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作为人们生存基础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关系,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有其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历史是人的自觉的、有目的的、有意识的活动的结果,但是,人们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而是要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历史规律只是制约而不是束缚人的活动,也就是说并不阻止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
2023-07-28 理论教育
但作为人们生存基础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关系,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有其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历史是人的自觉的、有目的的、有意识的活动的结果,但是,人们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而是要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历史规律只是制约而不是束缚人的活动,也就是说并不阻止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
2023-07-28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要求实事求是,把正确的事实判断作为决定和实践的前提,这是谋划和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基本依据。党中央正是在“变”与“不变”的统一中科学判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2023-07-28 理论教育
为世界谋大同,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凝聚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追求大同社会的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大同,和合共生,这些都是中国几千年文明一直秉持的理念。这一论述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下情怀”和“天人合一”理念。经过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争鸣和分裂割据,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迎来第一次大熔铸,“胸怀天下”成为我国古代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起点。...
2023-07-28 理论教育
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共产主义的实现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而是要经历一个长期而曲折的发展过程,可能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不懈努力奋斗,才能变为现实。但是,只要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马克思主义不会消失,共产主义运动就不会停止。...
2023-07-28 理论教育
在这一过程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作为根本利益相互对立的两个阶级,它们之间存在的阶级矛盾贯穿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始终,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当然,这一主要矛盾是建立在生产高度集中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基础上的。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及资本主义社会初期,阶级矛盾往往以更加激烈、更加血腥的方式爆发出来,革命和斗争时有发生。...
2023-07-28 理论教育
例如,据新华社伦敦1999年12月29日电,在千年交替之际,西方媒体纷纷推出自己评选的千年风云人物,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卡尔·马克思在多家西方媒体评选千年风云人物的活动中名列第一或第二。这些都足以说明,在当今世界,马克思仍是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在西方世界,马克思主义也始终是极具影响力的社会思潮之一,并不断彰显着旺盛的生命力。...
2023-07-28 理论教育
空想社会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尚未进入成熟时期。这些观点将空想社会主义推向高峰,并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渊源,但其却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和空想性。...
2023-07-28 理论教育
社会历史由人们有目的的活动构成,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是不同的。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自觉的人的活动不仅不否定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而且恰恰是历史规律的实现方式,历史规律离开了人的活动就无法存在和发挥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把社会规律与人的主观意志画等号,更不能因此认为社会规律是由人的主观性所决定的。...
2023-07-28 理论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将继续与时俱进,在扬弃历史与他国经验教训的原则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本国实际向前发展。...
2023-07-28 理论教育
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作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终其一生都在为捍卫马克思主义、宣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努力。恩格斯对待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态度,首先表现在他对马克思手稿的高度负责。恩格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还表现在他始终反对人们教条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并反复告诫人们,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方法和指引行动的指南。《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
2023-07-28 理论教育
从其本性来说,辩证法是生活实践自身显现出来的一种实践态度、实践样式和实践方式。共产主义作为人类解放的历史运动,充分体现了辩证法的实践本质。共产主义就是实践唯物主义,也就是在实践中不断革命的辩证法逻辑,指明了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和历史道路,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的虚幻性和概念辩证法的封闭性,破除了“历史终结论”。正是在不断的革命性实践中,人类不断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这正是共产党人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2023-07-28 理论教育
人的需要是人的劳动实践活动展开的直接动力。马斯洛认为动机是由多种不同层次与性质的需求所组成的,而各种需求间有高低层次与顺序的差异,每个层次的需求与满足的程度,将决定个体的人格发展境界。最初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给定七层次需要,广为流传的五层次需要的自我实现需要由低到高可以分为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创造需要。晚年马斯洛在自我实现需要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超自我实现需要,作为其超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某种总结。...
2023-07-28 理论教育
马克思所倡导的价值追求到底是不是理性的和科学的,是不是值得我们信仰的呢?马克思的回答是:因为你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把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所倡导的,被共产党人所遵循的价值和灵魂,即造福人民和为绝大多数人谋福利,作为核心价值追求就是马克思主义。如果为了这样的价值追求可以献出生命,那么这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2023-07-28 理论教育
实际上,马克思也不认为人的本质是给定的。但马克思与萨特不同的是,马克思在谈到人的本质问题时是从“现实的人”出发的,因此,在马克思那里,主体的选择不是绝对的,要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抉择。萨特存在主义人学所说的存在是人的一种社会生存样态,是属于马克思所讲的对象性存在的范畴的。从这里讲,萨特哲学虽与马克思哲学在人的本质获得上具有一致性,但实际却并未达到马克思哲学的高度。...
2023-07-28 理论教育
当代社会福利国家实行社会福利制度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了维护和保障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其实质不过是资本主义国家迫于矛盾的尖锐化不得不作出的对自身生产分配关系的重新调整。因为资本主义制度从根本意义上讲,就是资产阶级维护自身统治的工具,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政治组织最终也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
2023-07-28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法思想脱胎于不同的文化环境,总存在一定的相异之处,不可能完全等同。因此,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唯物论、辩证法、实践论三者的有机结合。“道”不是一种具体的、物质性的存在,而是一种不可言说、难以把握的抽象存在,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朴素辩证法不具备完全的唯物论意义。...
2023-07-28 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