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竹林七贤,是指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等七位名士。阮籍和嵇康是其中的代表。以上说法表明,阮籍、嵇康等人不仅把元气视作宇宙万物的终极本原,并且还通过人和物禀受元气的不同情况来说明人与物的种类区分及个性差异。总之,阮籍和嵇康都通过元气本原论揭示万物存在的相对性和有限性,并且引申出“万物一体”或“万物为一”的结论。阮籍和嵇康显然认同老子的宇宙论和老子的形上追求。...
2023-11-20 理论教育
所谓竹林七贤,是指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等七位名士。阮籍和嵇康是其中的代表。以上说法表明,阮籍、嵇康等人不仅把元气视作宇宙万物的终极本原,并且还通过人和物禀受元气的不同情况来说明人与物的种类区分及个性差异。总之,阮籍和嵇康都通过元气本原论揭示万物存在的相对性和有限性,并且引申出“万物一体”或“万物为一”的结论。阮籍和嵇康显然认同老子的宇宙论和老子的形上追求。...
2023-11-20 理论教育
老子之所以这样神秘,是由于他的身世已经很难被确切地考证。老子的著作也被称为《老子》,《老子》又名《道德经》。关于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历史上存在着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对“道”的贡献在于,他把“道”进一步加以抽象,使“道”成为一个哲学形而上的概念。这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完整的宇宙论。...
2023-11-20 理论教育
不过,朱熹一生的成就主要还是在学术方面。朱熹的著作遍及经学、史学和文学等科目,他的哲学思想主要集中在《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和《四书章句集注》等几部书中。由于长期在福建讲学,朱熹所建立的学派被后人称为“闽学”。至于朱熹自己,则是继承二程思想的。朱熹大力宣扬儒家道统,认为道学掌握了永恒的、终极的真理。另一方面,朱熹又认为,理与气也不能相杂,即不能相互混杂。...
2023-11-20 理论教育
所以,墨子提出,“言必立仪”。所谓“仪”,就是标准。“三表”有时也被叫作“三法”。“表”是标志或标准之意,“法”也是标准之意。墨子认为,“三表”就是判断言论是否正确的三条标准。...
2023-11-20 理论教育
孔子的祖先是殷商王室。在这之后,孔子有十四年的生涯在其他各诸侯国之间流亡。由此一来,孔子才成为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修正了周代关于天命只与贵族统治者有关的思想,从而打破了贵族阶级在沟通天命方面的垄断权,使得每一位注重道德修养的君子都能够直接地面对天命。这样一来,不仅孔子,所有人的挽救世道人心的努力都与天命相统一。...
2023-11-20 理论教育
玄奘是中国唯识宗的创始人,他是唐朝初年的著名僧人,俗称“唐僧”,又称“三藏法师”。玄奘在天竺留学时,学的主要是大乘唯识有宗的经论,回到唐朝以后,他在中国创立了唯识宗。玄奘和他的弟子窥基编译了一部《成唯识论》,这部《成唯识论》成为中国唯识宗的主要代表作。由于玄奘的弟子窥基常年住在慈恩寺,人称慈恩大师,所以唯识宗又被称作“慈恩宗”。...
2023-11-20 理论教育
实际上,慧能是中国禅宗的真正创宗人。慧能一派的禅宗著作主要是《坛经》。禅宗以禅命宗,本意是重视禅定实践。达摩被后人视为中国禅宗的初祖。慧能所创建的南派禅宗则不同。在慧能一派的禅宗看来,执着于念经、拜佛、坐禅都会妨碍领悟佛理。自六祖慧能以来,禅宗无不是围绕着破执、开悟做文章、下功夫。同时,慧能的禅宗对儒道两家的思想资源的借鉴都只停留在形式上。换言之,慧能的禅宗并未吸收儒道两家的精神实质。...
2023-11-20 理论教育
道教在唐代所采取的理论形态,最初是重玄学,后来又由重玄学走向了内丹学。在南北朝时期,由于南北政权的割据和对峙,道教产生了南北不同的派别。从唐高宗到唐玄宗的开元年间,是唐朝道教发展的全盛时期,在这一时期,道教的哲学思想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成玄英和司马承祯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2023-11-20 理论教育
二程融会各家思想,提出了一个以“天理”为中心观念的哲学体系,这一哲学体系在北宋道学的开创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奠基作用。二程不仅是洛阳人,而且长期在洛阳讲学,所以他们的学派在当时被称作“洛学”。在思想观点上,二程基本一致。程颢认为,理是永恒的,而且是客观存在的。二程则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反对张载的气论学说。二程认为,理才是形而上的,气都是形而下的,所以,理是气的根本。...
2023-11-20 理论教育
为了促使君主下定决心实行变法,韩非就要对变法图强的合理性做论证,这就形成了他的历史观和天道观。韩非采用历史分期的观点分析历史的进程。韩非认为,不同历史时期所表现出的不同社会特点是人口的多寡所造成的。韩非的天道观是通过对《老子》一书的创造性诠释而建立的。...
2023-11-20 理论教育
本章重点:1.墨子的“兼爱”学说与儒家的“仁爱”思想的区别2.墨子所谓“三表”的具体内容墨子,名翟,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政治家。墨子还认为,为父母守孝三年浪费时间,耽误生产劳动。墨家学派的成员大多生活艰苦,彼此间负有相互照顾的义务。战国中后期,墨家内部发生分裂,墨家分化为三个学派,这次分裂大大削弱了整个学派的实力。墨家的思想并不玄妙高深,但是它的崇高的救世精神却很能震撼人心。...
2023-11-20 理论教育
以上介绍了墨子的十大主张中的七条,还有三条,分别是天志、明鬼和非命。“天之意不欲大国之攻小国也。”所以,墨子其实是把他自己的意志说成天的意志,他这样做的目的,应当是借助天的权威,恐吓统治者,强迫统治者实行兼爱等政治主张。墨子提出,“命”这种观念是“暴王所作,穷人所术”。在墨子那里,与“命”相对的概念是“力”。...
2023-11-20 理论教育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著名的今文经学大师。对于儒家、儒学而言,董仲舒有功有过,一方面,董仲舒使儒家获得了独尊的地位,但另一方面,由于吸收了法家思想,他的新儒学也引发了儒学的重大转向。在论述君臣、父子、夫妇关系的过程中,董仲舒提出了著名的三纲五常思想。...
2023-11-20 理论教育
大乘佛教强调普度众生,与其相对的小乘佛教则强调修炼自我。与一般的哲学派别不同,佛教的哲学理论,归根到底是为其宗教观念做论证的。佛教认为,这些苦都是与生俱来的。戒、定、慧三学是佛教徒必修的三种基本学业。...
2023-11-20 理论教育
不过,在同一年,王弼病死,年仅二十四岁。因此,他们的玄学思想往往被称作“贵无论”。下面就主要介绍王弼的“贵无论”。不过,王弼对于这句话的注释却是:“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有形有名之物之所以成为它们存在的那个样子,是因为有一个无形无名的“无”作为它的本体。对王弼而言,这个作为宇宙万物统一体的无也就是...
2023-11-20 理论教育
当然,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王朝,秦王朝的建立,无疑体现了法家政治哲学的胜利。秦二世承袭父亲的过错,甚至更加残暴,以至于加重了灾祸。实际上,法家思想的胜利和失败根源于同一原因,即在法家思想中,只有君主是人,其他所有人都是达成君主富国强兵目的的工具。...
2023-11-20 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