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例绘制的葫芦如图3-100所示。图3-101 绘制路径草图设置基准面。图3-106 “平面”属性管理器图3-107 平面区域缝合曲面。单击“曲面”工具栏上的“缝合曲面”图标按钮,或者执行“插入”→“曲面”→“缝合曲面”菜单命令,此时弹出如图3-108所示的“缝合曲面”属性管理器。......
2023-06-24
1902年10月1日,黄克诚出生在湖南省永兴县油麻墟的下青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中,父亲黄清业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为维持家庭生计,除种几亩薄田外,农闲时还到广东乐昌等地挑盐回来卖,挣点钱以补家用。母亲邓龙桃也能在农事之余磨点豆腐卖,父母的勤俭仅能让家中的大小六口人口。黄克诚小时就好读书,这无疑给黄清业一个惊喜,家中世代没出过读书人,这一下出了个好读书的伢子,怎不让人高兴?于是父亲就凑了点钱把他送进了私塾。黄克诚读书十分用功,有时着了迷,不是忘了吃饭,就是外出砍柴打草时忘了回家。冬天农闲时,黄克诚还到西边几十里地的马田墟挑木炭到东边的黄婆垅去卖,往返好几十里地,挣点脚钱去读书。当时黄克诚还有一个哥一个弟也在上学,家中贫苦已不能再继续送孩子们读书了,父亲只好保重点,让好读书的二儿子黄克诚一个人上学读书,让其哥哥和弟弟都停学,好让家中出一个读书人,以后不会受人欺侮。黄克诚的三叔也很支持。这样在全家的支持下,黄克诚就从乡下来到了县里上高等小学。
1922年黄克诚从高小毕业,秋天又考上了设在衡阳的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在该校,黄克诚接受了不少进步思想,读到一些革命著作,他一颗年轻上进的心随着时代的脉搏跳动起来。在学校读书时,他参加过支援水口山矿工们的罢工斗争,目睹了学生驱逐反动校长的运动。他从学潮中看到了一种无形的力量,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斗争才会取得胜利。从此,他一边用功读书,一边积极联系进步老师和同学,不久他认识了共产党员龚际飞,后来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那时他23岁。
黄克诚入党后不久,毛泽东来到衡阳,指示衡阳党组织把工作重点放在水口山、郴州、衡山一带,并提出派一些党团骨干到广州学习,培养工农运动的领导人。这样,经湘南区委批准,黄克诚等人被派到广州中央政治讲习班学习。这个讲习班是国民党中央党部主办的,由湖南政治研究会具体负责,理事会由七人组成,其中毛泽东、林伯渠、李富春都是理事会成员,李富春为班主任。在讲习班,毛泽东还为学生们讲授农民运动的课程,深深地影响着黄克诚。1926年6月,因湖南的湘军第4师唐生智部宣布参加国民革命军,编为第8军,准备北上与北洋军阀作战,部队急需政治人才,于是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决定将政治讲习班中的合适学生派去。经过考核,黄克诚被派到唐生智的第8军担任营政治指导员。是年冬,唐部又扩编为第4集团军,辖第8军、第35军、第36军,黄克诚调到第36军第2师第4团任团政治指导员。
1927年5月21日,湖南省发生马日事变,国民党右派势力日益猖狂,军队里的共产党员受到威胁,黄克诚感到唐生智已经有右倾表现,心里就提高了警惕。一天夜里,一阵轻轻的叩门声惊醒了黄克诚,原来是军中的好友刘川来报信,说:“今天下半夜要动手了,命令我来抓你。咱们是患难与共的朋友,我怎么能抓你呢?你赶快走吧!”黄克诚在夜色中离开了部队,走在路上,月光下一片银霜,心中却无限悲凉。
秋天,他回到了家乡,不久与湖南省委派到永兴的党组织联系上了,并组织了党在湖南发动的湘南暴动。暴动的那一天,农民暴动队伍成功地占领了永兴县城。这一支农民武装被整编为永兴赤色警卫团,黄克诚任党代表兼参谋长。次年4月,在敌军的攻击下,黄克诚率部撤离永兴,向井冈山转移。到了井冈山之后,毛泽东和朱德的两支部队在砻市会师,部队改编成工农革命军第4军,辖三个师、六个团,黄克诚的部队改编为第12师第35团,黄克诚任团长。不久部队又一次改编,黄克诚被派到永兴的营部工作。
