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查德·瑞纳德斯生于1851年,24岁时便开始了他的香烟事业,在北卡罗来纳州的温斯顿—萨勒姆生产一种扁形品嚼香烟。刚刚起步的瑞纳德斯时时感到竞争的压力,特别是詹姆斯·布查南·杜克麾下的美国烟草公司在1884年率先推出了机制香烟,其掠夺性的低价格把瑞纳德斯逼进了死胡同。瑞纳德斯的起步在香烟行业并不算及时,但他决定,要以崭新的品牌来建立自己的王国。与此同时,瑞纳德斯公司还推出了三种品牌的常规香烟。......
2024-08-22
约翰·洛克菲勒,1839年7月8日出生,1937年5月23日,98岁的洛克菲勒在他的奥尔蒙德海滩别墅里去世。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哈得逊河畔一个名叫杨佳的小镇的一个小商人家庭。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人们对他毁誉参半,有人认为他只不过是极具野心、惟利是图的企业家,也有人恭维他是个慷慨的慈善家。但不管怎样,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10亿富翁,作为石油巨子,他在相当一段时期控制着全美国的石油资源,并创建了托拉斯企业制度,在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洛克菲勒14岁那年,在克利夫兰中心中学上学。放学后,他常到码头上闲逛,看商人做买卖。有一天,他遇到一个同学,两人边走边聊起来。那个同学问: “约翰,你长大后想干什么?”年轻的洛克菲勒毫不迟疑地说:“我要成为一个有10万美元的人,我准会成功的。”
中学毕业后,洛克菲勒便决定放弃升大学,到商界谋生。为了寻找工作,他在克利夫兰的街上跑了几个星期,拿定主意要找一个前程远大的职业。他的眼光颇高。他后来回忆道:“我上铁路公司、上银行、上批发商那儿去找工作,小铺小店我是不去的。我可是要干大事的。”
1855年9月的一天,他在一家经营谷物的商行当上了会计办事员。从此,这个日子就成了他个人日历中的喜庆纪念日,他把它作为第二个生日来庆祝。“就在那儿,我开始了学做生意的生涯,每周工资是4美元。”他追忆道。
他工作勤勤恳恳,不久就养成了对数字的好眼光。他除了记好账外,还为商行的经营出主意。有一次,商行买人一批大理石,打开包装后竟发现高价购进的大理石材上有瑕疵,商行老板沮丧而又无计可施。这时,头脑灵活的洛克菲勒建议把责任推到负责运货的3家运输公司头上,向这3家公司分别提出赔偿损失的要求。这个绝妙的主意使商行得到的赔款比原来高出两倍,商行由此得到一笔“飞”来的横财。洛克菲勒这种天生的经商才能颇得老板赏识,很快给他提了薪,工作第一年他挣得了300美元。
第三年他的年薪提到600美元。但他知道自己对这家商行的贡献远不止此,因此要求加薪到800美元,结果遭到拒绝。洛克菲勒断然决定离开这家商行,自闯天下。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发现石油以后,成千上万人像当初采金热潮中一样拥向采油区。一时间,宾夕法尼亚土地上井架林立,原油产量飞速上升。洛克菲勒也加入淘金队伍,并成为一名经纪商。
克利夫兰的商人们对这一新行当也怦然心动,他们推选洛克菲勒去宾州原油产地亲自调查一下,以便获得直接而可靠的信息。
经过几日的长途跋涉,洛克菲勒来到产油地,眼前的一切令他触目惊心:到处是高耸的井架、凌乱简陋的小木屋、怪模怪样的挖井设备和储油罐,一片乌烟瘴气,混乱不堪。这种状况令洛克菲勒多少有些沮丧,透过表面的“繁荣”景象,他看到了盲目开采背后潜在的危机。
