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美国信念的宗教文化渊源所谓美国信念就是美国国民的政治价值和信仰,就是通常所指的美国的自由、平等、民主、人权、个人主义、法治等这样一些政治理念。本章试图从美国独立之前发生在近代欧洲和北美本土几次重大的思想变革,如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宗教大觉醒运动等对美国信念的影响,来分析美国信念产生的渊源。因而,美国信念表面上是纯世俗的政治原则,实则是宗教信仰的政治表达。......
2024-10-23
二、已有结论及简要分析
对这个问题已有的几种解释如下。
1.第一种解释是:法制因素
林达在《历史深处的忧虑》中写道:“随着在美国的时间越长,越发现这里法律法规远比中国多得多。大大小小的公共场合行为细节,都有各种‘法’在那里照管着,尤其印象深刻的,是这里执法很严……这也是大量移民天天进出美国,却还是能够维持不乱套的重要原因之一。”[2]
美国确实是一个讲求法治的国家,但是当我们试图梳理出美国的法制到底有多么精巧完备时,却发现它的很多法律、法规在我们看来都是有空可钻的。比如:美国商店几乎都实行限期无条件退货服务,这种无条件退货服务有其法律基础。“美国各州以《统一商法典》为依据,分别通过立法加强保护消费者的权利。以纽约州为例,该州法律规定:如果商家不接受退货,必须在收银台、门口和放置商品处明确张贴标志,消费者有权在消费前知道商家的退货规定。如果不张贴明显标志,消费者有权在20天内退货。”[3]初到美国的中国人可能会立即发现这个令人惊喜的规则,笔者在美国就亲自见过,一个同胞到商店买了一个床垫,回来用了一个月后又退了回去,并非有什么质量问题。林达也注意到了这个现象,她在《历史深处的忧虑》中记载着,“在美国,任何一个售报机,都是一个铁盒子。所有的报纸都在里面,放一个硬币就可以全部打开,取一张之后再把它关上。我第一次买报的时候,塞进硬币,一拉开盒子,发现所有报纸都在我面前,吓了一跳。根据我在中国的经验,我想,这样的设计怎么行,这不是三下两下就拿光了吗?但是,这是根据美国的国情设计的,美国人不会扔一个硬币,却拿两份报纸。但是,我很快发现了例外,中国人聚居地的中国饭店、中国商店门口,就是一种特殊设计的售报机,一个硬币只拿得出一张报纸。”[4]
为什么“美国人不会扔一个硬币,却拿两份报纸”呢?所以,用法制完备来解释美国有序的原因是不够充分的,它至少不能说明为什么大部分美国人能自觉遵守法律,而有些群体则未必会自觉遵守。
2.第二种解释是:国家结构的原因
认为美国社会有序的另一种解释是它有一个精巧的社会结构。林达仍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之一。“在建国后的两百多年来,尽管移民潮越演越烈,美国几乎成了世界的人口流动中心,但是,在你我想象它应该是混乱不堪的时候,实际上却表现得十分有序,这和一个稳定的国家结构应该是分不开的。”[5]
美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结构呢?众所周知,就是它的联邦制和三权分立及制衡制度。这种结构是如何维持社会稳定的呢?林达的解释是:“政府时时处于强有力的监督之下,它就不容易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太远,甚至发生大滑坡;同时,人民有了充分的自由,他们有了表达意愿的渠道以及宣泄情绪的出口,也就不容易积怨至深从而产生爆发性的破坏力。”[6]正因为由宪法所支撑的这个精巧的美国政治结构使政府和人民时时处处处于互相制约的状态之中,所以,它是维护美国稳定的原因之一。(www.chuimin.cn)