井冈山当时聚集了1万多人,物资给养出现极大困难。加之部队上山时,有些妇女、老人、小孩也混杂其中,战斗力不强,需要作一些疏散。红4军军委决定把耒阳、永兴、郴县、资兴四个县的农民武装编成四个游击队,回本县去打游击。永兴县的农民武装为第二路游击队,黄克诚任司令员。这样黄克诚带了几百号人、二十几条枪就下山回到永兴县地界,准备和驻守在县里的敌军展开游击战。不料部队刚到县城附近,副团长刘承羔急于攻城,不听黄克诚的劝告,夜间瞒着黄克诚贸然行动,使游击队一下子被击溃,剩下6个人跑了回来。黄克诚于是不得不离开永兴,望着星光下的家乡,痛苦地和牺牲在这块土地上的战友告别了。
1929年1月,黄克诚一路风尘来到上海,找到了党组织,与中央接上了关系。次年春,中央军委令黄克诚去工农红军第5军工作,任大队政委。5月,在攻修水的战斗中,黄克诚身先士卒,冒着炮火攀梯登城,大大地鼓舞了战士,他的勇敢行为一下成为部队中的美谈。6月,部队奉命扩编为红3军团,红3军团在彭德怀指挥下在湖南打了几场胜仗,并于7月27日占领了长沙。8月,敌军调重兵向长沙压来,红3军团撤离长沙,退向平江。这时军团开会讨论下一步行动。黄克诚在会上反对攻打中心城市,发表了不赞成攻打武汉的意见,立即受到与会同志的严厉批评,指责他是严重的右倾机会主义,认为他目前的思想状态,已不适宜担任重要领导工作,于是,撤了原要其担任纵队(师)政治委员的任命。不久红3军团部队与红1军团合编为红军第一方面军,黄克诚任红8军第4师第3团政委。
1930年,红军中出现了一场打ab团的错误运动。所谓ab团,是在1927年江西成立的一个反革命组织。ab团是反布尔什维克的英文缩写。其实这个组织在红军中人数极少,寿命很短,但当时在左倾思想占上风的时候,全红军都要抓出ab团分子,一旦认定,就会被砍头,一时误杀了很多革命同志。黄克诚当时被委任为团“肃反委员会主任”,对这种盲目抓人严刑逼供的做法很反感,但上级保卫局不断催促他完成抓人人数任务,一时有的同志受不了逼供而诬陷了其他同志。黄克诚心里明白,这些同志是一些勇敢的战士,对党是忠诚不二的,就极力保护他们,不执行上级命令。事情闹到军团政治部,有人反倒怀疑黄克诚也是ab团分子,要查他。这时彭德怀出面了,说:“黄克诚要是ab团分子,那还有谁不是啊?笑话!”结果,黄克诚虽没有被戴上ab团分子的帽子,但团政委的职务却被撤了,调到军团政治部当了个巡视员。直到夏天上级才委任他为红3军第3师政委。
1931年7月,蒋介石发动了对红军的第三次大围剿,调动30万军队分兵三路进攻中央苏区。这时黄克诚所在的红3军正驻在闽西建宁、泰宁一带,听到消息后,部队立刻进入备战状态。毛泽东指示红1方面军主力绕到兴国,直捣敌人后方,然后由西向东横扫敌军后方联络线,把敌人主力撇在赣南。若敌军回身过来,必定疲于奔命,再寻机打可歼之敌。7月10日,红3军团沿闽西的山间小路向兴国进发,两地有千里之遥,沿途是崇山峻岭,又值酷暑,军情紧急,部队行军之困难不言而喻。黄克诚的眼睛高度近视,夜间行军不敢戴眼镜,只得由人引着爬山越岭,困难更在他人之上。他仍然随军日夜兼程,终于随部队在7月28日赶到了兴国。31日,部队从兴国经万安突破富田时被敌军发现,敌军立刻从四面包围过来,一时3万多红军隐入高兴圩附近的山林里,等待总部命令。黄昏时分,红12军把敌军主力引走,红3军团在夜间悄悄地转移到莲塘地区。8月6日夜,红军主力向莲塘地区的敌军上官云相的第47师发动攻击,首战告捷,歼灭敌军一个旅,敌旅长谭子钧被击毙。红3军团接着进攻黄陂,歼敌三个师。之后红军左征右战,转战于兴国、东固、白水等地,两个多月间,击溃敌军七个师,歼敌十七个团,计3万多人,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
