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即为“是”,不正则为“非”,所以孟子把违背天命的行径叫“非正命”。古文正写作,其中的止是人脚的象形,止步之意。乐天主要体现的是正命的“是”,畏天主要体现的是正命的“止”。这就是天命对人路的意义。天命观使他们做出正确抉择,督促他们走善道人路。天命对个人无疑是一种制约——这没什么不对,人应该也必须受到制约。然而天命又是对个人的高扬。天命观也具有类似效果,它给了个人超出君主而诉诸上天的权力。...
2023-10-22 理论教育
正即为“是”,不正则为“非”,所以孟子把违背天命的行径叫“非正命”。古文正写作,其中的止是人脚的象形,止步之意。乐天主要体现的是正命的“是”,畏天主要体现的是正命的“止”。这就是天命对人路的意义。天命观使他们做出正确抉择,督促他们走善道人路。天命对个人无疑是一种制约——这没什么不对,人应该也必须受到制约。然而天命又是对个人的高扬。天命观也具有类似效果,它给了个人超出君主而诉诸上天的权力。...
2023-10-22 理论教育
孟子告诉他乐正子这个人喜欢听取善言。公孙丑大为怀疑。赵盾又拿出两条肉干给他,这人行礼接受了,但没有吃。灵公命令武士追上去杀死他。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说:善于做官的人树立的是德行,不善于做官的人结下的是怨恨。善人善报,这是一条铁律。当然也有目的不纯的,把行善当投资。张仪得知实情后,对苏秦感激不尽,发誓今后一定给予配合。...
2023-10-22 理论教育
题头这句话是《孟子》的开篇句。求利之心或者说情欲发生在外物与人的感官之间,比如作为外物的美色触动作为感官的眼睛,从而使人心动,产生欲求,所以说利益与欲望“之私也”,归属一类。齐宣王朴拙,自认为格调不高,跟孟子承认自己是贪财好色之徒。高扬利戈举起盾,动身出发去前方。追求利益,满足情欲,上符天理,下合人情。利益本身无所谓对错,问题出在欲望上。...
2023-10-22 理论教育
平陆大夫沉默片刻,说:是我孔距心的罪过。事情发生后,齐王很是后悔,说自己愧对孟子。当初周公派哥哥管叔监管殷商故国,管叔却率领殷人叛乱。陈贾面现得意,微笑道:看来圣人也会出现过错啊。犯了过错,耳根发热,心中羞愧,所谓“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这是人之常情,而陈贾反而大言不惭。按照孟子“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的标准,陈贾做人不合格。...
2023-10-22 理论教育
义的另一层含义是知耻。羞恶之心就是知耻的意识。东吴贤士陆机在外做官,结束休假从家乡返回洛阳,行李沉重,被强人瞄上了,遭到抢劫,领头的正是戴渊。经陆机引荐,戴渊走上仕途。晋朝南迁后,戴渊受到重用,官至征西将军。陆机知耻使人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走人应该走的路。东晋时发生了苏峻叛乱。知耻使人坚守职责,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2023-10-22 理论教育
善政是治国理政领域的人路。孟子关于善政的论述,对坚持这条道路具有指导性意义。主要是两条,一条是确立民本意识,一条是建立和谐的官民关系。对于人和,朱熹的解释是“得民心之和也”。孟子以战事为例,两两相比。天地人,人的因素第一。所谓建立和谐的官民关系,关键是端正对民众的态度。官民关系是对等的。说的虽然是君主与臣民的关系,但对官吏与民众的关系也同样适用。...
2023-10-22 理论教育
儒家强调恪守原则,主张道德生命高于生理生命,但绝不死板。正是经权观念的建立,使儒家获得了灵活性,从而把原则与变化有机统一起来,这就是经权观念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经权观念造就了一种见机行事、伺机而动的意识。时人对贾彪的行为纷纷进行指责,怨恨他无情无义。中策是,高湛上表皇帝,说明自己权势过盛,恐怕会招致众人毁谤,请求任命自己为青、齐二州刺史,不声不响地待在任所,这样做可以保住性命。...
2023-10-22 理论教育
利益本身虽然无所谓对错,但由于它与欲望相关联,而欲望则有对错,因此利益一定会带来一系列危害,这就是孟子“何必曰利”的原因。苏绰贤臣明君深知这一点,自觉抑制对利益的过分追求。苏威奏请减免赋税徭役,一切开支尽量从轻从简。文帝全部采纳了他的建议。...