大家都知道,美国的政治结构是依据美国宪法建立起来的。很难想象这套国家结构完全应用于其他国家会是一种什么情况,事实是,至今世界上尚无任何别的国家完全采用美国的宪政体制。中国辛亥革命后,仿照美国建立起一套五权分立的共和制度,但这套制度在中国存在的三十多年间,中国一直处于分裂和内战之中,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一种新的制度取而代之,才结束这种状况;墨西哥借鉴了美国的宪法,但托克维尔(Charles Alexis de Tocqueville)说它未曾培养出美国式的民主;联邦制的前苏联最终也解体了;其他许多联邦制的国家也都面临分离主义的危险。托克维尔认为:“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7]美国的开国元勋们也认为美国的宪政制度是特为美国设计的。可见,国家结构有其特定的适应性,它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社会。“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同理也。
3.第三种解释是:美国独特的政治信念及公民教育的建构作用
冈纳·马代尔说:“美国人无论来源于何种民族、何种阶级、何种信仰、何种肤色,其共同点即是:一种社会精神,一种政治信念。”[8]其意思是,美国人是通过一种共同的政治信念、共同的国家认同来弥合彼此的分歧、结成一种有序的共同体的。而这种信念就是包括“自由、民主、多数人治理、少数人权利、言论自由和宗教自由”等价值的美国信念。这种信念形成于早期殖民社会,后用《独立宣言》和《联邦宪法》等契约性的政治文献确立下来,通过公民教育等形式对一代又一代移民产生同化影响。因为通常美国移民入籍要通过文化水平测试,这种测试主要是检验移民对美国宪法和政治制度的了解和认识的。有些移民还要进行入籍宣誓:“我在这里郑重宣誓,完全放弃我对以前所属任何外国亲王、君主、国家或主权之公民资格及忠诚,我将支持并保卫美利坚合众国的宪法和法律,对抗国内和国外所有的敌人。我将真诚地效忠美国……请上帝帮助我。”当承诺“支持并保卫美利坚合众国的宪法和法律”时,新美国人便宣誓效忠了以个人主义为根基的美国信念和美国政体。卢瑟·S·路德克说:“美国的公民教育和效忠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育系统和社会规范之中。”[9]高峰也论证了美国公民教育的意识形态本质,“美国号称是世界上最民主最自由的国家,但是政府一贯强调,在一个多元化的国家中,培植共同的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共同文化就是指主流政治文化。”[10]显然,美国的主流政治文化就是上述包括“自由、民主、多数人治理、少数人权利、言论自由和宗教自由”等价值的美国信念。
但是,如果说对“在一个多元化的国家中,培植共同的文化是必不可少”很容易理解,那么将这种共同文化建立在多元的自由、民主上,实际上是鼓励一种反政府、反权威的国家认同,就让人很不好理解了。“美国信念的特性就是它的反政府性。与权力对立、对政府存疑,就是美国政治思想的中心议题。”[11]试想,鼓励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来质疑政府的权力,那么,国家的权威、社会的秩序何以建立呢?就拿美国内战时南方的诉求来讲,就令国家非常尴尬,脱离联邦、实行奴隶制是南方各州的自由,联邦凭什么要干涉呢?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也阐述了这种信念带来的政治危机,“带着对自由、民主、平等等政治价值的独有的承诺和共识,美国倒成了现代失衡政体之典型。”[12]因此,这种反权威的意识形态及其公民教育一定有赖于这种意识形态形成的源头,也就是说,必然有一种更高、更根本的价值诉求作为信念支撑,否则,是不可能在一个鼓励多元的社会里形成权威与秩序的。
4.第四种解释是:宗教因素的作用