1931年,黄克诚任红3军团第1师政委,1月10日接军委命令率部攻打赣州。当时,黄克诚对敌我情况作了分析后认为,打赣州是冒险行为,从地理形势上看,赣州易守难攻,从兵力上看,敌强我弱,加上我军没有攻城经验,而敌军守城早有防备,所以打赣州并非良策,不如围赣打援。然而当时彭德怀打赣州的决心很大,又是军委命令,如能打胜,会给中央苏区造成极好的有利形势。于是战斗如期进行。黄克诚率部攻打赣州西门,几经恶战,敌军火力太猛,敌军在城内又筑有两道工事,致使红军战士牺牲过多,进攻多次失利。一个月过去了,赣州仍未攻克。这时国民党集中了更多兵力前来支援。一夜,黄克诚部遭到敌军偷袭,师长被敌人捉走了,红1师处境十分危险,面对不断拥来的敌军,黄克诚命令部队向南门方向撤离,好与第2师会合。这时,南门也是一片混乱,军团参谋长邓萍还在指挥部队对抗。黄克诚见情况十分不利,劝说邓萍撤离,邓萍同意后,部队冒死突围,黄克诚带着部队冲破敌人的火力网,撤离了赣州。这次黄克诚在敌反攻时,未接命令就主动撤走,但是由于处置恰当,才未被追究。不久红3军团召开田村会议,批评黄克诚的右倾机会主义,不过还未撤职。此后黄克诚一直受批。1932年10月,中共苏区中央局会议后,毛泽东的军队领导职务被免除。这时红3军团召开广昌会议,因黄克诚在红3军团同意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而被批判,也撤了他的师政委的职务,黄克诚改任红3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一星期后又改任教导营政委。后来部队在江口集结,黄克诚又调回红3师任政委。
国民党在1933年发动了第四次大围剿失败后,紧接着又发动了第五次大围剿。蒋介石率百万大军围攻革命根据地,红军这时却在王明的错误指挥下多次失利。为了保存革命火种,中央决定进行战略转移,二万五千里长征从此开始了。10月17日,红3军团奉军委命出发了,军团代号是“福州”。此时,红3军团是全军的右路先锋,黄克诚所率的红4师又是军团的前卫部队。10月22日,红3军团突破第一道防线,红4师渡大庾河占领了新城,分左右两路进入湖南。11月3日,红3军团迫近汝城,在第二道防线遭遇敌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红3军团迅速打退敌军,突破封锁线,接着一鼓作气攻开敌第三道防线,受到中央军委嘉奖。此时,蒋介石才发现红军西进的意图,是要和湘西北的红2、6军团会合,急调40万大军沿湘江两岸构筑起第四道封锁线,以阻止红军西进。11月26日,红3军团急行军进抵广西文市,以红4师为先锋向湘江东岸的界首进逼,顺利攻占该镇,接着渡过湘江,在光华铺与敌军对峙,成为中央纵队的左翼,而右翼的红1军团也已占据全州,为中央红军抢渡湘江起到极为有利的保护作用。但是中央红军行动缓慢,错失良机,致使敌军迅速压过来,使我军左右两翼军团受到极大的威胁。11月29日,敌人向红4师发动进攻,阻击战打得十分艰苦,一天内牺牲了两个团长,三天后,红军以400多人的伤亡代价打退了敌人的反攻,掩护了中央红军渡过湘江。之后,红4师仍旧担任掩护中央红军前进的任务,和敌军多次相遇,又多次打退敌人,使部队一点一点地向前推进。1935年1月3日,红3军团接军委命令,抢渡乌江,夺取遵义,四天后,遵义已在红军手中。15日,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纠正了错误,总结了教训,肯定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并推选毛泽东为三人军事领导小组成员之一。会后不久,毛泽东来到红3军团传达会议精神,黄克诚又一次听到了毛泽东的讲话,格外激动,同时也充满必胜的信心。1月19日,红军主力分三路向习水、赤水方向进发,红4师这次担任后卫,在遵义阻止敌军追击,战后追上了主力,随主力部队向黔川边境前进。此时,蒋介石调20万大军包围过来,企图阻止红军入川,消灭红军于贵州境内。28日,红军与敌军在土城打了一场恶战,死伤惨重,次日撤出战斗,西渡赤水。2月上旬入云南境内,在扎西集结,部队进行缩编,红3军团直辖四个团,即红10、11、12、13团,黄克诚为红10团政委。19日,红3军团再渡赤水,苦战两日后夺取了娄山关,又向遵义挺进。攻城时,军团参谋长邓萍不幸牺牲。攻克遵义后,黄克诚部奉命再战城西的老鸦山,以阻敌人援兵于城外。此仗打得更是艰苦,团长负伤,团参谋长牺牲,只有黄克诚一人指挥战斗。后来在其他军团的支援下,红军全歼敌人两个师,八个团,俘敌3千多人。这一仗是长征以来遵义会议以后打得最漂亮、战果最辉煌的一仗,也打出了红10团的军威。此后在长征途中,黄克诚的职务有好几次升降,最后随红军顺利到达陕北。万里长征胜利结束了。
