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他们相信耶稣的存在和力量,实际上只是相信某种命运的安排,相信会有某种命中注定的好运气,包括民族的和个人的。显然,这种对超自然物的信仰虽然可以吸引某些想入非非的教士,但绝不可能吸引大多数人。实际上,在所有国家里,原始的基督教大都走了样。真正的基督教徒已很少见。原始的基督教信仰就这样已成为一纸空文。说人人都是基督教徒,其实那只是指一小部分人而已。...
2023-12-04 理论教育
的确,他们相信耶稣的存在和力量,实际上只是相信某种命运的安排,相信会有某种命中注定的好运气,包括民族的和个人的。显然,这种对超自然物的信仰虽然可以吸引某些想入非非的教士,但绝不可能吸引大多数人。实际上,在所有国家里,原始的基督教大都走了样。真正的基督教徒已很少见。原始的基督教信仰就这样已成为一纸空文。说人人都是基督教徒,其实那只是指一小部分人而已。...
2023-12-04 理论教育
只是看到宗教的目的在于信仰神,这是很可悲的。他们称神为最高的本质和原因,而事物的最初本质是质料,最初的原因是被当作工具。在神的信仰中,有些所谓的本质和生活之道的确是我们应当重视的,可以从中得到磨炼和教化。荷马史诗中有关神的故事根本不可能给会背诵它们的年轻人以教化。当自然现象被想像成神的外化时,人会进一步通过这种想像扩大自己生活的范围,并使之成为宇宙的生活。...
2023-12-04 理论教育
但是,以为这样的研究最终能够挽救建立在道德观念上的宗教,这种想法实际上只是一种值得同情的错误,因为那种令人生厌的超自然现象的迷信与理性宗教毫无关系。所谓来自西奈半岛的雷声以及所发现的两张石桌,与“十诫”以及上帝的存在毫无关系;同样,所谓人死后灵魂不死,与超世俗的永垂不朽也不能同日而语。换言之,幻觉的出现充其量只能是我们更加意识到灵魂出现的心理基础,但并不能证明灵魂真的能脱离肉体而存在。...
2023-12-04 理论教育
人的心灵的可塑性是很有限的,并且几乎没有通道与外部世界相沟通,因而我们会发现,人的观念系统中存在着不连贯性和不稳定性。所以,当我们对人的心灵在本质上的情形进行思考时,我们需要寻求进一步的帮助,对此用不着感到惊讶。人的心灵具有自己的能力,但这一切并不等于就是它所希望的。知觉并不是一直留在心灵之中的,也不像种子落到地里或火星落到火药上那样落在大脑上。那么,什么才是它的最终愿望呢?...
2023-12-04 理论教育
每一个符号或词组,就像每一个手势,都是说话人在向他人表示一种态度以及相关的某种思想。如果撇开他说话中措辞的感染力和表达方式,那么也就无法理解其中的内容。但是,这种恐惧的情绪,无论是别人造成的,还是由自己的心理产生的,其表现都是相同的。一般认为,这种表现在特定情绪出现时肯定会产生。...
2023-12-04 理论教育
科学只是形成概念,用于解释现象以及相关的常识。对科学的怀疑,如果是纯粹的和公正的,就会有利于科学的发展,有助于将科学建立在真正的基础之上。若是那样,科学就会被视为暂时的、温和的、实在的,并且像所有人道主义者所从事的工作那样,是人性化的,充满理想色彩、富于同情心的。然而,理性依然会不屈不挠地坚持自己的本性;当波涛撞击海岸边时,它予以回击。...
2023-12-04 理论教育
常有人说,真正的爱情只是那种一见钟情。爱情必须经由相识、好感,而最终产生。不相信爱情,这是愚笨的重要标志。一个正常的人对其最深沉的亲和力有着特殊的敏感,这正是爱情的美妙之所在。先要有由偏爱而产生的但往往是复杂的情感,然后才有可以言说的判断。人天生需要爱情,这就证明了本能导致爱情。事实上,爱情往往会搅乱我们的情感。当爱情到来时,我们会紧紧把它抓住,抓住了,又会陷入无尽的苦恼之中。...
2023-12-04 理论教育
为了满足这一要求,来生该如何设计呢?显然,来生必须存在于一个与地球极其相似的环境中,如果另一个世界没有时间,没有英勇奋斗,没有韵律,我就不能进行诗歌创作。在来生更好地追求物质理想,这是很具代表性的,但作为柏拉图主义者,大部分基督徒却往往予以坚决反对。涉及死亡的各种说法和迷信模糊地包含了各种有关来生的教义,并在一定道德要求下演变成明确的预言。...
