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交汇处,构成了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余脉,集中居住于“三乡两村”,即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八岔赫哲族乡,双鸭山市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和佳木斯市敖其镇敖其赫哲族村,抚远县抓吉镇抓吉赫哲族村。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赫哲族人口数为5354人。从1985年开始,在赫哲族聚居区举办“乌日贡”文体大会,1988年起每3年举办一次。...
2023-11-16 理论教育
赫哲族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交汇处,构成了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余脉,集中居住于“三乡两村”,即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八岔赫哲族乡,双鸭山市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和佳木斯市敖其镇敖其赫哲族村,抚远县抓吉镇抓吉赫哲族村。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赫哲族人口数为5354人。从1985年开始,在赫哲族聚居区举办“乌日贡”文体大会,1988年起每3年举办一次。...
2023-11-16 理论教育
在各类民歌中,小调是一种基本上摆脱了实用性功能的制约,成为独立的以表现性功能为主的音乐体裁。其音乐特征如下。小调的曲调具有流畅、柔婉、曲折、细腻的艺术特色。因此,小调的节拍规整而不拘泥,节奏感鲜明而不强烈。在演唱多段词的小曲时,它的旋律往往会发生局部的变化,这种变化往往是在基本曲调的不变的基础上,再运用润腔的手法和变化部分的乐汇、乐句的手法来实现。...
2023-11-16 理论教育
小调可以分为吟唱调、谣曲和时调三类。包括儿歌、摇儿歌(摇篮曲)、吟诵调、叫卖调和风俗仪式中的吟唱调等。摇儿歌具有恬静优美、内在深情的性格。东北的民歌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张力,虽然东北的汉族人都是从河北、山东闯关东过来的,音乐已经收到了当地的少数民族音调的影响。...
2023-11-16 理论教育
东北地区的俄罗斯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一带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等处,约有1.4万人,占中国俄罗斯族总人口的89.4%。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俄罗斯族总人口数为15393人。由于与其他民族的长期交往,抓饭、牛奶米饭、牛奶面条、馕、包子、饺子等也成了俄罗斯族的家常饭。(四)婚嫁俄罗斯族恋爱与婚姻自由,但结婚必须经父母同意。(五)节日俄罗斯族的节日主要有圣诞节和复活节。...
2023-11-16 理论教育
东北民歌《杨八姐游春》中“老太君哪将墨研浓啊,将笔告饱……”东北民歌善于抒情和叙事的小调作品都是慢打慢唱的作品,如《月牙五更》,表现了梁祝的千传唱的美好的爱情故事。东北民歌《新货郎》,也是一首紧打紧唱的民歌,描写的是东北地区给乡村送货的售货员,去到村里给乡亲们送货的喜悦心情,看到农村的变化,由衷地感到高兴,紧打紧唱表达了欢快、喜悦的心情。...
2023-11-16 理论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一定名为达斡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达斡尔族其日常穿的衣装鞋帽与当地其他民族大致相同。达斡尔族服饰历史上深受周边民族的影响,长袍形制与满族旗袍相似。达斡尔族家庭一般不设火炉,秋冬季节防寒保暖靠火炕。...
2023-11-16 理论教育
2014年11月,“锡伯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所唱的是锡伯族人在迁徙的过程中发挥了他们惊人的民族精神。被广大的锡伯族人认为是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歌《塔拉依舞春》是锡伯族的“街头歌”。锡伯族民歌的民歌中的九声音阶是由于清羽和清角的同时存在,而形成的。锡伯族民歌中徵调式最为多见,是其重要的调式。现存锡伯族民间歌曲为数不多,但其调式却十分复杂。...
2023-11-16 理论教育
(一)萨满教萨满教是鄂伦春、鄂温克、蒙古、赫哲族、达斡尔的宗教信仰,这些民族信仰具有自然属性和万物有灵观念的萨满教。音乐旋律民歌中有一部分歌曲是通过赞美神灵、祖先、萨满,以祈求佛祖庇佑的歌曲,俗称“宗教祭奠之歌”。(二)萨满教的原始崇拜东北的少数民族大多数都信奉萨满教,如满族、赫哲族、鄂伦春、鄂温克,甚至很多汉族也信奉萨满的“跳神”,可见萨满教应该是东北的第一大教派。...