在陕北,他任过军委卫生部长,不久又调任红一方面军第4师政委,旋又调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长、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共合作后,西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黄克诚任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长。不久黄克诚发现部队取消了政委制度后,思想政治工作削弱,不利于部队的管理和团结,于是建议恢复政委制,恢复师团政治部,加强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9月,党中央同意了这个建议。10月,中央军委分别任命了各部政委,黄克诚调任115师344旅政委,旅长是徐海东。1938年,344旅在温场和日军打了第一场大仗,但由于友军的配合有误,让本来可以歼灭的敌军有了喘息之机,等来了援兵,我军被迫撤退。徐、黄二人将这次战斗经过和教训写成了总结报告给八路军总部,以利其他兄弟部队获得教训。4月初,日军纠集3万余众分九路向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围攻而来,徐、黄率部协同兄弟部队分路迎敌于沿途战线上。16日,该旅第689团与129师及友军在武乡长乐村夹击日军,激战一天歼敌2200余人,迫使日军回撤。19日,该团又一次侧击日军撤退部队,击毙敌200多人。到
1940年,八路军各部队进行了整编,黄克诚的344旅多次调动。7月,成立了八路军第5纵队,黄克诚任司令员兼政委,部队奉令开往皖东北开辟苏北根据地,很快与新四军会师于东台。在盐城,黄克诚与陈毅又一次会面,陈毅极为高兴,特设席招待他并赋诗以庆:“十年征战几人回?又见同侪并马归。江淮河汉今谁属?红旗十月满天飞。”这年11月,新四军发起了打韩德勤的曹甸战役,此时,黄克诚认为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不宜打。后来果然没有打好,但华中局领导认为黄克诚是右倾,作战不力,撤了他第5纵队司令员职务。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了。28日,我党在盐城重建了新四军军部,将新四军抗日将士9万余众编为七个师、一个独立旅,黄克诚任第3师长兼政委,率部在苏北地区活动。这年4月5日,毛泽东来电报,对当前的敌我形势作了分析,提出要发展华中根据地的部署意见,电报说:“韩德勤进攻皖东虽因失败退返淮河以北,李品仙受我李先念纵队五个团向大别山脉攻击之威胁而有停止进攻皖东之意,蒋介石亦有停止军事冲突与我谈判条件,欲把我八路军、新四军统统纳入黄河以北,划定黄河以北为我两军防区之企图。但第一,华北敌占领区日益扩大,我之斗争日益艰苦,不入华中不能生存;第二,在可能的全国性突变时,我军决不能限死黄河以北而不入中原,故华中为我最重要的生命线;第三,此次蒋令韩德勤、李品仙、李宗仁、卫立煌及所有鄂、豫、皖、苏各军向我新四军进攻,衅自彼开,故我仍应乘此时机派必要军力南下。黄克诚率344旅在现地休整并与胡服、雪枫取得电台联络后,应遵朱、彭令开入淮河北岸,胡服先至该地等候,该旅到达后即听胡服意见部署兵力布置工作。彭吴支队亦听胡服、克诚意见向苏北出动,从徐州附近逐步南进,先占盐城、宝应以北各县。344旅与彭吴支队南下口号,仍是救援新四军与配合友军抗日。如届时李品仙已撤退进攻皖东部队,并恢复驻立煌办事处,释放张夫人及一切被捕党员,退回军款,则我军暂时可不开入淮南,第一步以盐城、宝应、蚌埠、蒙城为界。如韩、李来攻,则消灭之;如韩、李愿让该线以北为我防区,则暂时妥协之。如彭吴兵力不足,则344旅协助之。惟整个苏北、皖东、淮北为我必争之地,凡扬子江以北,淮南路以东,淮河以北,开封以东,陇海路以南,大海以西,统须在一年以内造成民主的抗日根据地。责成344旅、彭吴支队、雪枫支队,罗戴支队,陈毅之叶飞部,配合地方党,负其全责。凡军事行动统归朱、彭两总及胡服同志指挥之,一切具体部署、政治口号、政权建设、发展计划及统一战线方针,统由胡服负责,会商克诚、雪枫考虑决定,报告朱、彭及中央军委。”从电报中可以看出中央对黄克诚的意见的重视。