冷静的洛克菲勒没有急于回去向克利夫兰的商界汇报调查结果,而是在产油地的美利坚饭店住了下来,进一步做实地考察。他每天都看报纸上的市场行情,静静地倾听焦躁而又喋喋不休的石油商人的叙述,认真地做详细的笔记。而他自己则惜字如金,绝不透露什么想法。
经过一段时间考察,他回到了克利夫兰。他建议商人不要在原油生产上投资,因为那里的油井已有72座,日产1135桶,而石油需求有限,油市的行情必定下跌,这是盲目开采的必然结果。他告诫说,要想创一番事业,必须学会等待,耐心等待是制胜的前提。
果然,不出洛克菲勒所料,“打先锋的赚不到钱。”由于疯狂地钻油,导致油价一跌再跌,每桶原油从当初的20美元暴跌到只有10美分。那些钻油先锋一个个败下阵来。
3年后,原油一再暴跌之时,洛克菲勒却认为投资石油的时候到了,这大大出乎一般人的意料。他与克拉克共同投资,与一个在炼油厂工作的英国人安德鲁斯合伙开设了一家炼油厂。安德鲁斯采用一种新技术提炼煤油,使安德鲁斯—克拉克公司迅速发展。
这时,洛克菲勒虽然才20出头,但做生意已颇为老练。他欣赏那些得冠军的马拉松选手的策略,即让别人打头阵,瞅准时机给他一个出其不意,后来居上才最明智。他在耐心等待,冷静观察一段时间后,决定放手大干了。
1870年初,以洛克菲勒为首的标准石油公司正式成立。随后,洛克菲勒控制了石油的价格和石油运输价格,开始实行无情的垄断。而这一切对众多的中小业主来说,无疑是飞来横祸。(www.chuimin.cn)
面对死亡的威胁,不甘被吞并的中小业主奋起抗争。他们在年仅24岁的亚吉波多的领导下,组织了生产者联盟,以武力封锁原油产地,暂时停止了石油生产和输出。因为南方石油公司的12家大企业都是以炼油为主的公司,生产者联盟试图以断绝其原油供应为武器,打破洛克菲勒和铁路公司的垄断。
中小业主的抗争得到了舆论界的有力支持。洛克菲勒被舆论界骂得体无完肤。铁路业巨头们与石油原产地的中小业主们签订了公平公开的运费协定。生产者联盟取得初步胜利,洛克菲勒的失败似乎已成定局。
然而野心勃勃的洛克菲勒并没有就此罢休。他认为,只要抓住石油原产地中小业主的弱点,进行反击,定能分化同盟,反败为胜。
所以,当亚吉波多领导的生产者同盟一再强调,倘若油价达不到他们所要求的“每桶4元”的生命线,他们绝不解除大封锁时,洛克菲勒向石油原产地的中小业主抛出了诱饵,他宣布将以每桶4.75美元的价格购买原油。
4.75美元,这个大大高于生产者同盟“生命线”的价格,不费吹灰之力就击破了亚吉波多苦心组织的武装封锁。
同时,洛克菲勒还派出大批采购人员,怀揣现金,深入石油产地,向中小业主收购原油,并散布“好消息”:“标准石油公司每天将以现金收购150叩桶原油,每桶价格4.75美元。”
虽然亚吉波多等人大声疾呼,拼命劝说:“洛克菲勒是条大蟒蛇,大家千万不要上当!”但是4.75美元的价格,对于为实行大封锁已停工40天的各企业来说,实在是“挡不住的诱惑”。
于是,有人背着生产者同盟,悄悄开采原油;接着就有人公开与标准石油公司签订合约。生产者同盟名存实亡,大封锁无法维持下去了,石油原产地的中小业主掀起了向标准石油公司出售原油的热潮。
为获取厚利,各公司疯狂开采,日产量达到5000桶,已严重过剩。
两星期后,洛克菲勒向各中小业主宣布:
“供过于求的状况已打破历史上的最高纪录,对此你们应当承担责任。我们没有必要再以每桶4.75美元收购原油,现在我出的价钱是2.5美元,到下星期如果每桶高于2美元,我们就不买了。”
几句话就打破了中小业主的美好希望,但是,生产者同盟已经解体,石油产量严重过剩,他们除了接受洛克菲勒的低价钱外,还有什么别的选择呢?
