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绘画手法的相似性在元末画家赵原的《陆羽烹茶图》卷中,似乎仍可以找到。图14元朱德润《秀野轩图》卷,纸本,淡设色,28.3厘米×210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图15元赵原《陆羽烹茶图》卷,纸本,淡设色,27厘米×78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2023-11-28 理论教育
这种绘画手法的相似性在元末画家赵原的《陆羽烹茶图》卷中,似乎仍可以找到。图14元朱德润《秀野轩图》卷,纸本,淡设色,28.3厘米×210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图15元赵原《陆羽烹茶图》卷,纸本,淡设色,27厘米×78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2023-11-28 理论教育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两点,那就是画家们的确是有着绘制同一题目画作的习惯和现象;同时,他们再次以同一名称为题作画时绝不是对前一幅作品进行机械重复性地复制,而是再次构思和创作,是一幅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作品,而不是前一幅作品的复本,这一点从赵孟和文征明的画中便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2023-11-28 理论教育
为了更清晰地分析这幅产生于清代的斋室画的风格特征,从历史发展的轨迹中找到更为确切的答案和定位,以《一竹斋图》的斋室题材这个点出发,延展开来的相同题材画作的历史追溯和比较工作,似乎成为一条非常必要且可行的探寻线索和手段。从《真赏斋图》到《一竹斋图》,我们也许能够获得明清斋室画“时代风格”的演变态势和过程。...
2023-11-28 理论教育
2.6.2画卷中的云游讲学者1.杨瑀画面题诗者中,有一位曾经和恽寿平的父亲逊庵先生一同于书院杜门授书的人,他便是杨瑀,武进的著名学者,别字雪臣,与恽寿平的父亲是同辈学者且与恽家关系亲密,亦具有浓厚的遗民气节。...
2023-11-28 理论教育
因此,这幅画作具有非常难得的研究的可扩展性和连贯性的价值,这一点并不是任何一幅恽寿平的画作所能够具备的。最后,这幅作品是恽寿平晚年画风较为稳定成熟,且具有总结意义的作品。...
2023-11-28 理论教育
那种针对《一竹斋图》的画作主题所展开的高度赞颂和对于时代进行探讨的激情溢满了作品的全卷,充斥在画后的每一篇题跋中,使人感受到了一股来自于鼎革之际浓浓的文人特有的时代情感。...
2023-11-28 理论教育
7.2.4南田的隐逸思想的根源对于隐逸思想的提倡更反映出恽寿平对于庄学、玄学在其思想上的援引,隐逸文化在崇尚老庄、玄学的魏晋时期尤为兴盛,并在此时形成了一种基本的规范和榜样,后代文人在遭遇动荡不安的时代或社会的无能和险恶,以及来自于人生各样的沉痛打击时,便效仿魏晋隐士,或隐居不出或避世荒野,过着田园放歌,渔樵隐幽的生活。...
2023-11-28 理论教育
对于《一竹斋图》的年代和内容的考察,最有价值的一段文献自然是画家的题款和印章。...
2023-11-28 理论教育
恽寿平的这种理论透露出一种中国传统绘画对于虚实相生的统一关系的理解,亦更体现出道家思想对于他的绘画观念的深入影响。...
2023-11-28 理论教育
第五类,恽寿平美学思想、文化现象以及其他相关研究的著作和文论。第六类,恽寿平作品的鉴定研究和单幅作品的分析、考察的文论。...
2023-11-28 理论教育
而恽寿平倡导以“悬解”作画运思,即表现出他愿以玄禅悟道的决心来参悟画理。...
2023-11-28 理论教育
事实证明,恽寿平的确是接受了非常充沛的儒家思想的熏陶,这首先是来自于其家学的影响。孝、悌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即为“仁”的基础,恽寿平的行为中亦体现出这一思想的影响作用。...
2023-11-28 理论教育
其次,恽寿平超于时人的理论和实践手法便是他对于写生的注重。可见,这种自然写生非常有益于恽寿平山水画实践能力的提高。...
2023-11-28 理论教育
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便逐渐稳固地形成了一种“以画为业则贱,以画自娱则贵”的观念,这一点充分地体现出文人对于儒家思想“游于艺”观念的接受。...
2023-11-28 理论教育
0.1.2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上这些归类远远不能详尽地收录所有学者的研究内容,不过仅从这些列出的专题研究著作文论中,便足可以看出,恽寿平研究课题的惊人的数量和其丰富的程度。...
2023-11-28 理论教育
从中可以看到他对于元人山水心驰神往的领悟和共鸣。因此,我们以一些元代画家的画作为例,从笔墨手法、意境感以及斋室图的特征等方面来进行这种对比工作。...
2023-11-28 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