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语音的变化一、日语汉字词的两种读音形式日语汉字一般采用两种读法,一是音读,一是训读。如表13日语音读汉字词的局部变化2.日语借词读音变化的语音成分分析无论是音读汉字词,还是训读汉字词,它们在成为汉语借词后在语音形式上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改变。1)音节数的改变日语汉字词语成为汉语借词后其音节数有了明显改变,不相同者占了绝大多数。...
2023-11-29 理论教育
第一节语音的变化一、日语汉字词的两种读音形式日语汉字一般采用两种读法,一是音读,一是训读。如表13日语音读汉字词的局部变化2.日语借词读音变化的语音成分分析无论是音读汉字词,还是训读汉字词,它们在成为汉语借词后在语音形式上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改变。1)音节数的改变日语汉字词语成为汉语借词后其音节数有了明显改变,不相同者占了绝大多数。...
2023-11-29 理论教育
表11三大领域分布概况生活类占三分之二,比起前一个日语借词高潮所占的比例大大增加。这些日语借词中大多数是新出现的词形,如“封杀”、“配送”、“清酒”、“慰安妇”等。生活类词语成为这一时期日语借词的主要成分。...
2023-11-29 理论教育
词义渗透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词义的增减,范围的扩缩,褒贬色彩的变化,在不少借词身上都会发生。在上面20种新词语词典中,共有13条“屋”字词,表示的都是小型、精品、专卖型的“店名”。“部”有20个义项,与表示社会机构组织工作部门有关的是第6个义项“衙署,有关主管部门”。...
2023-11-29 理论教育
此后日书翻译仍逐年上升。大量的日书翻译成为日语借词进入汉语的最主要渠道。就连《辞源》也收入许多日语借词,词条的释义中也出现不少日语借词。此外上海农学会、广学会、教育出版社、作新社、会文学社、中国医学会,都是当时国内较有名的日书翻译出版机构。日本的东亚公司、启文书局、东京并木活版所等都翻译出版了不少汉译日书。...
2023-11-29 理论教育
第一节20世纪中前期研究概况一、20世纪初期对日语借词的态度之争日语借词在19世纪中后期开始大规模地进入汉语,这一现象很快就引起了学人的关注。褒贬不一的社会评论与大规模的收集整理,成为这一时期对日语借词研究的两个基本内容。警察对于吊膀子之恶风,所谓非取缔不可,即非禁止不可。...
2023-11-29 理论教育
第六节这一时期日语借词概貌、特点与影响一、学科分布概貌以上详细阐述了晚清至民国初日语借词进入汉语的过程与特点,从访日、留日、翻译著作、引进教材、辞书编纂五个方面作了详细展示。希望能对那段日语借词的历史面貌作较详细些的描述。收集日语借词的渠道主要有三个:一是原始文献,二是前人的研究成果,三是留日人员的日常散记。虽然这还不能说反映了当时日语借词的全貌,但对反映本时期的日语借词全貌还是有一定代表性的。...
2023-11-29 理论教育
第六节日语借词传入的特点一至五节从词、词缀、词义、语法、文字论述了日语借词对汉语的影响。“日语借词专题语料库”也清楚显示了这一点。汉字在日语借词中起到的作用功莫大焉,这是最值得我们重视的一个特点。从“量质比”来看,日语借词词素的重要性要超过日语借词。...
2023-11-29 理论教育
第五节文字的渗透日语除了使用来自中国的汉字外,还有“日本国字”与“假名”。它们随着日语借词进入汉语,也对汉语产生了一定的渗透和影响。还有一个在汉语中得到广泛应用而未注明来源于日语国字的,即“腺”字。“日语自创汉字词”产于日本,在中国没有文字使用的基础和环境,故传入者寥寥无几,有的即使传入了,也面临着汉字同化的强大压力。假名与汉字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字体系。...
2023-11-29 理论教育
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简化汉字终于成为经过国家正式颁布的规范汉字。至2000年10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以法的形式确定了简化汉字的地位。古代以繁体为主要形式的传统汉字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影响最大的当属为了实现对汉字使用总量的限制而提出的字表。...
2023-11-29 理论教育
第四章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前半期的日语借词19世纪中期以前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主要是中国影响日本,汉语与日语之间的关系亦是如此。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上台后实行的第一个政策就是开放国门。西方文明在日本的成功移植给中国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派出人员,翻译日书,编纂词典,出版教材,发行报刊,大量介绍、引进了日本各领域的知识,日语借词随之大量涌入汉语,形成了第一次日语借词高潮。...
2023-11-29 理论教育
从语言表达形式看也有明显的不同,即已从汉字记音的“日名音译词”转为直接借用的“日语汉字词”。《宋史·日本国传》中出现了大量表示人名、王名、官名、地名、物名的日语汉字词。这与汉字传入日本,日本对汉字广为使用有关。...
2023-11-29 理论教育
第七节对日语借词的规范与传入高潮的结束一、对科学技术名词术语的整理与规范这是一个日语借词大规模引进的时期。随着冠有“名词审查委员会审定”、“教育部公布”的自然科学词典推出,许多日语借词被定为“不规范”而逐渐退出使用。20世纪20年代后日语借词进入汉语的速度开始放慢。...
2023-11-29 理论教育
“化”字的词缀用法在汉语中迅速扩张,很快就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汉语则无此功能,日语词缀“化”进入汉语后自然会受到汉语词汇规律的制约。现代汉语中词缀“主义”的用法来...
2023-11-29 理论教育
第一节汉字记音的日名音译词阶段中国史籍中关于日本的记载不在个别。这里的国名、官名、人名用的都是音译法,汉字当作纯粹的记音符号来记录日语词的读音,生成的是汉字有音无义的“日名音译词”。即使同为汉字,汉语中一个汉字为一个音节,但日语中汉字大多不止一个音节。当汉字据音记词成为单纯的记音符号时,对它们的理解与本土汉字“据形显义”的理解定式发生了抵牾。...
2023-11-29 理论教育
第五节汉语对日语借词改造的特点汉语对日语词的同化体现在多方面。这是由汉语与日语语言类型的根本差异造成的。汉语这种词核化的约束力显得特别强大。...
2023-11-29 理论教育
第七节台湾的日语借词简况一、台湾日语借词的“两高一低”日语借词对汉语的渗透不但体现在大陆,在台湾显得更强势一些。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台湾结束了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日语强制进入台湾的时代结束。90年代台湾社会刮起一股“哈日风”,日语借词再次大量涌入。台湾日语借词的第一个高潮是被动引进,是以压迫、强制的方式出现的。这个时期台湾的日语借词是日本殖民统治、文化入侵的产物。...
2023-11-29 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