洛克菲勒就这样奇迹般地反败为胜了。他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在于他能洞悉对手的弱点,并诱之以利,使对方阵营内部发生分化,终于一举获胜。
有关百位世界杰出的企业家(上册)的文章
瑞查德·瑞纳德斯生于1851年,24岁时便开始了他的香烟事业,在北卡罗来纳州的温斯顿—萨勒姆生产一种扁形品嚼香烟。刚刚起步的瑞纳德斯时时感到竞争的压力,特别是詹姆斯·布查南·杜克麾下的美国烟草公司在1884年率先推出了机制香烟,其掠夺性的低价格把瑞纳德斯逼进了死胡同。瑞纳德斯的起步在香烟行业并不算及时,但他决定,要以崭新的品牌来建立自己的王国。与此同时,瑞纳德斯公司还推出了三种品牌的常规香烟。......
2024-08-22
记下每笔钱的用途洛克菲勒家族在美国是首富,但是他们家族中没有一个人挥金如土。戴维的祖父老洛克菲勒在他年轻时候就开始记录个人的收支账目,每一分钱都要在这个账目上写出用途和使用时间,每一笔开支必须有正当而可靠的理由。......
2023-12-03
■微笑是最好的通行证俗话说得好:微笑是两个人之间最短的距离。毋庸置疑,那个面带微笑的人是最受大家欢迎的。微笑是笑中最美的。微笑是所有表情之中,最有魅力、最有作用的。美国商业巨子希尔顿就是利用真正的微笑而走向事业的成功的。从此以后,微笑服务就成了希尔顿旅馆独创的经营策略。“脸上的微笑永远是属于旅客的阳光。”这是希尔顿旅馆的经营理念。微笑是自信的动力,也是礼貌的象征。微笑是人的宝贵财产。......
2023-12-03
负面的话少说有人不自觉地犯有爱讲负面话的毛病。不是负面话不可以说,关键是要少说,不该说的时候坚决不说,这需要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一次,一位年轻的女孩来到圣菲利普面前倾诉自己的苦恼。圣菲利普决定让她为自己的缺点赎罪,于是让她去市场上买一只母鸡,沿途拔下鸡毛丢在路边。女孩这样做了,然后去找圣菲利普,圣菲利普又让她返回去,把沿途的鸡毛如数捡回来。圣菲利普告诉她说。......
2023-12-01
校正自己的眼光人格上的平等,看上去虽然虚虚实实,但它决定了你的品质状态,品质高的人,不会污辱别人的人格,品质低的人肆意践踏别人的人格。你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以至走进了泥潭却还未发觉,只会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了。但前提是要以平等的目光看朋友,不能利用他们。我行我素,独断专行,只能使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2023-12-01
绝不正面反对别人的意见有一句古老而真实的格言说:“一滴蜜比一加仑胆汁能捕到更多的苍蝇。”他的成功主要源于他的一种好习惯——从不正面反对别人的意见。富兰克林接受了那次惨痛的教训后,为自己立下了一条规矩——决不正面反对别人的意见!当别人陈述一件他不以为然的事时,他不会立刻反驳,或立即指出对方的错误。......
2023-12-01
私语他人,善言先行喜欢在别人背后道人长短的人是刻薄的人。一天,刘先生劝说胖子经理与他们扩大贸易范围,可是费了不少口舌,还是没有得到那位经理的同意。一次,他与一家公司的经理进餐时又这样数落了胖子一番,没想到,对方不但没有应声,而且还主动打断了他的话,转换了一个话题。一个聪明的人往往会拒绝小道消息,把流言飞语当做耳旁风。......
2023-12-01
决断要准,行动要快很多先哲都明白得失之间的关系,他们看重的是自身的修养,而非一时一事的得与失。这时候,另一个辅政大臣苏克萨哈和鳌拜发生争执。鳌拜怀恨在心,勾结同党诬告苏克萨哈犯了大罪,奏请康熙把苏克萨哈处死。有一天,鳌拜接到康熙命令,要他单独过来商量事情。鳌拜被“双规”了,康熙命令下属立刻调查鳌拜的罪行。大家都认为,鳌拜专横跋扈,滥杀无辜,罪行累累,应该处死。......
2023-12-01
相关推荐