2023-11-16 理论教育
二人转艺术风格可以概括为“土色土香、不生不隔、风趣红火、轻便灵活”,东北的农民老大哥说二人转是“明白、开窍、对味儿、热闹”。二人转剧场遍布城镇的大街小巷,演出场面相当火爆,甚至有很多连锁的二人转剧场和二人转大舞台,从业者数以万计,二人转的繁盛对东北民歌小调的保护起到了客观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东北民歌、东北大秧歌是二人转的母体,二人转发过来又为传承东北民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23-11-16 理论教育
根据不同的劳动场合和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类。既有集体劳作时的集体搬运号子,也有诸如挑担号子这种既轻松愉快,又劳动强度不大的号子。(二)工程号子工程号子主要是指在修筑、开采、工程中进行的打夯、打硪、打桩、撬石、抡锤等劳动时候所唱的号子,修筑包括修路、筑坝、开河、盖房、修田,开采包括采矿和开石。(四)农事号子农事号子是人们在进行农业生产劳动如插秧、车水、舂米、打场、扬场等时候唱的劳动号子。...
2023-11-16 理论教育
东北地区有5个回族乡。他们主要以驻军屯牧的形式,以工匠、商人、学者、官吏、掌教等不同的身份,散布在全国各地,成为形成回族的主体人群。元、明以来,不少蒙古贵族及其士卒因接受伊斯兰教信仰而逐渐同化。另外,由于通婚和政治等原因,以及接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原因,回族中不断吸收了一些汉族的成分。)和笃信宗教的回族老人则喜爱戴缠头。...
2023-11-16 理论教育
号子是直接伴随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配合的民歌。劳动号子唱出了人们的欢乐与辛酸。劳动号子是与生产活动直接联系的一种口头即兴创作,曲调比较简单,节奏强而有力,有领有合,顿挫分明。在集体劳动中号子除了具有实用功能外,还具有艺术表现的功能。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的民间歌曲,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
2023-11-16 理论教育
在达斡尔族的民间艺术中,民间歌曲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达斡尔族音乐的风格和特点,集中地体现在民间歌曲方面。在达斡尔族的民歌中,只有在民间舞蹈歌《哈肯麦》中才有商调式,因此其数量很少。达斡尔族的民间音乐有山歌、对口唱和舞词等多种形式。曲调高亢、悠扬,多颤音,具有达斡尔族山歌的独特风格。达斡尔族民间艺术工作者在本民族山歌基础上加工改编的《心上人》《山乡》《催眠曲》等山歌,可谓是当今达斡尔民歌的优秀作品。...
2023-11-16 理论教育
东北地区的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三省。(一)服饰蒙古族服饰也称为蒙古袍,主要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因为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民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蒙古族的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蒙古人有马背民族之称。马不仅是蒙古人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是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11-16 理论教育
鄂温克族的民歌优美动听,风格独特,人们即景生情,即兴填词吟唱。2008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申报的鄂温克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鄂温克族民歌具有宽广、抒情的特点,结构方整对称,多由上下句组成,或由单乐句的不断反复或变化重复构成。可以说,鄂温克族民歌的调式特点,主要体现在宫调式、羽调式与调式民歌中。②调式方面以羽调式,宫调式为主,占鄂温克民歌的绝大多数。...
2023-11-16 理论教育
东北方言是北方方言的一个分支,是构成普通话的主要基础语言,东北三省面积78.73万平方公里,人口2010年统计为1.21亿,东北方言是东北三省的官话,有着广大的群众基础,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说着东北话。东北方言包括的地区是东北三省,不包括辽宁丹东和大连,还有内蒙古东部、河北东部、天津和北京。在读音上和北京话也有明显的不同,东北方言没有入声字。...
2023-11-16 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