黄克诚接受任务后,率部立赴盐城、淮海两地开展工作,建立了各级抗日政权和民众抗日组织,不久淮海地区出现了抗日的新局面。
这年夏天,日军与国民党伪军共4万多人,分兵七路气势汹汹地杀向盐城,企图一举歼灭新四军。当时有人提出保卫盐城与敌人决一死战,以雪皖南事变之恨。黄克诚分析了敌我形势,指出苏北靠近南京,对国民党威胁很大,一旦敌军遇挫,还有可能增加兵力,如果硬拼,对我军不利,不如军部主动撤离盐城,跳出敌人包围圈,找机会打击分散敌军。最后军部同意黄克诚的意见,将部队分批撤出盐城。后来在敌军的三十四个日日夜夜的扫荡中,黄克诚率部英勇作战,灵活机动地打击敌军,在敌军大部队撤离后,立即攻下阜宁、益林、东沟、高作、建阳等城镇,建立了一片新的根据地。9月,新四军第3师打下了郑潭口镇,击毁了这个自称为铁镇的汉奸窝子,为我军扩大根据地扫除了障碍。1943年2月,日伪又集中了2万兵力对盐阜地区进行疯狂大扫荡,黄克诚决定采取避开敌人主力与敌人周旋,抓住机会打击敌军的战略方针,取得了反扫荡的胜利。
1945年3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我军展开了对敌战略攻势。黄克诚确定攻打在两年前被敌军占领的阜宁城,投入十一个团的兵力,由黄克诚亲自指挥,势在必得。开战前,黄克诚逐团检查准备工作,帮助各团制定作战计划,指示各团不但要勇敢作战,还要学会政治攻势。于是在前沿有部队开展了对敌喊话、漂送标牌、唱家乡小曲的政治攻势,收效颇为可观,伪军中不断有人投诚,投诚的人中有的还参加了喊话队,再一次动摇了敌人的军心,削弱了敌军的战斗力。4月24日深夜,攻城战斗打响了,黄克诚亲临前线,指挥若定,率部与敌军激战了36小时,一鼓作气拿下了阜宁城。整个战斗战线长达25公里,摧毁敌人碉堡143个,解放土地1000多平方公里,收复村庄560多个,歼敌伪军七个团,取得了华中抗日战场战略反攻的一次重大胜利。8月15日,日本投降,不久,黄克诚部奉命攻占淮阴、淮安等苏北重镇。对付国民党的守军,取这几座城池,于黄克诚来说好比探囊取物,很快部队连下数城,黄克诚脸上泛起了胜利的微笑。(www.chuimin.cn)
1945年9月14日,鉴于日军投降,苏军进入东北,国民党一时难以派兵进占东北,东北出现真空的有利形势,黄克诚深谋远虑,不顾饶漱石的阻扰,立即给中央发电,向中共中央建议,应尽量多派部队去占领东北,至少5万,能去10万最好,以创建强大的东北根据地。此建议被毛泽东、中央军委采纳。9月底,黄克诚奉命率3师主力第7旅、第8旅、第10旅及独立旅共3万5千余人开赴东北战场,离开了他战斗多年的苏北地区,去迎接更大的战争考验。其间,黄克诚远见卓识,未采纳有人提出的“部队可不带武器、过冬棉袄,轻装到东北就地解决”的意见,命令全师部队一律携带枪支、过冬行装、远程跋涉到东北。事实再一次证明,黄克诚的这一决定是十分正确的。部队进入东北后,即遇到东北寒冷气候和国民党军的进犯,当时苏军不许我军动用东北境内军械库的枪支、弹药,如采纳某些人的意见,后果不堪设想。
11月中旬,国民党军沿北宁铁路北上,连占山海关、绥中、锦西等地。此时黄克诚率部进军东北途中曾多次向中央提出行军计划,皆受到中央批准,为部队保存了实力,争取了时间和主动。25日,部队历经千山万水到达锦州附近的江家屯待命。26日,他又建议东北部队暂不在大城市和交通干线作战,而以一部主力占领中小城市,建立农村根据地,做长期斗争准备。
