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环境影响评价也是由我国法律规定的一种制度:一旦被法律所确立,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内容和申报程序,就成为有约束力的管理制度,即“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按照评价对象,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分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按照评价专题,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分为:人群健康评价、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分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环境风险评价。...
2023-11-23 理论教育
同时,环境影响评价也是由我国法律规定的一种制度:一旦被法律所确立,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内容和申报程序,就成为有约束力的管理制度,即“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按照评价对象,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分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按照评价专题,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分为:人群健康评价、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分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环境风险评价。...
2023-11-23 理论教育
建设单位在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前,应依法主动公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全本信息,并在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全本同时附删除的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内容及删除依据和理由说明报告。(三)作出审批决定公开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对建设项目作出批准或不予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的审批决定后向社会公开审批情况,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权利。...
2023-11-23 理论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五条明确规定了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权利。建设项目环评流程见图1-2。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2023-11-23 理论教育
因为联盟化工技改项目扩建新厂区,村民们都搬入了名叫后张新村的小区。寿光市政府于5月27日将3份文件向村民公开。鉴于该项目已停产,并实施搬迁,省环保厅对环评单位山东省冶金设计院通报批评,并报请环保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村民认为,山东省环保厅的回复避重就轻,应该对环评出现重大漏洞的情况予以严厉处罚,防止类似情况再度发生。...
2023-11-23 理论教育
公众对建设项目有环境保护意见的,可以在公示确定的期限内向建设单位提出,也可以将意见送交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第二十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相关材料之日起,根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在规定的审批期限内作出审批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2023-11-23 理论教育
由于公众参与领域的广泛性,参与主体具有多样性,在不同领域中对参与主体的表述也不相同。居民,是公众参与的重要主体,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主体。所涉公众指正在受或可能受环境决策影响或在环境决策中有自己利益的公众。...
2023-11-23 理论教育
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或运行。建设项目试生产前,建设单位应向有环评文件审批权的环保部门提出试生产申请。有审批权的环保部门应自收到环保验收申请之日起30日内,完成验收。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申请报告未经批准的建设项目,不得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2023-11-23 理论教育
追究刑事责任,是指以下情况: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11-23 理论教育
环保公众参与已经成为协商民主制度化实践的试验田。目前协商民主在法律层面上存在着以下不足:一是法律地位不明确。目前法律规定的协商民主的主要形式是听证会,且强调作用是“听取意见”。目前协商民主实践中的最大问题是随意性较强、协商程序设计缺失。《办法》还明确了公众参与作为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一种法定程序,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2023-11-23 理论教育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保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信息公开工作。环保部门应当根据前款规定的范围编制本部门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目录。公开期限第十四条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环境信息,环保部门应当自该环境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环保部门有权对企业公布的环境信息进行核查。禁止第七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使用公开的环境信息,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2023-11-23 理论教育
以嘉兴模式为例,我们看到多元社会主体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持续互动、相互协商、达成共识,从而推进了社会参与进程。如嘉兴通过项目审批圆桌会、重大环境决策征求民意等途径,让公众参与到环境信息公开、环境决策等领域中,成为政府治理的有益补充。如嘉兴通过案件处罚陪审员、市民检查团等形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行政管理,有效调动公众参与到环境监督、环境执法等领域中来。...
2023-11-23 理论教育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已于2015年7月2日由环境保护部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9月1日起施行。)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第一条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畅通参与渠道,促进环境保护公众参与依法有序发展,根据《环境保护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八条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听证的事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
2023-11-23 理论教育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制需要经过以下流程: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研究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等文件,并通过初步现场踏勘、走访相关政府部门来筛选评价因子、环境敏感点。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设项目,还必须有经过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对于存在事故风险的建设项目,特别是在原料生产,产品储存、运输中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还必须有环境风险的内容。...
2023-11-23 理论教育
第二十六条听证会组织者举行听证会,设听证主持人1名、记录员1名。被选定参加听证会的代表因故不能如期参加听证会的,可以向听证会组织者提交经本人签名的书面意见。个人或者组织可以凭有效证件按第二十四条所指公告的规定,向听证会组织者申请旁听公开举行的听证会。准予旁听听证会的人数及人选由听证会组织者根据报名人数和报名顺序确定。第三十一条听证会组织者对听证会应当制作笔录。...
2023-11-23 理论教育
绿色昆明先后阻止了多项森林砍伐等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阻止企业环境污染对健康的侵害;推动了地下水立法、入滇河流排污口封堵;通过投放公益广告、媒体联动、推出全民古树保护系列行动等社会营销策略,成功推动古树纳入行政管理,近20万市民知晓古树破坏问题并有数百人投入到直接保护行动中。活动主要围绕防止环境污染、自然生态保护、资源节约与利用三个方面展开。...
2023-11-23 理论教育
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包括政府和企业两大类,公开范围也分成两大类。环保部门发布政府环境信息时要遵守保密原则,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批准的,未经批准不得发布。对上述环境信息,企业不得以保守商业秘密为借口拒绝公开,并且应当在环保部门公布名单后30日内,在所在地主要媒体上公布其环境信息,并将向社会公开的环境信息报所在地环保部门备案。环保部门有权对企业公布的环境信息进行核查。...
2023-11-23 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