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间铺作、柱头铺作、转角铺作一等材(六分)各件尺寸开后[补间铺作]第一铺作:栌枓一个,长一尺九寸二分,高一尺二寸,宽一尺九寸二分。...
2023-08-26 理论教育
补间铺作、柱头铺作、转角铺作一等材(六分)各件尺寸开后[补间铺作]第一铺作:栌枓一个,长一尺九寸二分,高一尺二寸,宽一尺九寸二分。...
2023-08-26 理论教育
各项铺作安装之法按次第开后。(一)四铺作插昂[补间铺作]第一铺作:安栌枓一个。[转角铺作]第一铺作:安角栌枓一个。[柱头铺作]第一铺作:安栌枓一个。...
2023-08-26 理论教育
宋崇宁二年《营造法式》与清雍正十二年《工程做法》两部官书中斗栱的比较。《营造法式》以下简称宋,《工程做法》以下简称清。清称上部分为耳,中部分为腰,下部分为底,其高度的比例皆为四比二比四。宋安在耍头上面即令栱中间的称齐心枓,而清不用。宋泥道栱、壁内慢栱,清称正心瓜栱、正心万栱,其长度同。宋、清两官书斗栱最大差异有二:一是柱头铺作与柱头科,二是转角铺作与角科。...
2023-08-26 理论教育
(一)四铺作插昂。补间铺作、柱头铺作、转角铺作一等材(六分)各件尺寸开后[补间铺作]第一铺作:栌枓一个,长一尺九寸二分,高一尺二寸,宽(广)一尺九寸二分。[转角铺作]第一铺作:角栌枓一个,长一尺九寸八分,高一尺一寸一分,宽一尺九寸八分。...
2023-08-26 理论教育
补间铺作、柱头铺作、转角铺作一等材(六分)各件尺寸开后[补间铺作]第一铺作:栌枓一个,长一尺九寸二分,高一尺二寸,宽一尺九寸二分。(二)五铺作重栱出单抄单下昂,里转五铺作重栱出两抄,并计心。...
2023-08-26 理论教育
施在内外慢栱之上者,称“罗汉方”。阙身都浮雕柱、方、枓栱与各种人物花纹。母阙楼部第二层一周的枓栱共二十朵,子阙三面的枓栱共八朵。鸳鸯交手栱从汉演变至清。从石窟中看,南北朝比起汉代枓栱较有进步,有了人字栱,人字栱与枓二升的组合,栱的卷杀逐步规矩,出现了面卷杀及额枋的七朱八白。敦煌莫高窟第420窟,西龛外北侧,壁画中龛檐枓栱与太原天龙山第16窟外观相似。这是日本所建于隋代枓栱的实例,我国已无一留存。...
2023-08-26 理论教育
补间铺作、柱头铺作、转角铺作一等材(六分)各件尺寸开后[补间铺作]第一铺作:栌枓一个,长一尺九寸二分,高一尺二寸,宽一尺九寸二分。(二)七铺作重栱出双抄双下昂,里转六铺作重栱出三抄,并计心。...
2023-08-26 理论教育
第四铺作:八角柱一根,高51分°,俱宽24.14分°。补间铺作、柱头铺作、转角铺作各件材分°开后[补间铺作]第一铺作:栌枓一个,长32分°,高20分°,宽32分°。[转角铺作]第一铺作:角栌枓一个,长36分°,高20分°,宽36分°。第二铺作:华栱与泥道栱相列二件,长67分°,高21分°,宽10分°。第五铺作:衬方头与上柱头方相列二件,衬方头长90分°,高15分°;由昂一件,平长195.1分°,高16分°。...
2023-08-26 理论教育
[泥道栱]“二曰泥道栱:其长62分°。每头以四瓣卷杀,每瓣长3.5分°。与华栱相交,安于栌枓口内。”[瓜子栱]“三曰瓜子栱:施之于跳头。若五铺作以上重栱造,即于令栱内,泥道栱外用之。其长62分°,每头以四瓣卷杀,每瓣长4分°。”...
2023-08-26 理论教育
八铺作重栱出双抄三下昂,里转六铺作重栱出三抄,并计心转角铺作图样二十三分件一八铺作重栱出双抄三下昂,里转六铺作重栱出三抄,并计心转角铺作图样二十三分件二八铺作重栱出双抄三下昂,里转六铺作重栱出三抄,并计心转角铺作图样二十三分件三八铺作重栱出双抄三下昂,里转六铺作重栱出三抄,并计心转角铺作图样二十三分件四八铺作重栱出双抄三下昂,里转六铺作重栱出三抄,并计心转角铺作图样二十三分件五八铺作重栱...
2023-08-26 理论教育
补间铺作、柱头铺作、转角铺作一等材(六分)各件尺寸开后[补间铺作]第一铺作:栌枓一个,长一尺九寸二分,高一尺二寸,宽一尺九寸二分。(二)六铺作重栱出单抄双下昂,里转五铺作重栱出两抄,并计心。挑斡令栱一件,长...
2023-08-26 理论教育
枋上隐出栱头的做法甚广,从唐一直沿袭至元,如五代末、宋、辽:镇国寺大殿、独乐寺山门观音阁、奉国寺大殿、应县木塔、正定隆兴寺摩尼殿、晋祠圣母殿、保国寺大殿。(二)宋、辽、金、元时期枓栱北宋崇宁二年李诫著《营造法式》,是总结了崇宁二年之前的营造实践。这部经典巨作问世后,枓栱有了制度、等级、名称、次序、尺寸、规定的做法。...
2023-08-26 理论教育
宋崇宁二年李诫著《营造法式》,与清雍正十二年工部编《工程做法》,两部官书中斗栱同位分件与榫卯的比较。以上宋、清两斗栱用“材”的比较:宋用材分为八个等级,单材栱高15分°,足材栱高21分°。清大斗尺寸小,反而内构件尺寸大。大斗以上重栱,宋称泥道栱、壁内慢栱,清称正心瓜栱、正心万栱。柱头铺作与柱头科小斗的比较:宋柱头铺作所用小枓与补间铺作同。这是宋、清两代斗栱明显的特征。...
2023-08-26 理论教育
《梁思成文集二》枓栱中写到:中国建筑,自有史以前,即以木构架为骨干,墙壁隔肩以维护,不负担屋顶的重量。在梁檩与立柱之间,有一种过渡部分的许多枓型木块,与肋型曲木,层层垫托,向外伸张,在檐下可以使出檐加远,这便是中国建筑数千年来所特有的“枓栱”部分。栱、枓据《营造法式》中记载:《尔雅》中“栱”:谓之槉(柱上欂也,亦名枅,又曰。...
2023-08-26 理论教育
明代斗栱是处于向元代斗栱接班,向清代斗栱交班的状况,其柱头铺作、转角铺作与明以前的斗栱相比变化不大。第二层昂昂身斜行,仍为明代以前的做法。溜金斗科的演变:溜金斗科分两种做法:一是挑金造,二是落金造。牌楼斗科的演变:一般有屋面称之牌楼,无屋面称之牌坊。宋《清明上河图》中的院门,有立柱两根,上横阑额,额上施单抄单下昂斗栱三朵,悬山屋面。牌楼斗栱有着特殊的构造,一般分为平身科与角科两种。...
2023-08-26 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