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的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结构(翼膜),使得它们能通过自身调节来维持体温,进而保证飞行活动中的能量消耗。此时蝙蝠的新陈代谢是缓慢的,体温也会降低至接近环境温度,能量消耗很少。科学家推测,大部分蝙蝠依靠外界光线的变化来确定自己的行动时间。体形较小的蝙蝠,外出觅食持续的时间相对较短。大部分蝙蝠在洞穴内是倒挂着睡觉的,这与它们的起飞有关。...
2023-10-30 理论教育
蝙蝠的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结构(翼膜),使得它们能通过自身调节来维持体温,进而保证飞行活动中的能量消耗。此时蝙蝠的新陈代谢是缓慢的,体温也会降低至接近环境温度,能量消耗很少。科学家推测,大部分蝙蝠依靠外界光线的变化来确定自己的行动时间。体形较小的蝙蝠,外出觅食持续的时间相对较短。大部分蝙蝠在洞穴内是倒挂着睡觉的,这与它们的起飞有关。...
2023-10-30 理论教育
与其他动物相比,蝙蝠携带的病毒确实比较多,但是,携带这么多病毒的蝙蝠自身却几乎不发病,它们是否具有什么独特的本领呢?蝙蝠看起来似乎并不在意各种病毒的入侵,日常生活也未受到任何影响。长耳蝠皮氏菊头蝠另一种观点认为,蝙蝠具有一个高度平衡的自身免疫系统。比如,可以通过降低炎症反应,使得蝙蝠的免疫系统在面对病毒入侵时,降低蝙蝠对病毒的敏感性,自身就不至于出现明显的炎症风暴,从而避免自身发病的危险。...
2023-10-30 理论教育
蝙蝠并不是特指某一种动物,我们平常所说的蝙蝠其实是所有翼手目动物的总称。更有趣的是,蝙蝠是目前已知的唯一有飞行能力的哺乳动物。倒挂的蝙蝠飞行的狐蝠按照经典的体形来分类,蝙蝠可以分为大蝙蝠亚目和小蝙蝠亚目。小蝙蝠亚目包括18个科,物种超过1200种,物种多且食谱广泛,常见的如普通伏翼和马铁菊头蝠。阴蝙蝠亚目包括原来大蝙蝠亚目的狐蝠科和原来小蝙蝠亚目的菊头蝠科、蹄蝠科、假吸血蝠科、鼠尾蝠科和凹脸蝠科。...
2023-10-30 理论教育
我国目前已发现的135种蝙蝠中,也被证实携带有狂犬病毒、丝状病毒、冠状病毒、乙型脑炎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等多种类型的病毒。果子狸穿山甲以2003年的“非典”为例,疫情暴发以来,科学家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基本确认来自云南的中华菊头蝠携带的类SARS冠状病毒与人感染的SARS冠状病毒最为相似。MERS冠状病毒与蝙蝠体内的冠状病毒最为接近,但是截至目前尚未找到确凿的证据,能坐实病毒源头确实来自蝙蝠。...
2023-10-30 理论教育
近年来,因为几次大型公共卫生事件,蝙蝠被很多人误以为是有害的动物,是疾病的传播者,是建筑物或农作物的破坏者。事实上,蝙蝠很少主动给人类带来严重的问题,实际上是人类的某些不良行为间接导致了疫情的暴发。蝙蝠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大自然生态平衡中有着特定的作用。蝙蝠粪便中含有氮及大量微量元素,能促进植物生长,因此许多热带国家的人会专门收集蝙蝠粪便来做农作物的天然肥料。...
2023-10-30 理论教育
像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达的地区,比如贵州、广西、广东、云南等,天然的溶洞特别多,就为蝙蝠提供了丰富的栖息地。还有个头娇小的非洲扁颅蝠,以及体形大的温氏长耳蝠都喜欢栖息在树皮下。斑蝠树干和树枝的空洞为蝙蝠提供了更加舒适、安全的栖息场所。一些大的食肉假吸血蝠,比如非洲假吸血蝠,还有我国南方分布的大黄蝠等,可以形成几只到几十只不等的群体,栖息在树洞内;小型的蝙蝠如扁颅蝠和伏翼类,也可以利用竹筒作为栖息地。...