到了东北后,黄克诚对所属部队与当地的形势作了综合分析,提出目前我军有“七无”不利因素,即无地方党组织,无群众组织,无政权,无后方,无粮食,无医药,无衣服鞋袜,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让部队投入大规模的战斗,他说:“我们是疲惫之师,而且没有根据地作依托,而敌人是乘轮船进东北的精锐之师,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是不可取的。”当时林彪是东北的军事领导,采纳了黄克诚的建议,命令第3师转移到义县、阜新一带发动群众,进行休整。12月28日,毛泽东给东北局发来一电指出:“我党现时在东北的任务是建立根据地,是在东满、北满、西满建立巩固的军事政治的根据地。”“迅速在西满、东满、北满划分军区和军分区,将军队划分为野战军和地方军。将正规军队的相当部分,分散到各军分区去,发动群众,消灭土匪,建立政权,组织游击队、民兵和自卫军,以便稳固地方,配合野战军,粉碎国民党的进攻。”黄克诚看了电报后,觉得这一决策真是太英明了,立即命令部队分散在义县和黑山边境一带,清剿土匪,发动群众。1946年1月,黄克诚率部攻克通辽城,歼灭伪军1千多人,消灭了土匪武装,迅速开辟了这一地区的工作。这时,东北局已在西满成立了分局和军区,于是他建议把第3师与西满军区合并,以便开展工作。不久中共东北局任命黄克诚为西满分局副书记兼军区副政委。1947年3月,李富春书记调走后,黄克诚代理书记职务,一时政治和军事两副重担挑在他的肩上。他一边组织军队进行剿匪,一边建立地方政权进行土改,让人民获得土地。此举既密切了军队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也使部队的各种物资有了保证。8月,他看到西满军区和分局的工作已经完成,建议赴东北各部队全部由东北局统一领导。中央同意后,任其为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统管东北地区我军的战勤工作。黄克诚来到了哈尔滨,半年间他定政策、搞调查、立制度,很快使后勤进入有序的工作之中,保证了前方战斗的供给。
1948年4月,黄克诚又调任中共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兼军区政委,同时兼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政委。9月,辽沈战役开始了,黄克诚在后方积极组织支前工作,保证了前方的需要。11月初东北全境解放,不久,天津被我军攻克,黄克诚调天津任军管会主任和中共天津市委书记,接管天津,组织新的政权。于是他又一次踏上征途,迎接一项全新的战斗——城市建设工作。黄克诚主政天津时期,刘少奇在天津提出对资方不要讲斗争,以团结资方搞好生产,并要资本家放心大胆地干。黄克诚向刘少奇提出不同意见:“我认为当前对资方是要团结,但不能放弃斗争,应该是又团结又斗争,在斗争中求团结。”表现出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坚定的阶级立场。
共和国成立后,黄克诚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湖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此时中共中央已决定将工作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而他从刚解放的湖南的实际出发,注意城乡兼顾,着力抓好农村工作,领导清剿国民党残余部队和土匪,镇压反革命,进行土地改革,迅速安定社会秩序,恢复并发展生产和文教事业。
1952年11月,黄克诚调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政委。
自1954年起,黄克诚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秘书长、国防部副部长。
1955年黄克诚被授予大将军衔。
1956年,黄克诚被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1958年10月,黄克诚任总参谋长,参与制订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方针和各项规章制度,领导军队的建设。
1959年,黄克诚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庐山会议)上,明知彭德怀已被批判,仍仗义执言,批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错误,与彭德怀等被错定为“反党集团",最后一次被撤职,长期受审查。
