一种普遍使用的通货,不仅流通范围遍及东南、两淮、荆湖及四川各地,且种类繁多,最初使用关子,后一度改为交子,但最通行的是会子。端平元年蒙古灭金,南宋面临亡国危机,通货膨胀也日益恶化。然而新关子发行以后,物价飞涨,二百贯关子还不够买一双草鞋,南宋经济此时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2023-08-19 理论教育
宋代织绣业在前代的基础上又有发展,品种增多,质量提高。四川蜀锦、定州缂丝、苏州刺绣是宋代的三大名产。缂丝有所谓“通经断纬”的说法,织造时只有经丝贯穿全幅,纬丝则视图案需要,与经丝交织,织成图案,反正如一。宋代刺绣已经从织染业分离出来,成为一种专门的工艺,政府有专门的文绣院,民间也出现了专以刺绣为业的人,称为“百姓绣户”。...
2023-08-19 理论教育
在打压武人实力的同时,北宋从建国之日起,历朝皇帝就有意识地提高文臣的政治地位,处心积虑地营造整个国家“崇文”的气氛。在皇帝若明若暗的推动下,北宋重文抑武的大政方针得以确立,文人地位越来越高,相比之下,武人地位越来越低。长此以往,无疑会影响到宋代武将队伍水平的提高,直接导致宋代军队在对外作战时的力不从心。一个地位卑贱的官妓,竟然敢在公开场合嘲笑朝廷地方高级将领,可见武将不受世人重视之一斑。...
2023-08-19 理论教育
北宋时期使用的火器主要有弓火药箭、弩火药箭等。北宋末年,宋人在抗金战争中发明了“霹雳炮”“震天雷”等杀伤力较大的火炮,这是对前代“机发火包”的一种改进,它们实际上是一种铁质火药包,依靠投石机发射,与后来依靠爆炸力发射的管形火炮不同。长竹竿火枪和突火枪的出现是兵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宣告了管形射击火器的正式诞生,为火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是近代枪炮的鼻祖。...
2023-08-19 理论教育
后来科目逐渐增加,制科允许在职官员及平民百姓,经所在官府推荐应试,如苏辙便是已考中进士,此后复举制科。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臣僚上疏制举不合时宜,遂令诏罢之,这是宋代第一次罢制举。哲宗元祐二年四月,又正式恢复制举,但仅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一科。由于制举考试难度大、要求高,两宋录取总额仅四十人,但是被录取者多获重用,不少人成为宋朝有影响的政治家。...
2023-08-19 理论教育
同散敕一样,例不具备普遍行用的法律效力,要想使它上升为一般法律,也要对它进行编修,使之成为通行的成例,这一过程称为编例。到徽宗时期,出现了大量“引例破法”的事实。这表明例不但与敕、律有同等效力,某些情况下甚至优先于敕、律适用。总体而言,宋代的法律形式大体上可以划分为性质不同的两类,一是律,二是敕、例。...
2023-08-19 理论教育
宋学的产生和演变,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也受到其时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发展的深刻影响。强烈的经世取向促使儒学向通经致用转变,成为宋学的重要特色,也是其得以保持强大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两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一个高峰,在世界范围内也处于领先地位,这不能不对宋代学术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2023-08-19 理论教育
山水画尤其是水墨山水画,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两宋时期,山水画开始勃兴,进入兴盛阶段。两宋山水画因南北地域、源流的不同,形成南北分立格局下的多样风格。北宋时期,山水画呈现出北派偏盛的局面。南方山水画派的代表是董源和僧巨然。董源的水墨山水被米芾《画史》评为“近世神品,格高无与比也”。他对二人的山水画成就做出了极高的评价。北宋中期后,郭熙、王诜等人代表了这一时期山水画的最高成就。...
2023-08-19 理论教育
宋代恩科的设置,一是赐给功臣子弟或圣贤后裔科举出身,旨在表彰先贤或功勋卓著的名臣宿旧。宋初每次科考都有大批举子落第,其中有屡试不第而老死场屋者,甚至有人因考不中而投奔敌国。为了笼络这些读书人,宋政府对多次参加省试、殿试落第者予以特殊录用,称“特奏名”。宋初规定,只要应举十五次以上,即准予参加特奏名,无年龄限制。...
2023-08-19 理论教育
唐末五代以来,战乱频繁,州县学绝大多数已经废弃。乾兴元年,宋政府应孙奭之请,赐田十顷于兖州建学,是为北宋官方正式建立州学的开始。徽宗崇宁元年,蔡京为相,下令合并规模较小的州县学,同时令监司、守令等地方行政长官加强对州县学的管理。崇宁三年,选拔人才由学校升贡,州学生可通过“三舍法”升入中央太学,从而将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联系起来,大大调动了士子进入地方学校的积极性。...
2023-08-19 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