2023-10-30 理论教育
回声定位并不是蝙蝠所特有的,但在所有具有类似功能的哺乳动物中,蝙蝠的回声定位能力无疑是最棒的。蝙蝠会发出尖锐的声音,再用灵敏的耳朵收集周围传来的回声。回声会告诉蝙蝠附近物体的位置和大小,以及物体是否在移动。也就是说,蝙蝠是根据自身体形大小来选择适合的昆虫的。而小型蝙蝠面对大型昆虫,在处理时也是力不从心的。但蝙蝠的回声定位代价是相当大的,此时的能量消耗为蝙蝠休息时能量消耗的10倍之多。...
2023-10-30 理论教育
科学家研究了很多蝙蝠的天敌,如猛禽、蛇、猴子、鼬(yòu)、浣熊以及蜘蛛等,发现蝙蝠的天敌虽多,但专一性捕食蝙蝠的天敌目前并不存在。被捕获的蝙蝠通常被猛禽带到木头上吃掉,但有的猛禽为减少攻击时间,会在空中直接吃掉蝙蝠,以便更快地进行下一次攻击。猛禽对蝙蝠的攻击大约一半是成功的,其中,攻击动作完成的时间是影响捕食成功率的重要因素。若蝙蝠出现的时间是10~30分钟,猛禽捕食则必须在0.5~5分钟内完成。...
2023-10-30 理论教育
1983年12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在北京成立。其宗旨是推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发出倡议:摒弃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管住自己的嘴;非必要情况下,拒绝直接接触野生动物,与其保持安全距离;发现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市场和违法行为,立即向当地主管部门或执法部门举报。...
2023-10-30 理论教育
飞行的狐蝠最早的时候,人们认为蝙蝠是不迁徙的。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某些种类的蝙蝠也会同鸟类一样进行漫长的季节性迁徙,如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巴西犬吻蝠以及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的棕果蝠。目前国内对蝙蝠迁徙的研究相对很少。某些种类的蝙蝠会进行较短距离的迁移,不一定是南北方向,但一般也是在夏季栖息地与冬季冬眠地之间进行。...
2023-10-30 理论教育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蝙蝠物种最多的四大科主要分布在哪里。蹄蝠科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体形中等,擅于捕捉飞虫,因为有马蹄状叶鼻而得名。目前研究发现,分布在我国的蝙蝠物种多达150种,其中,蝙蝠物种数排在前三的省分别为云南、广东和广西。我国现有的蝙蝠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东亚伏翼和中华菊头蝠。我国目前最大的蝙蝠种群是单一种群的皱唇蝠,栖息在广西桂平一个丹霞地貌的大裂缝内,保守估计有上百万只。...
2023-10-30 理论教育
蝙蝠的食性与其他哺乳动物一样呈现多样性。研究发现,蝙蝠食谱广泛,不仅会捕食昆虫、鸟类、鱼类,也会食用血液、腐肉、水果、花、花蜜、花粉以及簇叶等。但是,目前并没有确定的、专一的食肉蝙蝠,大多数蝙蝠的食谱都很广泛,不仅吃肉,也会吃其他的东西。顾名思义,这类蝙蝠喜欢捕鱼吃鱼,它们可能是由食虫的蝙蝠在捕食水面昆虫的过程中进化而来的。...
2023-10-30 理论教育
蝙蝠属于胎盘类哺乳动物。蝙蝠幼仔出生后食用母乳慢慢长大。在稳定的热带气候条件下,蝙蝠的繁殖方式更加丰富多样。多次动情的蝙蝠,一年产仔多次,而繁殖高峰期可能出现在食物最丰富的季节。目前已知的蝙蝠中,大多数采用竖直或水平的姿势完成分娩,但也有可能会在它们的栖息地倒挂时分娩。蝙蝠1胎通常产1仔,也有双胞胎,甚至3~5仔的情况出现。一些大蝙蝠的雌性个体可能只需3个月就能达到性成熟。...
2023-10-30 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