2023-12-04 理论教育
如果对死亡的恐惧只是发生在临死的时候,那么较好的对付办法就是用药物,而不是喋喋不休。但是,我斗胆说那种对死亡的恐惧根本就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恐惧。因此,最无益的是,叫人们对死亡不要恐惧,并告诫,死不过是另一种生,是走向自我圆满。比如,卢克莱修的著作第三卷的结尾有一大段对死亡的恐惧予以反对的文字,但其力量主要来自描写生命的疯狂。大凡天才都肯定会有对某事的狂热,卢克莱修也不例外。...
2023-12-04 理论教育
与此相类似,基督教必须迎合和容许世俗的习惯和情感。我们很容易把抽象的和理想化的基督教归因于早期的基督教徒,而忽视后来世俗所起的作用,事实上,基督教的仪式主要来自世俗。这些都使得基督教传统增加了世俗的东西,这在福音、弥撒、祈祷书或神学家那里几乎是找不到根据的。然而,这些增加能很好地成为基督教的基础,因为它们同样是建立在人的本性之上。...
2023-12-04 理论教育
经验一次次地证明了培根的一句著名格言:“略知哲学,人的心灵倾向于无神论;深入哲学,人的心灵导向于宗教。”在培根写出上述至理名言的同时,他忘记加上:深入哲学而带给心灵的上帝完全不同于略知哲学而远离的那位上帝。知识必然是互相联系的,而各种宗教正像语言必然是互相对立的。因此,任何有活力且健全的宗教都有一种标志性的特质。习惯往往以哲学和宗教是否真实来对它们进行判断,而这个方面正是哲学和宗教的弱点。...
2023-12-04 理论教育
猜心家的重要标志就是要能够说出他人的性格和习性,并且一眼就能够推测出一个人的所有潜能。他的确不可能有那种性格,因为他只是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来描写人性中的缺陷。然而,这种对性格的判断在人际交往中颇为重要。真诚使友谊变得最为圣洁,然而,我们敬佩一个人,敬佩他的魄力、能力、坚贞和高贵,并不是感情的一时冲动,而是根据自己对他的行为和性格的观察。独立于意识的本性美德非常重要。...
2023-12-04 理论教育
哲学家已不再对艺术大加指责了。也许他们认为艺术对他们的影响微乎其微,不值得大惊小怪;也许他们的体系缺乏严密性,根本不能去非难其他任何事物;也许是疲于解决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冲突,他们希望道德与艺术之间能和谐一致。艺术对于个人情感而言,它只是表达,而不是干预。艺术的目的似乎在于唤醒冲动,但是,艺术家往往不可能实现这一目的。艺术的善是全面的,也是终极的。在艺术中,即使是恶的东西,也不具有危害性。...
2023-12-04 理论教育
在它的内部,大多数的发展都是辩证的;也就是说,这些发展都是按照其内在的必然性而发生的,就像正在孵化小鸡的鸡蛋,环境完全自然地给予温度和宁静;当我们充分意识到它的时候,这种发展已经变得那么的显而易见,那么的自然而然。就这个最初的界定而言,这个自我所涉及的范围只是那些已发生的顺心事的范围,只是涉及整个世界中那些完全易于处置和可以随心所欲的部分。...
2023-12-04 理论教育
神圣性本身就是一种内在的目的,它懂得如何在这个世界上进行取舍,并且把自身的宁静弥漫于这个世界。神圣性之所以能够实现,就在于它丰富了意识,但不扰乱本性。既然生命的存在具有价值,那么,神圣性就应当成为理所当然的。但是,神圣性虽然是自然而然、显而易见的,却像百合花一样容易感染细菌而腐烂。...
2023-12-04 理论教育
虽然意识在指导行为方面比本能更好,但在最初,它却是最不能胜任那项工作的。只有生命本能才使思想和意志完全保持正常的状态。人的本能要求我们放弃那些无关紧要和不切实际的想法。愧疚、良心和理智不断地拒绝过去意识中所存在的东西,迫使自己忘掉过去的愚蠢行为;这样做完全是出自习惯和潜在的本能,否则又会是什么原因呢?...
2023-12-04 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