2023-10-22 理论教育
界定人性的四个条件中,先天性是前提。孟子的证明从怜悯心开始。很简单,是出于“不忍人之心”。这说明仁义是人的本能。仁义礼智是道德准则,但在这里分量要大得多,具有本体论意义,起着决定人的存在的作用。就是说,一个人是否具备做人的资格,就看他在仁义礼智上是否合格。没有同情心的不能算是人,没有羞耻心的不能算是人,没有恭敬心的不能算是人,没有是非心的不能算是人。是人,就一定性善。...
2023-10-22 理论教育
结论是,牛山之所以变秃,人之所以变坏,原因是他们面对外界的破坏而缺乏养护。外界影响再加上自己意志薄弱,放弃对本性的养护,就会走上邪恶的道路。心则不同,具有思考能力,能够分辨是非,所以称“本心”为大体,是高贵的。人如果管不住自己,一味遵从小体,纵容感官欲望,就可能做坏事,滑向邪恶。被自己的物欲牵着走是恶的内因。这样看,恶有两个来源,在外是环境,在内是物欲。...
2023-10-22 理论教育
善政是孟子最重视也是论述最着力的一个问题。我们之所以选择善政一词,是因为它更能体现孟子思想的特色,与性善相对应。这是孟子对儒家为政理论的最大贡献,也是他对后世最具影响力的思想观念。以民为本是性善观在治国理政领域的集中体现。执掌国家政权的人以民众为基础,而民众则以衣食为根本。所以孟子一再向统治者建言,善政是最好的为政模式。善政不只符合民众的需要,也符合统治者的需要,具有最大普遍性。...
2023-10-22 理论教育
对于发扬善言善行,孟子的说法是:“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实现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刘备是一位具有民本意识的君主。“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刘备叮嘱儿子的话是临终遗言,字字都真。但他品德高尚,遵守法度,名声传遍诸侯,因此在他杀了国君晋厉公后,也没有受到国人的责难。栾盈虽然有他祖父栾书的遗风,但因为受到父亲栾黡恶行的连累,被迫逃亡楚国。...
2023-10-22 理论教育
由此可知,忧患带来生存,安逸导致败亡。磨砺既是人生的正能量,也是修养必不可少的一环。柳宗元的职务是刺史,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柳州当地习俗,借钱须以子女抵押,过期还不上,利息与本金一样,如果仍无力偿还,子女归债主为奴。对那些已经成为债主奴婢的人,柳宗元自掏腰包,替他们赎身。柳州百姓感激他,爱戴他,柳宗元去世,民众为他立庙,奉为城隍,也就是柳州城的保护神。...
2023-10-22 理论教育
秦国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军事外交多管齐下,破坏六国同盟,拉拢其中的国家结成伙伴,这个结盟被称为连横。男子成年时要举行加冠礼,由父亲出面给予训诫;女子出嫁时也要安排训诫,由母亲出面。孟子的意思是,男人有男人的道,女人有女人的道,男人的道是自立自主,女人的道则是依赖顺从。(明刻)扬雄总之,自立是大丈夫的一个基本条件。穷困时独自修养自己,发达时在加强修养的同时造福天下。...
2023-10-22 理论教育
所以儒家主张怀抱善意。南唐君主全部照做,加固京师城墙,同时修整各州城墙,增加防守兵力。司马光对周世宗的言行大加赞赏,认为他已经接近《尚书》对君主的要求。的确,考虑到他的特殊地位,做人做到这个份儿上、如此善意,世间少见,可以说是臻于完美了。与人为善是要牢记在心的,需要不断提醒自己,因为人们常常在无意中伤害别人。...
2023-10-22 理论教育
如果说重生是保证人的生命的话,那么恒产则是保证人的生活。恒产就是维持个人及其家庭生存所必需的固定产业。孟子告诉他前提是使民众拥有恒产。恒产可以说是民众最大的利益,给百姓以恒产是引领他们走上正途的关键。恒产绝非笼统说法,是可以定量的。孟子强调,他这个恒产主张不仅是为民众着想,也是为国家着想。诸葛亮 (清)潘锦 绘孟子认为,他这个恒产主张是大政。...
2023-10-22 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