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深知诗的韵律美作为诗歌艺术的不可或缺部分对于增益诗情、感染读者的不可忽视的作用。总之,在艾青看来,只有和情绪结合的内在韵律,才是活的韵律;也只有活的韵律,才能增益于诗情的表达,使诗具有无穷魅力。...
2024-03-26 理论教育
艾青深知诗的韵律美作为诗歌艺术的不可或缺部分对于增益诗情、感染读者的不可忽视的作用。总之,在艾青看来,只有和情绪结合的内在韵律,才是活的韵律;也只有活的韵律,才能增益于诗情的表达,使诗具有无穷魅力。...
2024-03-26 理论教育
艾青并没有止步于此,他还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们为了获得这“最纯粹”的诗的语言所应付出的巨大努力。诗歌语言的口语化,作为艾青“诗的散文美”理论中十分突出的一项主张,它的提出,有现实的原因,也与艾青的诗美取向密不可分。艾青诗的“口语美”的核心是“诗美”。我们因此可以这样断言,“简洁、单纯、明白”的富于诗意的口语美是艾青诗歌语言一以贯之的美学追求。...
2024-03-26 理论教育
[1]这段话既是对《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的评价,也可看做是对该诗的感人之处的总结。诗人艾青出生在中国农村的土地上,长在乳母“大堰河”的怀抱中。“大堰河”的乳汁,养育了诗人的身体,也滋养了诗人的感情。他要把自己对养母“大堰河”的感情倾诉出来。...
2024-03-26 理论教育
第一节朴素朴素是诗的美学原则之一,是化浓为淡的大巧之朴。艾青还认为,只有当诗人思想感情深刻,生活积累丰富和艺术臻于成熟时才容易达到“朴素”这一最高境界。他于1937年在《中流》第2卷第5期发表了《关于艾青的诗》一文。后来,艾青选编了一部抗战以来的新诗选集,书名是《朴素的歌》,而他本人正是以“朴素的歌”,迅速为大众所接受。艾青这种以朴素平易取胜的功力,是大巧之朴的表现,它像浓烈的醇酒清澈而又回味无穷。...
2024-03-26 理论教育
事实上,对于艾青的“诗的散文美”主张,很多人错误地认为艾青在提倡“诗的散文化”,是用“散文”代替“诗”,并认为艾青应该为新诗史上出现的“散文化”倾向负一定的责任。[10]为了防止误解,艾青多次从诗与散文的区分说起,对“诗的散文美”与“诗的散文化”二者进行了辨析。...
2024-03-26 理论教育
该诗于当年3月发表于《七月》第2集第4期。艾青认为,健康的诗总是朴素的,它绝对不需要用庄严的概念和美丽的辞藻来装饰。诗的开头这样写道:“一天/那个科尔沁草原上的诗人/对人说:/北方是悲哀的”,“不错/北方是悲哀的”。此外我们还可以感受到,艾青的这首自由诗其实是有着高度的节制的诗,它自由而不散漫。...
2024-03-26 理论教育
这浓烈的情感,这一片赤诚,凝聚成了《我爱这土地》一诗。这是一只痴情的鸟对于生养自己土地的爱的一泻千里的感情表白。诗人所深深爱着的这片土地,正在经历着一场历史的大搏斗、大变革。也就是说,“我”的一切,都要毫无保留地全部献给这片土地……...
2024-03-26 理论教育
此期是艾青诗歌创作出现的第一个高峰期,这标志着他自己同时也是中国新诗史上的一次高潮。...
2024-03-26 理论教育
因此,当诗人看到树的形象时候,便想到了平时各自为生的贫穷的中华儿女在民族危亡之际,团结起来与侵略者进行的殊死斗争。《树》这首诗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所思所想。...
2024-03-26 理论教育
艾青面对着黑暗残酷的社会现实,没有沉默,而是用沉郁的笔触,揭露反抗着不合理的现象及一切罪恶。此期艾青的作品不是圆熟无疵、通体和谐的组曲,而是一位年青诗人在起步时期所经历的一个复杂过程的诚实袒露。...
2024-03-26 理论教育
艾青“诗的散文美”命题的提出是对诗歌发展的历史需求的积极回应。当然,诗人主体“表现”的需要才是艾青追求“诗的散文美”的根本原因。...
2024-03-26 理论教育
作为人的品质,“单纯”往往与“天真”并提,人的孩童时期多有此美态。“单纯”的对立面是“晦涩”和“混沌”。诗的单纯美指简约明洁的画面里,含有较深的内涵和抒情容量。从诗歌创作上来说,单纯是指内容的由博返约,思想的净化、升华,以及形象的单一、连贯。因为单纯常与丰富、深刻相关联,所以单纯应该是内涵和意境的高度锤炼。《小蓝花》这首诗的单纯还表现在语言的单纯上。...
2024-03-26 理论教育
他的这次创作高峰期的作品,代表了那个时期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水平。这期间他出版了《归来的歌》《彩色的诗》《雪莲》等3部诗集和1部诗论集《艾青谈诗》,显示了他不同寻常的创作活力。艾青诗歌创作实践是其“诗的散文美”理论命题的成功实践。...
2024-03-26 理论教育
六、《黎明的通知》艾青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所写的《黎明的通知》,是他的诗歌园地里的又一枝奇葩,在广大读者心里留下了久远而常新的记忆。艾青遏制不住急切地想要把自己的新感受传递给在黑暗状态下生活着的人们的激越振奋之情,于1942年年初写下了《黎明的通知》。《黎明的通知》就是诗人“通过自己的心”写出的诗。《黎明的通知》相当成功地实践了他的语言观。...
2024-03-26 理论教育
艾青的创作从1941年到1956年进入了低谷期也是必然的结果。这不能不说是艾青“诗的散文美”特色在此期诗歌实践中的大褪色所致。...
2024-03-26 理论教育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也是艾青在特殊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又一种真诚。他的每一首诗几乎都是将自己的心胸袒露在读者面前,将自己的情感倾诉在读者的面前。可以说,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没有一个诗人能像艾青这样,把他的几乎全部的生活观察都纳入到诗的形式中来表现,并且在这种表现中都贯注着诗人真实的而非臆造的诗的激情。...
2024-03-26 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