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期间,黄克诚遭到迫害。
1977年12月,黄克诚任中共中央军委顾问,次年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被增补为中央委员,并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书记。此后,黄克诚坚决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平反冤假错案,重建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端正党风,做了大量工作。
1986年12月28日,黄克诚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4岁。
作者点评
一般来说,军事家往往是以勇敢或战争谋略来获得战功的,而黄克诚的军事生涯中除带兵打仗外主要还是从事政治工作,所以他是一位有文化有思想的军事将领,在战争年代与和平年代,都表现出他的一种个性特点:冷静地思考,大胆地建议,果敢地行动,忠贞地行事。黄克诚在党内军内历来是以看问题尖锐著称的,陈毅就曾对第3师的干部说过:“你们的师长眼睛虽然近视,但他看事情却是千里眼啊!”同时他又是一个勇于提意见的人物,以致毛泽东也曾因他爱提意见而说过“上至中央下至支部,他都有意见”的话。如参加革命之初,他就曾反对过湘南暴动中的烧杀政策;红军时期他又反对肃反扩大化;抗战初期他反对死打硬拼;解放战争初期提出在东北建立根据地;解放后,在庐山会议上支持彭德怀反对“大跃进”;文革后复出他又能超越个人的感情、意气,从整个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来评价毛泽东……。在一切革命重要关头,他都能对事情进行冷静的思考,向党向上级军事首长提出合理的建议。他多次因上书直言而丢了军职,尔后又多次因为他的直言之正确而官复原职或升迁。他虽屡屡被整,却又不断受到重用,这其中即体现出他非凡的理智和高度的党性,也表现出一名军事将领的卓越才能和极高思想素质,同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他身上的一种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从黄克诚一生对中国革命的追求和奉献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铮铮铁骨与百折不挠的精神;从他对战争的深刻分析和大胆建议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一位军事将领对革命战争的忠诚和坚贞。从他晚年对毛泽东的评价,更能使我们看到一个革命者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境界。与其说黄克诚以其一生的军事生涯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不如说是他用一生中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至死不渝的精神塑造了他在军史中的伟大形象。他的深谋远虑,他的远见卓识,他的不尚苟且,他的耿直不阿,至今仍深深印在我们的心中。这些优良品质,构成了我党领导的一代军魂。正是由于我党有了成千上万个像黄克诚这样的优秀将才,不可一世的蒋家王朝才能被推翻,人民军队才能无往而不胜。
有关毛泽东瞩目的著名将帅的文章
本实例绘制的葫芦如图3-100所示。图3-101 绘制路径草图设置基准面。图3-106 “平面”属性管理器图3-107 平面区域缝合曲面。单击“曲面”工具栏上的“缝合曲面”图标按钮,或者执行“插入”→“曲面”→“缝合曲面”菜单命令,此时弹出如图3-108所示的“缝合曲面”属性管理器。......
