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一场大火,A、B、C、D四人的响应各不相同。有时响应却是惊心动魄的。对于同一个外界扰动力,即使是同一个个体,在不同的时段内,其内在的思维力是不同的,因此其响应也是不同的。...
2024-03-14 理论教育
面对一场大火,A、B、C、D四人的响应各不相同。有时响应却是惊心动魄的。对于同一个外界扰动力,即使是同一个个体,在不同的时段内,其内在的思维力是不同的,因此其响应也是不同的。...
2024-03-14 理论教育
具体地说就是,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两个非理性系统和一个理性系统的综合。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女孩唯一的希望是以后生个男孩,从而她最终得到阴茎,虽然这仅仅只是一种象征性的满足。以个例代表总体,这恰是弗洛伊德泛性论的又一误区所在。...
2024-03-13 理论教育
婚姻的稳定取决于外界扰动力和人们内在的思维力,两个人的人格是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下形成的。因此,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婚姻的稳定与否,实际上是一个思维动力学的稳定性问题。离婚率大幅上升,这是一种表面现象,就其实质而言,是社会环境外力的巨大变化,使人们的各种思维内力也随之改变,思维动力学有助于我们解读这些在我们身边频频发生的故事。...
2024-03-14 理论教育
华生坚决主张心理学的学科内容只能是研究行为。华生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斯金纳坚定地相信,建立在行为主义原理上的行为技术能够解决许多重大的世界性问题。...
2024-03-14 理论教育
外界扰动力有时是必然的,有时是随机的,往往是人类无法预测的。总的来看,外界扰动力种类各异、幅度不同。其二是令人悲伤、困惑、焦虑的扰动力,我们可以将其视为负面的扰动力。有些扰动力却是巨大的,诸如:战争、地震、死亡等,这些扰动力则被称为大幅度扰动力。她几乎每天都在接受这些外界扰动力,这也是一个长期的外界扰动力。这擦身而过对你来说就是一个瞬时的外界扰动力,它的作用时间极短。...
2024-03-14 理论教育
实例八W君的阴谋一天,我的一位朋友从远方来看我,久别重逢,不亦乐乎,闲谈中,老朋友们为我讲述了一个故事,笔者将这一故事命名为“W君的阴谋”。W君所导演的这一幕阴谋最终成功。较量的最后,W君决定策划一个阴谋,致总裁L于死地而后快,于是便导演了上述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W君的阴谋曾受到过质疑,那是他自身内在思维阻尼力对他的指责,但是由于他内在阻尼力弱于他的惯性力,他还是实施了他的计划。...
2024-03-14 理论教育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就是内在思维复原力的作用。故事中,哈勒尔得到3 100万美元大奖,如果他的内在复原力是零,那么,他就有可能终生滞留在幸福中,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哭是缓解人们心理压力的重要手段,它应该归属于思维复原力。...
2024-03-14 理论教育
在大海上,我参加过快艇在波浪中的实船实验;在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的波浪试验室里,我每天面对着水池里在波浪中不停运动着的船舶、海洋结构物模型。那些记录曲线,那些海上的、实验室里的各种数据对我的思维来说就是一种外界扰动力,它们长时间一直作用于我,不断地重复、强化。...
2024-03-14 理论教育
其实幸福只是一种感觉,就是人类内在思维对外界扰动力作用下的一种响应。然而永远不变的是:幸福只是一种感觉,一种响应,这个响应令你感觉好,你就在幸福之中;反之,你就不幸福。...
2024-03-14 理论教育
实例四伍德赶牛送书2003年8月13日《上海老年报》第二版刊载了一则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约翰·伍德,现年39岁,他曾是微软公司华盛顿分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年薪30万美元。如今,伍德在美国旧金山成立了一个“书屋”社团,自己出资在南亚建立了50所小学,送去了50万册图书,为了能将书籍送到偏远的山村,伍德甚至和其他志愿者赶着牦牛和驴等原始的运输工具在南亚送书。...
2024-03-14 理论教育
笔者亦认为每个人人格的形成与他童年的经验是密切相关的。华生所言颇为极端,但有一点是对的,那就是他清楚地看到了儿时的教育对人格发展与稳定是至关重要的。...
2024-03-14 理论教育
奥尔波特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内科医生,母亲是一位教师。1921年、1922年,奥尔波特先后取得了哈佛大学的硕士、博士学位。奥尔波特认为共性仅仅是一种抽象,不能对任何个体进行真正精确的描述。就此而言,奥尔波特是正确的,他指出了人格不是一个常量,而是一个变量,人格不是固定不变的。奥尔波特认为在探索人格时,必须把人视为一个整体的人、一个动态的人,显然这些观点都是无可非议的,是正确的。...
2024-03-13 理论教育
第二个特点是有些思维惯性力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有些则是后天的,是在人格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里应该指出的是,有人对思维惯性力中的欲念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认为它们都是非理性的。显然,这是不公平的,因为思维惯性力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总之,全盘否定人类思维惯性力的作用是错误的。...
2024-03-13 理论教育
惯性力常常是以习惯或欲念的达成为原则,它对响应的后果往往采取无视的态度,它不会考虑法律、道德与实现的可能性。...
2024-03-14 理论教育
六、梦的动力学分析每个人都做过梦,梦中有许多离奇的、我们无法解释的情景,梦是神秘的。然而事实表明,这些说法不堪一击,往往得不到证实,也毫无科学依据。现在我们想借助人类思维动力学对梦做一个剖析。总之在睡眠状态下,我们人体的新陈代谢并没有停止,我们的心脏、胃肠、肾脏等器官都没有停止工作,这些代谢过程都会对我们的人脑有一个或数个外界的扰动力。...
2024-03-14 理论教育
二、抑郁、痛苦是内力冲突的结果人的三种内在力寓于人的思维中,它们有时和平共处,有时十分协调,有时彼此冲突,有时彼此较量,当它们发生冲突时,一种力在强烈地限制另一种力,有时是很痛苦的,会产生困惑、痛苦、压抑、焦虑。...
2024-03-14 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