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美国宗教文化:基督教、新教和清教的影响

美国宗教文化:基督教、新教和清教的影响

【摘要】:4世纪,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因教义分歧和争夺正统地位,基督教以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为对垒阵营,分为两派,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方教会自称罗马天主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方教会自称东正教。这次宗教改革的结果导致了基督教的第二次大分裂,基督新教从罗马天主教中分裂出来,成为基督教的第三大派别。

一、基督教、新教和清教

基督教诞生于1世纪的耶路撒冷(今巴勒斯坦),是信奉耶稣基督为上帝和救世主的宗教。起初,基督教只为部分犹太人所信仰,后经使徒保罗传到地中海沿岸一带。4世纪,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因教义分歧和争夺正统地位,基督教以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为对垒阵营,分为两派,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方教会自称罗马天主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方教会自称东正教。两派最终于1054年彻底决裂,此乃基督教的第一次大分裂。早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罗马天主教就成为整合西欧社会的统一意识形态,为西欧各诸侯国家所认同,罗马教皇成为统领西欧社会的最高权威。16世纪,因不满罗马天主教的专制和部分神职人员的腐败,西欧大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这个改革首先由德国维腾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发起,此后席卷西欧大陆及英伦三岛。这次宗教改革的结果导致了基督教的第二次大分裂,基督新教从罗马天主教中分裂出来,成为基督教的第三大派别。但与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都具有相对统一的教义和组织体制所不同的是,新教并不是一个统一的组织和派别,其内部又分裂出许许多多在教义和组织上有区别的不同教派,如路德宗(信义宗)、加尔文宗(长老会)、安立甘宗(圣公会)、公理会、循道会、浸礼会、卫理公会等,新教是这些宗教改革后从天主教中分离出来的,具有一定共性的派别的总称。(www.chuimin.cn)

清教(Puritanism)是欧洲宗教改革时代后期在英国出现的一支激进的新教教派。“作为十六世纪宗教改革的激进派,清教滥觞于英国的宗教改革运动。1534年,英国教会向罗马教皇宣告独立,自称国教(the Church of England),也称安立甘宗(Anglicanism)或抗议宗(Protestantism)。1571年,伊丽莎白一世颁发国教教义《三十九信条》,宣布宗教改革结束,但更激进的一派却坚持继续改革,要求进一步清除国教中的腐败现象,简化教会的形式,纯洁教会的组织,这一派即所谓清教。”[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