2023-06-24
一旦两三个孩子聚在一起,他们就开始扮演不同的角色:他们变成了医生和护士、海盗、外星人或迪士尼卡通人物。研究表明,这类角色扮演不仅有趣,还有助于了解与发现我们的内在生活脚本,而作为成年人,我们就是凭借这种内在脚本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万豪想重新思考这些旅客极其特殊的体验。这个与原物同样尺寸的空间,可以对任何想到的情形进行角色扮演,这为设计团队的进一步测试提供了许多的想法。......
2023-12-07
在现实社会中,玩家自我身份相对稳定,而在游戏世界中,玩家通过化身进行角色的扮演,首先对角色的外观进行塑造。允许玩家通过角色扮演建构自身的叙事并与其他玩家合作来共同实践。网络游戏中,玩家扮演的角色犹如戈夫曼说言的“舞台表演”,前台是玩家角色扮演的屏幕,后台是玩家生活的真实世界。......
2023-11-24
将虚拟的化身,通过视觉经验的可视化,增强玩家的沉浸感,并实时了解角色运动、方位以及周围情况。网络游戏中,游戏的胜利与失败,取决于玩家的化身完成任务、避免危险、取得奖励的情况,而不是玩家的真实身体。很多杀人、受伤、死亡的感受,在游戏中发生,而非现实生活中,带给玩家刺激、愉悦的体验。另外,Aarseth认为,玩家的行动是相对自由的:“在游戏中,事情的发展是由玩家的能力所决定的。”......
2023-11-24
闸室有效尺寸为30m×290m且门栏水深均为5.5m,保证长期富裕,直到现在仍然是运河上所建成的最大的通航建筑物。自1937年莫斯科运河投入运营以来,到1987年即运行50周年时[3],莫斯科运河的11座船闸共有160万次过闸,过闸船数为513万艘,在这个期间货物运输量从89.31万t/a增加到现在1800万t/a,年客运量从10万人次增加到254万人次。莫斯科运河是原苏联欧洲部分统一深水航道网中仅次于白海波罗的海运河的第二个重要环节。......
2023-06-30
开宗明义,本文表达的主旨是:历史学的全面关注“人”,以人为历史的主体,是20世纪以来历史研究的巨大成就。不过,人们追求完美社会制度,史家不要忘了自己的职责!这里略述20世纪以来历史学在研究范畴、研究深度方面取得的进展及其意义;如何提高对人为历史主体、对人权的认知并引入史学研究,改进研究法;史学工作者如何适应社会与史学发展的双重需要,独立思考,勇于说真话,写作真实的历史——信史。......
2023-07-02
毛泽东响亮地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有时吃不完,毛泽东就嘱咐警卫员摘一些送给其他领导。身为领袖的毛泽东谦虚谨慎,不知就问,不懂就学,拜群众为师。毛泽东提倡的群众路线,提倡的调查研究,都包括以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的内容。......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