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变形监测的主要目的是要获得变形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科学、准确、及时地分析和预报工程建筑物的变形状况,同时还要正确地解释变形的原因和机理。...
2023-08-20 理论教育
工程变形监测的主要目的是要获得变形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科学、准确、及时地分析和预报工程建筑物的变形状况,同时还要正确地解释变形的原因和机理。...
2023-08-20 理论教育
监测成果是施工调整的依据,因此,对外业监测数据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处理,以便向工程建设、监理提交日报表或监测报告。表5.4 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5.3.2 变形监测成果的整理1. 基准点、工作基点的稳定性分析变形监测中,工作基点及基准点的稳定性极为重要。...
2023-08-20 理论教育
传统的大地测量方法的优点是灵活性大,能适用于不同结构形式的变形体、不同的外界条件和不同的精度要求。图4.10 水库大坝及库区水平位移监测的控制网示意图...
2023-08-20 理论教育
如表7.6为某地铁监测项目地表沉降监测数据表。图7.9为收敛监测曲线。表7.7 ××市地铁1号线施工监测××区间隧道收敛监测周报表图7.9 ××市地铁1号线施工监测××区间隧道收敛监测曲线7.5.2 监测资料的分析监测结果的分析处理是指对监测数据及时进行处理和反馈,预测基坑及支护结构状态的稳定性,提出施工工序的调整意见,确保工程的顺利施工。表7.8 ××地铁6号线××站基坑围护桩变形监测数据注: 位移值表示向基坑内倾斜。...
2023-08-20 理论教育
为了测定水平位移监测点的绝对水平位移值,需要设置稳固的点作为参考,这样的参考点叫做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通常布设三个以上,由基准点组成的网称为基准网。当建筑物规模较小、水平位移监测观测精度要求较低时,可直接布设基准点和监测点两级,而不再布设工作基点。...
2023-08-20 理论教育
9.4.3 变形监测成果解译引起变形的原因很多,对变形机理的解译也需要多学科的专业知识。...
2023-08-20 理论教育
为了提高精度,视准线两端的工作基点宜设置强制对中观测墩,视准线长度不宜过长。图4.11 视准线小角法图4.11所示为待监测的基坑周边建立的视准线小角法监测水平位移的示意图。图4.14 引张线法平面示意图引张线由端点装置、测点装置、测线装置三部分组成。...
2023-08-20 理论教育
表7.10 青年公园站至工业展览馆站区间隧道现场监测项目续表表7.11 施工监测仪器汇总表7.6.4 监测数据处理与应用量测数据分析与反馈,用于修正设计支护参数及指导施工、调整施工措施等。...
2023-08-20 理论教育
对多期沉降观测成果,当相邻周期沉降量小,但多期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时,应视为有沉降。...
2023-08-20 理论教育
表7.2 地铁暗挖隧道工程施工监测项目一览表续表7.2.3 地铁盾构隧道补充施工监测的主要内容盾构隧道监测的对象主要是土体介质、隧道结构和周围环境,监测的部位包括地表、土体内、盾构隧道结构以及周围道路、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等,监测类型主要是地表和土体深层的沉降和水平位移、地层水土压力和水位变化、建筑物和管线及其基础等的沉降和水平位移、盾构隧道结构内力、外力和变形等,具体见表7.3。...
2023-08-20 理论教育
表6.2 ××小区13#楼沉降观测成果表续表各监测点在整个监测过程中各阶段的累计沉降量统计见表6.3。...
2023-08-20 理论教育
建筑变形监测是指对建筑变形进行观测,并对观测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的工作。...
2023-08-20 理论教育
对于更高精度或特殊的高程控制测量确需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时,应进行详细设计和论证。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视线长度不宜大于300m,最长不得超过500m,视线垂直角不得超过10°,视线高度和离开障碍物的距离不得小于1.3m。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应优先采用中间设站观测方式,也可采用每点设站、往返观测方式。垂直角观测的测回数与限差见表3.9,三角高程测量的限差见表3.10。...
2023-08-20 理论教育
图4.25 正垂线装置实物图正垂线的基本原理是: 将钢丝上端固定于建筑物的顶部,另一端悬挂重锤,通过竖井放至建筑物的底部,将重锤置于装满稳定液的桶中,使得钢丝稳定,以此来测定建筑物顶部到底部的相对位移。倒垂线观测前,应检查钢丝是否有足够的张力,浮体是否与桶壁接触,若接触,则应将浮桶稍许移动,直到两者脱离接触为止,以确保钢丝铅垂。图4.26 倒垂线装置实物图...
2023-08-20 理论教育
以GPS技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差分技术和机载激光雷达技术为代表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正逐步得到发展和应用。总之,现代变形监测技术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多种传感器、数字近景摄影、全自动跟踪全站仪和GPS的应用,将走向实时、连续、高效率、自动化、动态监测系统的方向发展。◎习题与思考题1. 变形监测技术有哪几种分类方法?...
2023-08-20 理论教育
这是变形监测的最大特点。重复观测的频率取决于变形的大小、速度以及观测目的。...
2023-08-20 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