刘澎在《当代美国宗教》里写道:“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理查德·纽豪斯说:‘关于美国的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在美国人自己的概念中,他们大多数都是基督徒,他们和许多非基督徒都认为,美国社会的道德基础是犹太—基督教道德’……正是由于存在着这样一种强大的宗教道德基础,美国才得以在由来自世界各地各种背景的移民及其后裔组成的社会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凝聚力,才可能产生出一种能够在世俗化进程中保持精神平衡的自我调节机制。”[13]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也说:“宪法的制订者相信,他们正在建立的共和制政府,只有深深根植于道义和宗教,才能存在下去。约翰·亚当斯说,‘一个共和国只有由纯宗教或严格道义来予以支持。’他说圣经提供了‘曾经或将会保持世界上一个共和国的唯一体系’;还说‘我们的宪法只是为讲道德和信教的人民而制订的’。华盛顿表示了同样的看法:‘理智和经验都告诉我们:若无宗教原则,是无法保持国民道德的。’在美国颁布宪法后半个世纪,托克维尔指出,所有的美国人都认为宗教是‘维持共和政体所必不可少的。这一意见不是只属于一个阶级或一个政党,而是属于全体国民,属于社会每一阶层。’”[14]托克维尔认为“美国民情表现出的极端严肃性,首先来自宗教信仰”,并认为宗教是通过引导民情、约束家庭从而对国家发生作用的,“美国人则从家庭中汲取对秩序的爱好,然后再把这种爱好带到公务中去。”[15]
坦白地说,笔者相信宗教整合的说法有道理,因为宗教提供的是道德支撑和社会凝聚,不像民主、自由价值可能引发社会分裂。可是,保守的宗教价值和自由的世俗价值如何能在同一个社会共生呢?如果它们是两套互相抵触的价值,它们之间的紧张如何消解、社会如何达成一致呢?
有关论美国政治一体化的宗教文化基础的文章
第二章美国信念的宗教文化渊源所谓美国信念就是美国国民的政治价值和信仰,就是通常所指的美国的自由、平等、民主、人权、个人主义、法治等这样一些政治理念。本章试图从美国独立之前发生在近代欧洲和北美本土几次重大的思想变革,如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宗教大觉醒运动等对美国信念的影响,来分析美国信念产生的渊源。因而,美国信念表面上是纯世俗的政治原则,实则是宗教信仰的政治表达。......
2024-10-23
六、分析框架本书第一章分析美国起源的历史背景,为解读美国政治一体化寻求历史依据。本章通过历史文献分析表明,构成美国信念的核心价值观并不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翻版,也不是与基督教文化毫不相关的纯世俗价值。最后,本书在总结分析上述研究基础上得出结论,美国政治表面上是世俗的,本质上是宗教的;表面上是多元的,本质上是一元的。因此,无论社会怎样多元,基本都能在统一框架内达成共识,将多元整合为一体。......
2024-10-23
本书在对上述美国政治一体化的四个特征进行历史解读的基础上,认为宗教对美国政治理念、政治结构、政治运作、政治目标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2024-10-23
自由、民主是基于个人主义基础的自由、民主,没有个人主义的基础,自由、民主的大厦就会倒塌。而作为独立个体承担责任意义上的个人主义则是现代社会共同体建立的基础。作为美国信念基石的个人主义及其综合性含义源自于欧洲宗教改革后形成的新教的个人主义。而打破中世纪这种团体埋没个体的局面,首先让人产生“个体”意识的,是宗教改革。......
2024-10-23
根据这个观点,前文所述及美国法制和结构方面的原因,均侧重于从政治系统的结构等硬件方面解释,而政治信念的建构和宗教调节功能则侧重于从政治系统软件方面找原因。应该说,他们互为一体,共同建构着美国的政治和社会秩序,而文化方面的原因则是基础性的、深层次的。......
2024-10-23
这套分权与制衡制度于1787年,即美国宣布独立后第十二年,由美国联邦宪法确定下来,至今未变。这一点正中美国人的胃口,因此,其分权思想几乎被美国人全部接受,并应用于实际的制度设计之中。......
2024-10-23
因此,这套民主宪政体制的有序运作也不是独立的,它依赖于基督教伦理和教会体制的支撑,此乃美国政治一体化的制度保障。美国的宗教种类和派别繁多,其中基督教徒占美国人口总数的85%左右。......
2024-10-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